難以置信!科學家利用低強度超聲波改變了猴子的思想

難以置信!科學家利用低強度超聲波改變了猴子的思想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低強度超聲波被用來破壞獼猴的認知過程,這種認知過程被稱為反事實思維。

一項令人難以置信的新研究表明,低強度超聲波可以用來定位非常特定的大腦區域,並改變動物的決策過程。這項技術在獼猴身上得到了驗證,它利用非侵入性超聲波促進了實際的行為變化。

直到最近,研究人員才開始探索低強度超聲波對大腦的影響。雖然超聲波因其成像潛力而廣為人知,但它也能被高度定向地調節大腦活動。目前,一項令人興奮的人體試驗正在進行,目的是研究靶向超聲波作為治療阿爾茨海默氏症(Alzheimer’s)和痴呆症的潛在療法。2016年發表的一項引人入勝的案例研究顯示,這種技術刺激了一名年輕昏迷患者的神經元,本質上是“啟動”他們的大腦。

普利茅斯大學的埃爾莎·福拉格南是這項新研究的首席科學家,她解釋說:“超聲波神經刺激是一種早期的非侵入性治療技術,它有潛力通過毫米波的精度刺激腦組織,改善數百萬精神健康患者的生活。”

這項研究集中在一種叫做反事實思維的認知過程上。這是我們決策過程的一部分,在此過程中,我們評估與當前經驗不同的場景。研究人員舉了一個例子,讓我們想象一下在辦公室裡工作時,在戶外享受陽光的另一種體驗。

這個特定的認知過程對於幫助我們評估所有可用的選擇和選擇最積極的未來行動至關重要。一些科學家假設,表現出重複性功能障礙行為的精神病患者遭受著不規則的反事實認知過程的折磨。這項新研究著眼於大腦中這一認知過程發生的確切位置,以及靶向低強度超聲波能否調節這一過程。

福拉格南說:“這是一項非常令人興奮的研究,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我們發現扣帶皮層對幫助人們轉向更好的選擇至關重要;第二,低強度超聲波可以用來可逆地改變大腦中非常精確的部分的活動。”

通過研究四隻獼猴的行為,研究人員發現,前扣帶皮層的神經元活動對有效的反事實思維至關重要。然後使用低強度超聲波來有效地破壞該腦區的神經元活動,導致動物顯示出不同的決策結果。

這類研究還處於早期階段,但福拉格南希望這項研究能很快進入人體試驗。

他說:“目前,人類確實存在神經調節技術,可以幫助患有嚴重抑鬱症或帕金森症等病症的人。”“但沒有一種技術能在保持非侵入性的同時達到如此高的準確度。”

這項新研究發表在《自然神經科學》雜誌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