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妒英才,合肥晚報41歲總編病故!終究還是太青春太殘酷了


天妒英才,合肥晚報41歲總編病故!終究還是太青春太殘酷了

4月17日晚間,合肥報業傳媒集團一則《訃告》稱:

合肥報業傳媒集團合肥晚報總編輯楊傑因病於2019年4月17日15時45分在合肥逝世,享年41歲。

楊傑,男,1978年12月生,安徽廬江人,高級記者。1999年7月大學畢業後進入合肥晚報社(合肥報業傳媒集團前身)工作,歷任江淮晨報記者、編輯、新聞部門主任、副總編輯、總編輯,合肥晚報常務副總編輯、總編輯等職務。在合肥報業傳媒集團工作期間,楊傑表現出對新聞事業的高度熱忱,出色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

合肥報業傳媒集團楊傑同志治喪辦公室還在《訃告》中指出:楊傑是合肥報業傳媒集團不可多得的優秀年輕幹部,曾獲得安徽省宣傳文化領域首批青年英才、合肥市優秀共產黨員、合肥市優秀新聞工作者等多項榮譽,並多次獲得中國新聞獎、安徽新聞獎等各類新聞獎項。


天妒英才,合肥晚報41歲總編病故!終究還是太青春太殘酷了



最近幾年,合肥晚報社致力於打造融媒體集群,楊傑在一次講話中提到,已形成合肥晚報、ZAKER合肥新聞客戶端、合肥都市網、兩微矩陣等多位一體的全媒體移動傳播新格局。

一位熟識楊傑多年的媒體老總告訴媒通社,楊傑於去年查出患了重病,“他是合肥媒體界的少帥,陽光、率真,學習能力超強,對新鮮事物保持強烈興趣,對同行新銳和前輩總是充滿敬意和友善。”

在楊傑的微信朋友圈裡,除了合肥報業的工作內容,他發佈的動態多是女兒成長的點滴和生活裡的細節,有小確幸,有小感慨,有小心願,凡此種種,都是這位媒界俊傑的溫情柔腸。

楊傑逝世的訃聞在網上傳開後,許多同行紛紛表達了對其英年早逝的嘆息。疾病給媒體人帶來的侵害,一直困擾著整個行業。即便是在互聯網從業者提出抗議“996”時,廣大的新聞工作者也只能看看熱鬧。因為根據職業要求,許多媒體人的工作與生活相互混淆,晨昏顛倒,加班熬夜,實乃常態。

數據則揭示了更殘酷的一面——早在2016年,美通社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在1477名中國記者中,有超過八成的人表示處於加班過度、應酬過多、三餐不定和作息不規律的生活狀態。而據一家專業職場調查公司發佈的報告,為了掙錢養家,中國有18%的年輕人願意工作到死。

生老病死縱然是自然規律,但不得不承認,長期飽和的工作狀態和來自各方面的壓力,的確會提高新聞工作者患大病、過勞死或早逝的幾率。結合調查情況來看,中國的媒體人們真的應該每天反省三次:究竟是工作更重要還是健康更重要?

根據我們的梳理,僅2019年至今,就有多位知名媒體人去世的消息傳來。

1月19日,成都商報社原常務副總編輯謝文因病去世,多名接近謝文的成都媒體人透露,謝文患病已有多年,曾一直帶病工作。

1月24日,內蒙古日報社原首席記者劉少華因病逝世,享年66歲。

1月31日,英語週報社社長兼總編輯席玉虎因病逝世,終年58歲。

2月12日,新安晚報原副總編輯李今枚在合肥因病去世,享年62歲。

3月9日,時尚傳媒集團董事長劉江因突發疾病離世,享年62歲。

3月9日,曾任《香港文學》總編輯的陶然因肺部感染離世,陶然是香港文學事業重要的建設者之一。

3月15日,《山花》雜誌原主編、著名編輯家何銳在貴陽去世,享年76歲。

4月17日,合肥晚報總編輯楊傑因病逝世,年僅41歲。

這份名單中,近半數因病去世的人其實都未到退休年齡,楊傑更是處在職業生涯的黃金階段。令人惋惜的是,去年12月31日,楊傑曾許下對2019年的期盼:“希望所有人都健康平安。”如今再看,惟願他的願望能在其他人身上成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