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常識3:精選30條古代文化常識,絕對長知識!(可收藏)

古代文化常識3:精選30條古代文化常識,絕對長知識!(可收藏)

海昏侯墓出土青銅劍

1.巡按,巡按御史的簡稱.是監察御史赴各地的巡視者,負責考核吏治、審理大案等

2.“乞骸骨”就是官員自請退職,字面意思就是請求使骸骨歸葬故鄉。

3.春秋戰國時期,諸侯死了叫“薨”。後世有封爵的大官死了也可以叫“薨”。

4.漢代的國家中樞機構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組成,稱“三公”。

5.“頓首”是古代的一種禮節,即拜跪於地,引頭至地,頭頓地再舉起。

古代文化常識3:精選30條古代文化常識,絕對長知識!(可收藏)

6.鹽引,指古代官府在商人繳納鹽價和稅款後,發給商人用以支領和運銷食鹽的憑證。

7.稷、契、周、召都是古代的有名的賢臣。其中稷,指后稷,周朝始祖,教民耕種,被認為是我國農耕業的始祖;周公則留下了“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的佳話。

8.大學士為輔助皇帝的高級秘書官。學士最早是指那些在學讀書的貴族子弟,後來逐漸變成官名和文人學者的泛稱。

9.致仕,舊指交還官職,即辭官。致仕制度,即官員的退休制度,是中國古代文官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典籍中習見的“致事”“告歸”“乞骸骨”等,也都指的是“還祿位於君”。

10.兄弟為參、商,指的是兄弟不合睦。參星與商星,二者在星空中此出彼沒,彼出此沒,古人以此比喻彼此對立,不和睦。

古代文化常識3:精選30條古代文化常識,絕對長知識!(可收藏)


11.知貢舉,主試者稱為“知貢舉”,就是“特命主掌貢舉考試”的意思。

12.經筵,是指漢唐以來帝王為講經論史而特沒的御前講席。

13.循吏,正史中記述的那些重農宣教、奉公守法、愛民富民的地方官。

14.憂,又稱丁憂。古代官員的父母死去,官員必須停職居喪,期間不準為官。

15.爵,是古代皇帝對貴戚功臣的封賜。中國古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古代文化常識3:精選30條古代文化常識,絕對長知識!(可收藏)

中國風·漢服

16.拜,本是一種禮儀,後來引申為接受官職或封賜,受職者不拜表示不接受封賜。

17.倡優,古代稱以音樂歌舞或雜技戲謔娛人的藝人,漢·司馬遷《報任安書》:“僕之先,非有剖符丹書之功,文史星曆,近乎卜祝之間,固主上所戲弄,倡優所蓄,流俗之所輕也。”《琵琶行》中的琵琶女屬於這類人。

18.放鄭,《論語·衛靈公》:“樂則《韶》《舞》,放鄭聲,遠佞人,鄭聲淫,佞人殆”。後以“放鄭”謂棄絕淫靡之音。

19.典籍,指法典、圖籍等重要文獻,是歷史上重要的文獻名錄之總稱,在不同的領域,有不同的代表性典籍。《資治通鑑》是史學典籍,《水經注》是地學典籍。

20.“宮車晏駕”,“晏”,遲。宮車遲出,舊為帝王死亡的隱諱說法。

古代文化常識3:精選30條古代文化常識,絕對長知識!(可收藏)


21.古人用干支依次、循環地紀年、紀月、紀日和紀時辰。干支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合稱。

22.“元朔二年”,“元朔”是漢武帝時期的第三個年號。以紀念前129年衛青打擊朔方(北方)匈奴祭祀祖先的龍城。同時“元朔”也指一年的第一個朔日,即正月初一。

23. “僭”是超越本分的意思。“僭位”是指越分竊據上位。

24. 《禮記·樂記》:“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車,而封黃帝之後於薊。”後稱初即位或到任為下車。

25.“便宜從事”指可斟酌情勢,不拘規制條文,不須請示,自行處理。

古代文化常識3:精選30條古代文化常識,絕對長知識!(可收藏)

26.“屯田”指政府組織、利用戍卒或農民、商人墾殖荒地的農業生產形式,有軍屯、民屯和商屯之分。漢以後歷代政府沿用此措施取得軍餉和稅糧。

27.“黜陟”,“黜”是貶斥、廢除的意思,“陟”指官員的晉升。“黜陟”指人才的進退,官吏的升降。

古代文化常識3:精選30條古代文化常識,絕對長知識!(可收藏)

京杭大運河杭州段

28.“漕”,指漕運,漕運是我國古代利用水道(河道、海道)調運糧食(主要是公糧)的一種專業運輸。

29.“六經”指經過孔子整理而傳授的六部先秦古籍,為儒家經典,分別是《詩經》《尚書》《禮記》《樂經》《周易》《春秋》,其中《樂經》已亡失,剩下五部,即四書五經中的“五經”。而 四書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30. 吏部是“六部”之一,長官為吏部尚書,掌管文官的任免、考選、調動等事務。

古代文化常識3:精選30條古代文化常識,絕對長知識!(可收藏)

故宮一角

(如果你覺得這些知識點還不錯,有所裨益,歡迎關注、點贊、收藏、評論和轉發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