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州加密貨幣監管政策之嚴格,堪稱行業之最


紐約州加密貨幣監管政策之嚴格,堪稱行業之最

​最近,紐約金融服務部門(NYDFS)分別向股票交易服務所Robinhood和加密貨幣ATM運營商LibertyX頒發了虛擬貨幣許可證。

紐約州的監管制度通常以比特幣許可證為中心展開,它適用於任何向紐約居民提供加密貨幣相關服務的企業,而且它具有一套嚴格的信息披露和消費者保護要求。自2015年引入該監管框架以來,僅有少數幾家公司獲得了NYDFS的批准。

據悉,紐約許多相關部門均表明他們會密切關注那些在法規邊緣試探的公司。去年9月,紐約州總檢察長辦公室發表了一份報告,表示會著重關注價格操作。

目前,美國其他州都通過實施更為寬鬆的政策來減輕初創企業的壓力,努力吸引加密貨幣企業加入。但紐約卻一直倡導一種更為嚴格的監管方式,因此導致加密貨幣行業許多有影響力的人物都對政府的越權行為感到不滿,但仍有部分公司不辭勞苦的申請許可證。

從大的角度來看,世界金融資本中存在的這種監管環境是否會對加密貨幣行業、主流應用和國家本身帶來益處,我們還不得而知。

理應遵守

對於任何一家與金融相關的公司來說,在紐約做生意以及與紐約居民打交道都是大有益處的。因為紐約每平方英尺擁有的金融機構數量非常驚人,華爾街的資金只是一瞥之遙,一個能坐擁近2000萬人口的消費市場不容小覷。如果你渴望成為主流應用的新興金融科技行業參與者,這一點將尤為重要。

紐約州奧爾巴尼市的議員們都相當清楚,紐約處在金融中心的獨特地位。Weiss Research和Weiss Cryptocurrency Ratings的創始人馬Martin Weiss解釋稱,其實這樣嚴格的州級監管趨勢由來已久:

傳統上,奧爾巴尼在監管方面比其他許多州都要嚴格,比如保險業。同時,他們也是監管金融市場最嚴厲的國家,他們認為只有這樣才能堅守金融行業的初心。

“加密貨幣本質上是無國界的,從而監管也必須做到無國界。紐約處於一個獨特的境地,因為它監管著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中心。因此,只要在紐約註冊的公司就必須在司法管轄範圍內活動。然而,目前其他國家仍有很多加密貨幣機構在試圖逃離監管,如果這個地區的監管政策不適用,它就會轉移到另一個司法管轄區,但這種情況在紐約是絕對不允許的。”

警覺的紐約州當局其實在很早以前就開始關注加密貨幣的監管問題,紐約州金融服務主管Ben Lawsky於2014年7月首次勾勒出加密貨幣監管的大致框架。規定在一年後全面生效,並迫使現有和未來的玩家要麼遵守,要麼退出。

強烈反對

不足為奇的是,並非所有人都能很好地接受這一嚴厲的監管制度。2015年夏天,BitFinex和ShapeShift等大牌就相繼退出了紐約市場。加密貨幣交易所Kraken在一篇博客文章中宣佈停止向紐約居民提供比特幣服務。ShapeShift和Kraken的老闆Erik Voorhees及Jesse Powell仍然是這一監管制度的批評者,他們一直呼籲廢除這項規定。

除了譴責監管的冗餘,他們還吐槽,這項許可證批准的速度慢得令人沮喪。其中一家公司等待了3年才獲得了審批,而這種情況並不罕見,僅這部分繁雜的流程就可能會迫使較小的公司處於不利地位,同時也會扼殺一些創新企業。

也許沒那麼糟吧?

撇開這些反對的言論,也有很多人對這一制度表示支持。其觀點是,那些能夠獲得審批的大規模加密企業,可以讓整個生態系統更接近紐約所代表的現有的金融體系的核心。Robinhood,最近加入到了許可證持有者的行列。

“Robinhood對我們這個領域的價值,不僅是作為準機構合規方面的領導者,更會成為兩個社區之間的橋樑。由於Robinhood的目標是向公眾開放傳統的金融機制,該公司對加密貨幣項目和DLT空間有著天然的親和力。

最後,種種跡象表明,紐約州的監管框架會演變成更加靈活和動態的體系。去年通過加密貨幣許可申請的公司比之前都要多。據州立法機構內部消息,他們正在組建一個特別工作組來專門研究數字貨幣的監管問題。

紐約傾向嚴格的監管模式,目前看來是最符合紐約作為全球金融中心地位的。在接下來的幾年裡,這種模式將與各種不同的監管概念進行競爭。

你會發現,不同的司法管轄區都在嘗試用自己的方式監管。馬耳他、英國、俄羅斯、白俄羅斯等國家均採取了更為自由的態度。隨著時間的推移,最有效的模式將成為全球的主導模式。我們希望看到一個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或國際清算銀行(BIS)等實施的統一的全球監管機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