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屠龍記》的俞岱巖為啥要逼死張翠山?

TSuKee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我們先說一下俞岱巖這個人物的設定,俞岱巖最早於小說中第三回《寶刀百鍊生玄光》中出場,張三丰的弟子,武當七俠中排行第三,這是一個行俠仗義,古道熱腸,意氣風發的大俠,在回武當拜壽之際,路見不平,救助一位老者,並陰差陽錯得到屠龍刀,後殷素素假扮船家暗算俞三哥,使其全身麻痺,雖委託龍門鏢局都大錦送回武當,誰想被人所騙,被汝陽府旗下“阿三”已金剛指力所傷,全身癱瘓,武功全廢,經其師父醫治才保全性命。

可以說如果沒有那場災難,俞三哥的人生本可以一帆風順,娶妻生子。而那場災難的發生,俞三哥的人生髮生天翻地覆的變化,一夜之間變為廢人,巨大的心理創傷誰也無法體會,他怨恨煎熬,他生不如死,甚至想自殺一了百了,當從言語間認出殷素素是當年奪刀傷己的人,他悲憤交加又加上多年的怨恨積累,直接拆穿她,俞三哥的內心因為太過激動根本沒有想那麼多,也不會想到張翠山夫婦會被逼到雙雙殉難的地步,無忌會成為孤兒。我想如果知道這種結局的話,俞三哥也有可能不會說,將自己的痛苦埋在心裡,可任誰在這種處境上都會無法抑制的說出真相的,因為太恨了……在張翠山夫婦自盡後,想必俞三哥會每時每刻活在痛苦的煎熬中,別人不會責備他,他一定會責備自己。

而張翠山自盡和其性格也有一定關係,謝遜在冰火島說過一句話,說翠山心地仁厚,原該福澤恩長,但於是非善惡之際太過執著。當俞三哥拆穿素素時,翠山心裡巨大痛苦,羞愧負罪,殷素素雖有錯,但也不是罪魁禍首,但張翠山接受不了,只能以死謝罪,張翠山性格太剛,太剛易折,對於是非觀念思維太過於執著,所以導致了雙雙的悲劇。

只能感嘆世事難料,命中註定。











影視分享藏古一


俞岱巖絕對沒有要逼死張翠山的意思。

張三丰百歲大宴,天下群雄都紛紛以祝壽為名,來逼問張翠山夫婦金毛獅王謝遜的下落,或為報仇或為屠龍刀。

但張翠山不想說,因為他跟謝遜已經義結金蘭,江湖人最講究的是一個義字,於是他們便約定若武當七俠能戰贏少林派方丈,那麼他們便此作罷,但是俞三俠身體不便,他們又不願意拋下他,於是想讓素素代替俞岱巖出陣,剛想把自己武功絕技傳與素素的三師兄,聽出了素素的聲音,她就是當日委託龍門鏢局送他會武當的人,也是用毒針暗傷她的人,但是他沒有說,他不想因為自己破壞了五弟的夫妻之情。



是素素自己主動承認的,她還甘願死在張翠山的劍下,但是張翠山下不了手。

一個是自己情同手足的三哥,一個是自己情深義重的妻子,他對殷素素下不了手,可又不想對不起三哥,所以,他只能自己一死以謝天下。



另外,武林天下都已經知道他們夫婦倆知道謝遜的下落,今天哪怕他們武當六俠戰贏了少林寺,一時逼退了他們,後面肯定也後患無窮,武當肯定會不斷收到他們的滋擾,所以他不如一死,也能一了百了,而素素以後可以迴天鷹教,無忌他已經託付給師父了,也算了無牽掛。




一指馨陽


自殺,是武當七俠特別喜歡做的事情。基本上每個人都幹過。這是武當派最大的缺點。


我們知道,武當派始於天下無敵的張三丰。十幾歲的時候,就可以打贏《神鵰俠侶》裡的大高手尹克西,打贏能夠橫挑少林的崑崙三聖何足道……等他閉關再出關的時候,基本上張三丰可以做到幾十年的時間裡,秒殺一切反對派。

正是因為武當派強的不講道理,所以導致武當七俠整體表現出了一種缺乏歷練的“情商不足”。最突出的表現就是:喜歡自殺。

比如到後面,宋遠橋看到了已經成為叛徒的宋青書,第一反應就是橫刀自刎;

宋青書在光明頂沒打下來受重傷的張無忌——比死還難受;

殷梨亭基本上遇到大事就喜歡哭……

在這個意義上,張衛健版的《太極張三丰》,雖然把宋遠橋等人拍的足夠逗逼,但的確和現實相差不遠。

而張翠山得知了是殷素素導致俞蓮舟一輩子癱瘓之後,第一反應也是自殺。

武當七俠在面對挫折時候的表現,是一樣一樣的。

所以我們再看俞岱巖,就比較清楚了:

俞岱巖的問題在於——他癱瘓了,求死不能啊!

俞岱巖剛出場是有主角光環的,江湖人各種搶奪屠龍刀,結果作為武當派門下老三,俞岱巖不過是把槍屠龍刀的任務當成了一個普通的任務,也就順利拿到了。

緊接著就殘了!所以金庸是這麼說的:

俞岱巖骨氣極硬,自受傷以來,從不呻吟抱怨。他本來連話也不會說,但經張三丰悉心調治,以數十年修為的精湛內力度入他體內,終於漸漸能開口說話,但他對當日之事始終絕口不提,直至今日,才說出這幾句悲憤的話來。

換句話說,一直以來在俞岱岩心裡,射傷他的(殷素素)和打殘他的(阿三)是一夥人,而這件事俞岱巖沒和任何人說過。而受到這種挫折,俞岱巖也從未想過讓師兄弟給自己報仇,就憋著……

於是在張三丰的壽宴上,俞岱巖直接放了個大招。

其實,如果按照正常情況,俞岱巖積極和大家溝通,張三丰去一趟少林就能查出來打傷他的是西域金剛門人;然後組團滅了就行了,根本沒後來那麼多事。

可誰讓武當七俠做事,從來是武功不虧,智謀不弱,遇到大事不愛溝通呢?


酒騎風


俞岱巖當著其他師兄弟的面當場戳穿殷素素屬實太過讓人覺得冷血了,張翠山什麼為人他俞岱岩心裡應該是清楚的,他受傷後最難過的也是張翠山,這位師弟跟他的關係在幾個師兄弟當中不可謂不好,但是還是被他心裡的仇恨給逼死了。

那俞岱巖為什麼不顧大局非要在那麼緊迫的時候說出真相呢?事後不可以嗎?我想依俞岱巖的氣度自然是不會的,他受傷之後的表現其實已經說明了他並不是一個能看的開的人,只能隨著時間的推移他會越發的頹廢自暴自棄下去,從一個正常人突然變成個殘廢對他的打擊太大,以至於十年之期他都不能從以前的角色當中轉換過來,以至於十年都是生活在絕望憤恨當中,張三丰的點撥也不能讓他走出內心的困境以至於面對新的生活,可見張老道的生性豁達並沒有很好的傳授給徒弟呀,當然這性格並不是那麼容易改變的。

張翠山和殷素素既成夫婦,並且又那麼相愛,所以即是妻子犯的錯那丈夫也不必追究因果所以了,只能一併承擔了,俞岱巖被仇恨衝昏了頭腦,在準備應戰六大派之時把張翠山逼入了死衚衕,殺心愛的妻子下不了手,不給三師哥一個交代也不行,怎麼辦,只能提劍出去自刎了,並且在自刎前把責任都推給六大派,他這一自殺又把他老婆逼入了死衚衕,得知張無忌被救回來後就隨駕鶴西去了,這情節一環扣一環,環環都是俞岱巖給上的死結。

所以啊,張翠山夫婦確實是俞岱巖逼死的,但他的初衷並不是想把他們逼死,他只是被仇恨衝昏了頭腦,在不理性的情形下做出錯誤的預估,他以為真武七截陣有沒有他,或者說五個六個七個人的真武七截陣都可以應付外面的陣仗了,他又自卑的以為所有人都把他當殘廢看了,他以為張翠山對殷素素的愛遠遠大於對他的愧疚,他以為這是一件小事,所有的他以為造成了張翠山夫婦的死,也避免了一次武當的危機。


彥三木


想要逼死不存在的,他也不想。只是看到害自己終身殘廢的人成了自己的弟妹情緒失控而已,畢竟全身殘廢對於任何人都是天大的打擊,控制不住情緒很正常,以他當時的狀態也想不了太多。

張翠山也並不是完全被俞岱巖逼死的,還有六大派。當時六大派跑來威逼他,他不妥協很可能連累武當,但武當上下一心保他,他也就想放手搏一下,但本身是很愧疚的,畢竟一回來留給武當帶來這麼大麻煩。這時候又趕上俞岱巖這一出,他的情緒也徹底崩潰了。


紫月冢


不算是逼死,俞岱巖因為殷素素和殷野王而成了終身殘疾。而殷素素卻和張翠山結婚還生了孩子,一家人過的很幸福,但殷素素並沒有為當初的過錯對俞岱巖有過補償。俞岱巖揭露自己殘廢的事實後,張翠山深感被殷素素欺騙,再加上五大派圍攻自己,本來聞名武林的張五俠一下子成了如此境地,張翠山接受不了,在眾人面前自盡。


黑天鵝之怒


這話說得,張翠山是自己覺得沒辦法面對俞岱巖,怎麼成俞岱巖逼死張翠山了?武當七俠感情不是親兄弟卻勝似親兄弟,俞岱巖寧願自己死也不會希望看到張翠山死的。


胡說千道


俞岱巖肯定不希望自己的五弟死,只是面對害自己殘疾的人,情緒不能自控罷了。人之常情


小可愛說機


有些話不能說,卻在某些時候不得不說。

一旦說出來,就要揹負後果。

離開的,隨風而去

留下的,日夜承受

沒有所謂的逼

只有心態,觀念的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