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興起“生女兒”潮,生男孩為何不“流行”了?

溫開元


大家好,我是拍三農視頻,分享真實農村生活的【鄉村彭阿姐】。對於這個問題我太有切身體會了,以下用我個人的真實經歷作答。


歷史緣由造成的當今流行生女兒

早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那個時候我剛剛生下我的女兒,那時農村風靡“生兒子”,感覺誰家不生個兒子就直不起腰桿,將來“沒有兒子來防老”。生了女孩就還是要再生個男孩才罷休,而我生下女孩也不願再生,覺得獨生子女就夠了,一度被婆婆和隊上的人嘲笑。因為這個緣由造成如今農村男丁過剩,很多適婚男孩找不到對象。

高額房價和消費很少農村家庭能負擔

當你和我女兒同齡的90後,如今那些男孩子幾乎很多都是沒結婚的,一找媳婦人家的要求都是需要在城裡有房子,哪怕是鎮上,沒有幾個願意嫁到農村。面對這種經濟要求,80%的農村家庭都承受不起。再反看生女孩的家庭,多數都嫁得還不錯,下一輩幾乎不用再回到農村“面朝黃土背朝天”。

老一輩頑固觀念的改變

當初都說養兒才防老,到如今很多有著那種觀念的老一輩已經很老了,他們堅持的觀念正在身上實現,留在農村和自己生活的兒子孝順的自然是有,但不孝的更是大有人在,事實證明並不是他們想的那麼美好。

女孩很多比男孩對父母貼心,要不咋說“小棉襖”

嫁出去的女兒多半都更顧家裡,女婿和丈母孃都關係也比婆媳關係問題少,女孩子思考的比較細緻,對家裡的噓寒問暖比男性更有優勢。男孩子就比較粗心大意了,這一點優勢不明顯。


鄉村彭阿姐


因為房價越來越高了,生兒子的代價越來越大了,所以都不生了,我爺爺現在還在說,要是我小叔生個弟弟就好了,生了個妹妹,我經常說他,你是有皇位要遺傳給他嗎?還生兒子,你曉不曉得我老漢兒生到我這個兒子付了好大的代價?一天到黑就是兒子不得了。你生娃娃的時候咋不把生的女送人。我也是覺得搞笑,想要個女兒都想不完,一天到黑還惦記生兒子。也是厲害了。我爺爺只要一說,我就要挖苦他。神戳戳的,喊我以後結了婚一定要生個兒子。我直接無視了。


相忘於江湖不曾回眸


生男孩吃力不討好,男孩就是小時神氣點帶把的,為了這個帶把的苦了多少父母,城市帶把的必須要買房一百平方連裝修和地下車庫二百萬,打工一輩子爭的了二百萬嗎,很苦的,有些父親退休了在去找份工作,母親退休在家買菜燒飯或帶孩子,房貸是父母還,年輕人啃老,自已爭的錢不夠花,這樣安擔點小夫妻不吵架,父母就燒高香了。如果生了一個女兒的父母就舒服了,女兒嫁出去了,沒事做養狗,放長假女兒帶父母去玩,雙休女兒帶父母上飯店買衣服,父母病了女兒女婿忙前忙後。比如我媽,接來跟我一起生活,我爸沒了,媽一個人孤獨,吃喝是我親手做的,報答養育之恩正是時候。


麗麗9868944887883


長期“重男輕女”的生育觀念的副作用,現在在農村已經很明顯的顯現出來了。

最突出是問題是適齡男子的“娶妻”問題,春節期間,但凡家裡有個適齡未婚女兒,必然會被媒婆踩斷門檻。

但要說就興起“生女兒潮”,我覺得還為時過早,至少在我的老家那邊這種情況就不明顯。

生兒子,要給他娶老婆,一個兒子結婚,至少要付出去幾十萬(彩禮+房+車)

養女兒,則可以收到幾十萬的彩禮錢,一來一去,似乎經濟賬上確實還是生女兒划算。

而且,女兒比起兒子往往要更貼心(再孝順的兒子也比不如上貼心的女兒)。

我們老家那邊,在很多80後、90後眼中,兒子是必須生的(至少1個),有了兒子,那麼再生個女兒也不錯。但是如果只有女兒,估計就會繼續生了,有些家庭仍是非生兒子不可(像我的堂弟一連生了5個女兒,終於第6個是兒子)。

比起以往,現在人們的生育觀念有所進步,但如果說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我就不太認同了。


西天蝸牛


生女兒潮出現的話,肯定是因為現如今生活壓力大啊。房子是大頭。不過我有倆個雙胞胎兒子。我覺得兒子女兒都好呀!女兒好,因為我自己就是女兒,我覺得我現在條件尚可,我儘可能得去給父母添置些物質上東西。兒子好,因為我老公就是兒子,對我婆婆很孝順。其實我跟我的婆婆倒是相處得不好。但是我老公對她媽還是很不錯的。因為我老公他有能力掙錢呀,所以我又怎麼會面子上去得罪婆婆,表面上還是很顧及老公的。所以呀,生兒子的姐妹們,不要覺得壓力大哦。一定要把兒子培養得有擔當,有能力。這也是給兒子和自己最好的禮物。


愛吃魚的貓144892532


因為現在普遍男多女少,都說男孩是建設銀行,女孩是招商銀行,生一個兒子需要供他上學,上完學給他買房娶媳婦。而生一個女兒壓力會小的多。

現在村裡的男孩子找個對象不容易,好多是30多了還沒有對象的,就是有對象的要的彩禮太高給不起的也有不少,光娶媳婦買房子在農村沒有一百多萬都娶不來。

女兒還是爸媽的小棉襖,兒子要聽話,還可以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出去玩滿足媽媽的愛美之心。而兒子則比較淘氣,就是穿上帥氣的衣服沒一會也就弄髒了。

兒子娶了媳婦以後會有自己的家庭,重心就都放在自己的小家裡了,如果兒子孝順還好還會回來看看父母,要是不孝順的話一年也不見得能見一次。女兒就不一樣了哪怕就是結完婚也會惦記自己的父母,隔三差五的也會回家看看。




河北農村小燕


,要是沒男孩兒,會很沒面子,感覺丟人。

現在不同了,思想觀念轉變了,不只是為了傳宗接代,延續香火,更注重自我,自己活出品味,活得開心,所以不會重男輕女,反而特別喜歡女孩兒,女孩子小的時候乖巧,長大不會闖事,結婚後還常常關心,關愛父母。男孩子就不同了,小的時候皮,到大愛闖事,結婚又是差不多能把父母的命要了,房子車子,彩禮等等一切,最後,結婚了,多數男孩兒,又是自顧不暇,還得父母給照看孩子,又成了免費保姆。

所以呀當代年輕人,都願生女兒,生男孩兒當然不流行了!




中農服李文萍


現在男孩結婚彩禮錢,房車,都多少錢了,壓力大,沒人要了。

辦公室裡聊到生男生女的話題,有人說生倆男孩壓力太大了。我想說為什麼倆男孩壓力大,倆女孩就是招商銀行了?為什麼兒女結婚非得男方買房給聘禮了?為什麼結婚女方出錢多男方會覺得沒面子?為什麼父母得給子女存結婚的錢呢?

為什麼我們享受著開放、現代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思維方式思想邏輯還停留在爺爺奶奶那一輩呢?我說我竭盡所能的讓我的孩子享受好的教育,我也竭盡所能的讓自己不斷學習進步,接下來的成長是我和孩子共同努力的事情,但是他結不結婚,有沒有房子和我沒有關係,我的孩子會有富足的精神和人格魅力,這些會招蜂引蝶給他帶來金錢和抱得美人歸。至少他這會就在抱的他美媽在睡。


鄉村開子


1. 重男輕女,是那些思想比較落後的。隨著社會的發展,有些人的觀念有所改變,發現生女兒生活過更得舒心。

2. 女兒是父母的貼心小棉襖,女兒體貼暖心,關心父母的需要。長大後外岀工作,更體會到父母的一片辛苦。兒子也懂父母的心,但就不比女兒較細心。

3. 現社會,生活壓力大,父母生兒子,要蓋房子、找對象、結婚等,為兒子張羅很多事。女兒嫁岀去,一旦嫁個好男人,就幸福一輩子,為父母省了很多心。女兒嫁岀去,雖然離開了父母,但還可以回孃家看看,與父母聊聊天,那是多美的事情。

4. 這現代社會,男孩的多,女孩少。物少稀為貴,生女兒就顯得高貴了,以後嫁岀去,也不愁嫁到不好人家了。




小暖懷


首先來說這個問題在農村不是很普遍,農村人生孩子還是偏向於男孩子,而且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對於收入普通的農村家庭來說,如果頭胎是男孩子,年輕夫妻一般很少主動的去生二胎,就擔心二胎也是個男孩子。二胎恐男症,估計是很多已經有個男孩子的農村家庭不願生二胎的一個主要原因,畢竟撫養成本太高,教育、房價,承擔不起。

至於農村的生女兒潮,並沒有大範圍出現,很多時候農村人是停留在口頭上。如果在農村頭胎是個女孩子的家庭,往往都會在生一個男孩子,兒女雙全是每個家庭的夢想,可並不一定每個家庭都會遇到。重男輕女是農耕社會重要的思想,種地這件事兒就很考驗一個家庭的勞動力,過去澆地不像現在這麼方便,趕到晚上男人勞動比較方便。

這兩年人們的思想轉變很快,隨著國家政策傾斜,生男生女一個樣的思想在逐漸的深入人心。更關鍵的一點兒,那些獨女家庭或者多女家庭的老人,往往晚年很幸福,這就讓一些人感到很欣慰。生男生女的概率是一樣的,無論生個男孩子還是女孩子,其實家裡人都是感到很幸福的,生個男孩子和女孩子一樣,都需要年輕父母去為之奮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