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港第一!塗嶺的這些景點、這些人,你知道嗎?!

泉港第一!涂岭的这些景点、这些人,你知道吗?!

【泉港第一】最早人類文化遺址——蟻山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

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位於塗嶺鎮蘆樸村蟻山頂上南北坡,年代距今4300年至3000年左右,屬新石器時代晚期,為商周時代文化遺址,是泉港迄今為止發現最早的人類文化遺址。

泉港第一!涂岭的这些景点、这些人,你知道吗?!

(圖/林錦文)

蟻山又名行山、馬蝶山,海拔161米,周圍山丘連綿,是一處花崗岩丘陵地帶。1987年11月,福建省博物館、泉州市文管會和惠安縣文化館的工作人員在塗嶺鎮蘆樸村東北400多米處的蟻山頂上南北坡,對遺址進行考古調查,在南坡20平方米、北坡200平方米範圍內的表層及土層中,發現集中或散存著大量陶器殘片。

泉港第一!涂岭的这些景点、这些人,你知道吗?!泉港第一!涂岭的这些景点、这些人,你知道吗?!

泉港最早的寺廟——筆架寺

筆架寺,又稱筆架山仙公寺、筆架二仙祖寺,位於塗嶺鎮黃田村筆架山上。寺院依山鑿壁而建,因山得名。據寺前碑刻及龍柱考證,該寺始建於東晉,最初只建仙公祠奉祀仙公,與九鯉湖仙山、洛江區仙公山合稱仙公“三祖”。

泉港第一!涂岭的这些景点、这些人,你知道吗?!泉港第一!涂岭的这些景点、这些人,你知道吗?!

山寺幾經坍圮修建,今存寺前依崖構築鹿砦護牆為明嘉靖年間總督、理學名家張嶽所建。清代惠安知縣陳永年在任期間多次到筆架寺朝拜,並主持修葺寺宇。清咸豐三年(1853年),邱二孃在此起義。失敗後,筆架山多有盜匪嘯聚,筆架寺亦遭破壞。

泉港第一!涂岭的这些景点、这些人,你知道吗?!

現今寺院主要建築為1980年後黃田村民重新修復,有仙公閣、三寶殿、觀音堂三處,融釋道一爐。2014年,再次翻修。筆架寺遺存豐富,存有古代建築構建和摩崖石刻多處,歷代文人騷客多有吟詠。山、寺集自然風光和人文勝蹟於一身,為泉港乃至泉州地區著名旅遊勝地。2001年12月,筆架寺被公佈為泉港區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

泉港第一!涂岭的这些景点、这些人,你知道吗?!泉港第一!涂岭的这些景点、这些人,你知道吗?!

泉港第一關——陳同關

陳同關,又名白潼關、潼關,位於塗嶺鎮白潼村白水嶺,始建於元至正年間莆田變亂之時,明正統年間重修,古驛道穿關而過,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泉港第一!涂岭的这些景点、这些人,你知道吗?!

明•嘉靖《惠安縣誌•險塞》載:“元末變起莆田,始寨白水之南……白水寨在白水鋪之南,一名陳同寨。”明•葉春及著《惠安政書•十三都》載:“陳同要衝,尤為咽喉,屢有寇乘垝垣,而繕之亦不可緩矣。”清•道光《惠安縣續志•關隘》載:“陳同關在縣北白水鋪之南,距縣治四十里,元末鄉人築以禦寇。明正統間知縣閉禎重建以兵守之。地極險厄,兩山對峙,中間一路通南北,僅容一肩輿。北行十里即仙遊楓亭,有寨在山曰陳同寨。”

泉港第一!涂岭的这些景点、这些人,你知道吗?!

最大的糖廠——地方國營惠安糖廠

地方國營惠安糖廠位於塗嶺鎮下爐村,因屬地緣故當地人多稱其為“下爐糖廠”。1958年,惠安縣政府決定在惠北(今泉港)興建半機械化中型糖廠,幾經選址,於1959年7月在下爐村正式動工興建,廠房與修路同時進行。一年後,廠房及倉庫、宿舍、辦公樓等設施全部完工,糖廠佔地約10畝。1960年冬,糖廠正式收購甘蔗開榨,一天可榨甘蔗200噸,全廠常駐工人60多名,高峰期達100多名。因1959-1961年三年自然災害糧食短缺及惠北自然條件不適宜種植甘蔗等因素,糖廠生產經營極為艱難。1962年下半年,糖廠基本停產,大部分工人回原生產隊參加勞動,留守人員為個別生產隊加工蔗糖、大米等,後經營停止。1971-1978年,下爐糖廠成為惠安縣和塗嶺公社合辦的“五七廠”,生產竹篾器具、蚊香、麻袋等;後縣政府於廠房內辦造紙廠,存在約6年。1987-1990年,縣手工聯社等單位在糖廠內興辦尼龍針織廠,現舊廠為私人租用。

泉港第一!涂岭的这些景点、这些人,你知道吗?!

已知泉港女性起義首領第一人——邱二孃

邱二孃(1833—1855年),女,清·峰尾鎮前亭村人,祖籍晉江縣河市鄉(今洛江區河市鎮)。咸豐三年(1853年)四月,林俊在永春州起義,邱二孃與表兄林杯在筆架山高明王宮揭竿而起。不久,林杯犧牲,邱二孃樹立“順天命邱娘娘”旗號,繼續戰鬥,成為義軍首領。咸豐四年(1854年)四月二十四日上午,與胡熊率部千餘人攻進惠安縣城不就,退回惠北山區組織領導抗清活動。咸豐五年(1855年)五、六月間,由於叛徒告密,在惠北後坑被捕。六月十四日,被御史陳慶鏞押往泉州南校場凌遲處死,年僅二十二。民間尊其為“仙姑媽”“遊路夫人”。

泉港第一!涂岭的这些景点、这些人,你知道吗?!

已知第一位書院主持——出科聯

出科聯(1709-1753年),字乾甫,號淑渠,別號素亭,諡允文,清•樟市鋪洪厝坑人(今塗嶺鎮小壩村洪厝坑),蒙古族。自少聰明好學,19歲應縣試,名列第五,取入邑泮,旋為優行廩生。乾隆三年(1738年),赴鄉闈,鄉試第一名(解元),乾隆四年(1739年),聯捷進士。

泉港第一!涂岭的这些景点、这些人,你知道吗?!

乾隆五年(1740年)冬,選翰林院庶吉士。後退居鄉里,先後任惠安螺陽書院山長、泉州梅石書院主持。清•嘉慶《惠安縣誌》記載其“制藝純屬,氣味湛深,人謂其闈墨得楊會元傳缽,字學虞永興。”“至十六年知縣邵應龍禮聘邑紳太史出公科聯、晉江孝廉方公衝,先後為山長。”清•懷蔭布《(乾隆)泉州府志》記載:“郡太守聘主‘梅石書院’,掌教立課,程慎甲乙,多士欣服。”詩文為時賢所重,著有《淑渠詩文集》《河洛四書解》《經史會通》等。

泉港第一!涂岭的这些景点、这些人,你知道吗?!

已知第一位進士

——謝履

謝履,生卒年不詳,字履道,北宋·惠安縣城山鄉待賢裡十一都菱溪謝莊嶺(今塗嶺鎮謝莊嶺)人,嘉祐二年(1057年)舉章衡榜進士,初任南安縣主簿,嘉祐四年(1059年)升清溪(今安溪)縣令,後主都水監,遷都水丞,塞曹州靈平決河有功。元豐二年(1079年)以校書丞出知興化軍,助修木蘭陂,向朝廷上《奏請木蘭陂不科圭田疏》,宋神宗批准奏請。任滿遷承議郎。元祐五年(1090年),以左朝議郎再知興化軍。紹聖(1094—1098年)間任福清縣知縣,後轉任浙江婺州知州,不久致仕。善書法,尤工行、隸,有《雙峰詩集》,不傳。其中《泉南歌》《泉南詩》為泉州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證據。卒後祀鄉賢祠。

泉港第一!涂岭的这些景点、这些人,你知道吗?!

泉南歌

泉州人稠山谷瘠,雖欲就耕無地闢;

州南有海浩無窮,每歲造舟通異域。

首聯概述了古時泉州人多地瘠的貧窮狀況;次聯則描述了宋時泉州百姓以刺桐港為依託,廣造舟楫,開拓海上航路與海外通商的盛況。

上下守

閩嶺天南表,清源第一州;

朝廷推重鎮,師帥得賢候。

泉港第一!涂岭的这些景点、这些人,你知道吗?!

打響2019“開門紅”,獻禮“吉祥泉港”

【小鎮·物語】席慕蓉《回眸》,美到心碎!

四月芳菲,我將繼續這樣尋找......美

泉港第一!涂岭的这些景点、这些人,你知道吗?!

主編:陳偉宏

長按二維碼

獲取更多信息

泉港第一!涂岭的这些景点、这些人,你知道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