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路里 你從來就沒算對過!

關於減肥飲食,大家經常這樣問:

XX熱量高不高,減肥能吃嗎?

能不能推薦一些低卡零食?

燕麥熱量那麼高,為什麼能減肥?

雖然最終來看,減肥是一道計算題:理論上,攝入消耗自然就發胖了。

但事實上,要計算攝入的卡路里,幾乎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你的減肥計劃總是失敗,可能就是從對卡路里斤斤計較開始的。

梳理了卡路里的6個鮮為人知的真相,看看你瞭解其中幾個?

食物的熱量,是基於美國化學家 Wilbur Olin Atwater研製的標準估算得到的,其實是一個很粗略的數字。

卡路里 你从来就没算对过!

我們在食物成分表上查到各種食材,比如米飯、蘋果的熱量,一般是測出一些樣品中碳水、蛋白質、脂肪的含量,然後根據它們的平均熱量值 (如圖中) 計算、再平均得到的一個數值。

所以你會發現, 不同來源的數據常常有很大差別。

而包裝食品上的熱量值,一般也是在三大營養素的平均熱量值的基礎上,根據食品配方計算得出的。

卡路里 你从来就没算对过!

這些數字,並沒有考慮烹飪和其他加工處理對食物熱量的影響。

更重要的是,你攝入的熱量 ,不是計算吃進去的食物熱量;而是腸道吸收了多少,包括腸道里的微生物吸收的熱量。

所以即使數字相同,實際情況是 1kcal並不等於1kcal,對體重的影響也不同, 體現在至少以下5方面——

即身體消化食物消耗的熱量。通常來講 ,3大營養素的食物熱效應:

脂肪:2%-3%

碳水化合物:6%-8%

蛋白質:25%-30%

打個比方,100kcal的蛋白質和脂肪,刨去消化它們消耗的熱量,最終蛋白質是75kcal(按25%計算),脂肪是98kcal (按2%計算)。

所以理論上,吃同等熱量的情況下,蛋白質高的飲食更減肥。

食物煮熟之後更容易消化,就能提供更多熱量;反之,就少。

類似的,澱粉類食物放涼後,會產生不容易消化的抗性澱粉。 所以,放涼的土豆、米飯,都比趁熱吃時提供你的卡路里更少。雖然從技術上講,它們所含的熱量是相同的。

GI值,反應的是食物吃進體內後,造成血糖上升速度的快慢。

高GI食物,是指吃下去後快速被分解,造成血糖快速上升的食物;反之則是低GI食物。

卡路里 你从来就没算对过!

這種差異對身體有什麼影響?

打個比方,一個是春雨潤物細無聲,土壤(身體)能充分獲取養分;一個是則是暴雨, 淹沒莊稼,流失土壤。乾旱沒有充分緩解,身體依舊飢餓。

比如美國的一項研究:兩種熱量、營養素比例等都一樣的奶昔,一種使用高GI碳水,另一種是低GI碳水。 結果發現, 喝高GI奶昔的實驗對象,飢餓感和對食物的渴望都更強烈。 [1]

通常,精製碳水,GI較高,而富含膳食纖維的碳水,GI值較低。所以儘管燕麥熱量不比米飯低,但仍能成為大家心中的減肥主食。

澳大利亞的研究人員提出了這個概念,並評估了38種食物的飽腹感指數。同樣的熱量下,煮土豆的飽腹感最強。

卡路里 你从来就没算对过!

飽腹感低,就容易多吃,對減肥自然不利。

而三大營養素中,蛋白質帶來的飽足感是最強的。 [4]

如圖所示,都是100大卡的食物,但它們所包含的營養素的含量是不同的:

卡路里 你从来就没算对过!

所以,我們說很多食物是 「 假食物 」 ,它們提供的是 「 空熱量 」 ,除了卡路里不能給身體提供什麼營養。

我們經常說, 減肥更要吃「

」 ;因為同樣的能量,營養素密度大的食物,即使少吃一點也不容易引起營養不良。 這對減肥的可持續性是非常重要的。

從技術上來說,1g葡萄糖和1g果糖,提供的熱量是一樣的,都是4kcal。

但是它們被身體代謝的途徑不一樣,對身體以及體重的影響也不同。

進食葡萄糖後,身體會分泌胰島素,將血液中的葡萄糖送入細胞,分解供能;同時瘦素leptin分泌增加,減少食慾。於是你會感覺飢餓感減弱。

但果糖不一樣,它不會使胰島素升高,也沒有抑制食慾的作用。

攝入少量果糖時,果糖主要轉變為葡萄糖,成為肝臟中的糖原儲備。 但是大量攝入果糖時, 肝就會合成脂肪 。 當然,過量的葡萄糖最終也會變成脂肪。

所以,在導致肥胖(尤其是腹部肥胖)的因素中,果糖的危害性超過了葡萄糖。

儘管不準確,但卡路里並不是完全沒有意義。它還是可以作為一個參考依據, 幫你在購物時做出更明智的選擇。

餅乾比蔬菜熱量高,喝水比喝飲料健康、站著比躺著消耗更多能量……它也讓你明白,你真的不是喝水喝胖的。

但如果你只盯著熱量,而不打算改變生活方式,那麼「易胖體質」的擋箭牌可以用一輩子。

而如果你對自己的生活方式有信心,掌握了自己飲食,也就不需要從卡路里的中尋求安慰了。

祝我們都有好口福、好身材~

[1]Lennerz BS,et al., Effects of dietaryglycemic index on brain regions related to reward and craving in men. Am J ClinNutr. 2013 Sep;98(3):641-7.

[2]Holt SH,et al., Asatiety index of common foods. Eur J Clin Nutr. 1995 Sep;49(9):675-90.

[3]Jéquier E, Pathways to obesity. Int J ObesRelat Metab Disord. 2002 Sep;26 Suppl 2:S12-7.

[4]Halton TL1, Hu FB. The effects of highprotein diets on thermogenesis, satiety and weight loss: a critical review. JAm Coll Nutr. 2004 Oct;23(5):373-85.

本文轉載自其他網站,不代表健康界觀點和立場。如有內容和圖片的著作權異議,請及時聯繫我們(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