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攝影師的眼睛》

《中國攝影師的眼睛》一套值得期待的攝影叢書

一套值得期待的攝影叢書 [行業動態-評論] 來源:中國攝影家協會網 作者: 時間:2007-8-21

提要:《中國攝影家的眼睛》是當代著名紀實攝影家研究叢書,選取了當代中國10位著名紀實攝影家——朱憲民、吳家林、王文瀾、賀延光、胡武功、侯登科、於德水、姜健、王徵、黑明,較為全面地梳理了他們的成長曆程

關鍵字:紀實攝影家,朱憲民,吳家林,王文瀾,賀延光,黑明,胡武功,於德水,姜健,王徵

《中國攝影家的眼睛》叢書是國內第一次系統整理出版的當代著名紀實攝影家研究叢書,選取了當代中國10位著名紀實攝影家——朱憲民、吳家林、王文瀾、賀延 光、胡武功、侯登科、於德水、姜健、王徵、黑明,較為全面地梳理了他們的成長曆程,薈萃了國內外學術界、攝影界的專家學者的精彩文字和每人150幅左右的 攝影作品,並配有反映攝影家成長曆程的生活照、工作照。他們以其各自特有的方式記錄著當代中國社會的變遷,記錄著當代中國人的生存, 紀錄著他們自己身後帶出的特定歷史、人群、社會存在狀態,並用圖像喚起人們的思考。

叢書文字部分,包括攝影家自述、總論、評論、批評、訪談、年譜,由攝影界、社會學、人類學、民族學、哲學、文學、歷史、美術等相關領域的專 家學者從社會、文化哲學等不同角度分析攝影家所關注的社會生活畫面,以及所體現的人文關懷。這些專家、學者的評論文字不光談及攝影作品,更多地是體現了對 攝影家——人的研究,為我們揭示了作品背後所涵蓋的人性的力量。

本叢書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於2007年9月20日推出。

▲中國攝影家的眼睛 ·朱憲民《黃河等你來》

《中國攝影師的眼睛》

從黃河源頭到黃河入海口,朱憲民用三十年的時間為這條大河留下了影像足跡。無論是《黃河渡口》,還是《打麥場上的母女》,朱憲民用樸實的圖 像傳遞著黃河流域百姓的喜怒哀樂。與其說朱憲民的黃河情結是對自己故鄉故土的眷戀,不如說是對勞動者永遠無法釋懷的牽掛。即便是在"文革"時代,他的圖像 依然散發著關注普通人的溫情;即便來到北京、廣東、香港,在他影像中洋溢的仍然是普通人的普通快樂。朱憲民已經進入了一種自由的狀態,他的作品自然、質 樸、隨意和歸真,"他像匍匐於大地的草一樣,將根深深扎入土地,又將莖葉向四處延伸,由此變得更加繁茂。"亨利•卡蒂埃•佈列松曾經贈言給朱憲民"真理之 眼,永遠向著生活!"

▲中國攝影家的眼睛 · 吳家林《邊地行走》

《中國攝影師的眼睛》


吳家林眼中的中國,是一個因平常而非常的世界。我們隨著獨往獨來的吳家林 邊地行走四十年,在中國雲南百姓的生產、生活影像中,體驗山裡人生活的寧靜與憂傷,感受傳統與現代的衝撞。吳家林的作品有著強烈的個人風格,濃郁的地域特 色,和極端的中國化,也具有厚重的歷史感和文化感;而他道地南方的、日記式的素描又使他的見證有了人類學和社會學意味。1993年以後,吳家林的作品一而 再、再而三地在國際亮相併引起世界影像大師的關注。馬克•呂布稱吳家林的作品為"治療淫意無度的城市病的良藥"。2006年,他的作品被列入世界攝影大師 系列作品集,袖珍攝影黑皮書《吳家林•中國邊陲》在英國出版。

▲中國攝影家的眼睛 · 侯登科《飛去的候鳥》

《中國攝影師的眼睛》


侯登科,一個在當代中國攝影史上無法繞開的名字。他的影像、經歷和思考代表了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的一批有良知的中國攝影家的影像、經歷和思考;他的思想 常常在攝影界內外引起震動。侯登科用自然、平樸和踏實的影像,對生活在自己周圍勞動者的生存、勞動和命運的具體觀察和追蹤,他以一箇中國農民的視角為歷史 留下了20世紀最後20年即將消逝的農村生活影像。攝影成了侯登科最後見證自己存在、瞭解和思考社會生活的方式,他拍攝西北地區候鳥一般的麥客,自己也像 候鳥一樣永遠追逐著炙熱的陽光。2003年他因病逝世,離我們而去。

▲中國攝影家的眼睛 ·胡武功《民間記憶》

《中國攝影師的眼睛》


如果說胡武功在影像上追求的是"潤物細無聲"的平和樸實,那麼他在攝影思想理論上的探索則像一位執著熱情的戰士,他以不懈追求推動了70年代末、80年代 初中國的影像革命。20年前,他和他的同道回顧和梳理了新中國四十年來的《艱鉅歷程》,20年後他又為呼喚《中國人本》而殫精竭慮。胡武功從未停止過對中 國攝影文化的反思與吶喊。這一切與他的影像一起奠定了他在攝影界的地位。三十多年來,胡武功用誠實的方式專心致志於記錄關中鄉村的生活演變,記錄堪稱歷史 性告別的生活畫面。這些畫面為社會學家、史學家、民俗學家、藝術家瞭解兩個世紀更迭之時的民間關中提供了一幅幅最可信賴的原生資料。在他那些樸實無華的畫 面後面,寄託著他對現實狀態入木三分地揭示,飽含著強烈的人文主義的關懷。

▲中國攝影家的眼睛 · 於德水《大地耕詩》

《中國攝影師的眼睛》


1985年起,於德水開始把目光鎖定在中原土地。黃泛區的人們在這廣袤的大地上休養生息,他們融入泥土,享受著自己的文化和生命。大空間中的人地關係與河 南性格,構成了於德水的影像現實,也構成了於德水的生命現實。關於河南、關於黃河、關於土地、關於那裡的人民......於德水用淳厚的影像語言譜寫著他 自己心中的詩篇和中原大地的詩篇。30個春秋,於德水一路走來。他從不張揚,卻在每一個時期都被人關注、被人牽掛,也讓人迷惑、讓人驚詫。

溫和深厚的於德水是"河南群體"的領軍人物之一,他堅守正道的善行招來了更多盟友--他的周圍,聚集著數以千計的中原攝影者。

▲中國攝影家的眼睛 · 姜健《檔案的肖像》

《中國攝影師的眼睛》


姜健在他的影像之路上獨行,他用最直截了當的肖像手段去記錄人、記錄時代,而他做的事不止於寫實。姜健對在旁人看來沒有意義的農村生活景觀--《場景》中 注入了自己的溫情與思索,並以極大的耐心細細刻畫;在《主人》中,他以環境肖像攝影的形式輔以大景深的環境細節描寫,為生活在中原大地上的農民造像,展示 了當代大眾文化與傳統文化並存、對峙與膠著在農民生活空間中的現實景觀。圖像只有變成公共記憶才有價值,姜健一直為自己的圖像能變成公共記憶而工作著。他 用《場景》《主人》《馬街說書人》《孤兒檔案》......建立了中國的民間社會和傳統文化的珍貴檔案,是一份可以據此解讀中國普通人生存狀態的視覺文 獻。

▲中國攝影家的眼睛· 賀延光《為遺忘留下的記憶》

《中國攝影師的眼睛》


對賀延光來講,攝影是一件充滿人性和高度理想主義的事情。藉著相機,他一直有力地敘述事實,並透過客觀的事物表達主觀的信念和感情。藉著相機,他走近中國 百姓,傳遞他們的苦樂與悲歡、勞作與收穫。賀延光認為:攝影是為了防止遺忘,為了記住即將遺忘的重大事件他拍攝:老山自衛反擊戰,華東水災、廣西邊境大排 雷、北京SARS......;他還用鏡頭對準身邊的瑣事,記錄下社會的成長。賀延光一直堅持:"在事實面前,記錄比技巧重要,影像背後的問題比影像表面 的情趣重要,新聞比自己的名字重要。"站在事件的前沿,賀延光陳述著自己的責任感,也陳述著用圖像自身言說的基本常識。

▲中國攝影家的眼睛 · 王文瀾《波·瀾》

《中國攝影師的眼睛》


作為《中國日報》記者,王文瀾認為攝影記者最重要的使命就是紀錄中國的變革,他把每一次聚焦化作一個音符,演化出中國三十年改革開放的交響曲。三十年波 瀾湧起,三十年大浪淘沙,三十年峰迴路轉,在歷史的時空中,做一個忠實的記錄者,選取與眾不同的視角,永遠波瀾不驚。王文瀾已經從中國的各個階層的日常生 活中積累了無盡的影像寶藏。他有點像魔術師,又像一位詩人。他的照片中有一種不平凡的清白、厚度和複雜,這是他對自己的同胞和他自己有著深刻的理解的結 果。他希望歷史記住的不是他自己,而是他的作品,記住他作品裡彈奏的樂章。在歷史的波瀾中,他願意將自己的作品命名為《未完成》。

▲中國攝影家的眼睛 · 王徵《寂寞天堂裡的生靈》

《中國攝影師的眼睛》


王徵的攝影《西海固》,事關一個族群在那個荒涼之地的生存狀態。回族攝影人王徵在寧夏南部山區回民聚居之地--一個相對狹小的區域裡集中地做長達7年之久 的大規模圖像採集,他記錄了自己的民族的自然生態及人文生態,記錄了他們生命的頑強與容忍。任何族群豐富的細節描述和接近真實的表達,對於這個族群內外都 是極有意義的。王徵在西海固收斂起自己奔放的情懷,力圖冷靜客觀地記錄,用這些數量巨大的圖像和豐富的文獻,書寫關於寧夏西海固的人文生態的圖像志。"王 徵的影像,是從自然界中自己蹦出來的,是從那一片浩瀚而嚴酷的荒漠中緩緩升騰起來的。"

▲中國攝影家的眼睛 ·黑明《與千人對話 》

《中國攝影師的眼睛》


1995年,費孝通的一本《江村經濟》改變了黑明的攝影道路。黑明在10年中拍攝了100個知青、100個和尚、100個大學生、100個藏民、100個 農民......通過一系列個案的研究,黑明成為"命運觀察家"。他用犀利的洞察目光,記錄大眾生活,敘述時代變遷,並且理智地撿起了攝影人早已漠視的" 那隻折斷的翅膀"--文字,以特徵鮮明的攝影語言和質樸無華的文字風格完成了紀實攝影的社會使命。黑明已經不把攝影看成小圈子裡的事,他也不會把自己看成 一個純粹的攝影藝術家。黑明尋找的話題儘可能是公共話題而不是攝影話題。本書為我們講述了特定事件、特定場景中普通人的真實故事,也許你或你的朋友就是故 事中的主人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