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被封為漢壽亭侯後,為何一直都以漢壽亭侯自居?

日芯


▲關羽塑像

首先,我們要明白的是,在漢朝封爵其實是有很大難度的,“李廣難封”就是最好的證明。在漢朝,普通人想要封侯必須建立赫赫功勳,無軍功者不得封侯。東漢根據功勳排名授爵,分別授予功臣關內侯、亭侯、鄉侯、縣侯等爵位,從這來看,關羽獲得的亭侯爵位其實並不算低。結合蜀漢“五虎上將”生前所得爵位來看,關羽已經算比較好的了,畢竟黃忠的爵位不過關內侯,趙雲也只是永昌亭侯。

▲漢獻帝劉協劇照

其次,關羽的亭侯爵位雖是由曹操舉薦而得,但仍加蓋了漢獻帝劉協的玉璽,是屬於大漢朝廷認可的爵位。後來劉備雖然建立蜀漢政權,但卻始終只是偏居一隅,不被世人認為是漢室正統,所以劉備分封給臣子的爵位,與東漢朝廷授予的爵位在含金量有著天壤之別。況且關羽所得的漢壽亭侯乃是力解白馬之圍,憑藉悍不畏死的真本事於萬軍之中殺出來的,正是有了誅顏良、斬文丑威震華夏的功績,關羽才能獲得曹操賞賜,成為大漢亭侯,以軍功封侯可是那時武人畢生的夢想,關羽能夠獲得亭侯侯爵如此崇高的榮耀,著實不易,這對於其人生也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漢昭烈帝劉備劇照

而劉備自封漢中王與建立蜀漢政權後所分封的眾多爵位,不過是為了收攏人心,凡是效忠他的臣子,在其登基之時,都獲得了一定封賞,以此獲得的侯爵著實不值一提。若是以此獲得鄉侯(張飛即為西鄉侯、馬超為斄鄉侯),甚至縣侯,對於恃才傲物的關羽來說,就顯示不出自己的出眾之處了,自傲的二爺甚至對這些沒有什麼獨特性的爵位從來都是嗤之以鼻的。

▲曹操劇照

最後,關羽就是因為其一生忠義,才被後人尊為“武聖”。關公的忠義不僅在於為人講義氣,對劉備、張飛等結義兄弟義薄雲天,還在於其一生忠於漢室。關羽於下邳戰敗,投降曹操時就約法三章,說明自己是降漢不降曹,劉備奪取漢中自立為王時,他對此就很是不滿,還曾專門寫信勸誡劉備。正是顧忌關羽的感受,劉備在關羽活著的時候從未提出過稱帝,而一向以漢臣自居的關羽,心中恢復漢室的慾望比劉備還要強烈。

▲關羽被俘場景油畫

可以說,關羽當年之所以要北伐襄樊,也是因為得知曹操逾越禮制加封九錫,並自立為魏王,這才率軍北上的。若不是關羽有著匡扶漢室、解救漢帝的赤忱之心,他也不會兵敗麥城。從這些方面來說,關羽對於漢室所授予的漢壽亭侯爵位可謂極為在意,因而一生都以此身份自居,當東吳來使呈表覲見時,他也是讓使者稱自己為君侯,而不是什麼荊州牧,以此來表明自己忠貞之志。

參考文獻:

《三國志》


趣觀歷史


劉史君打的文化牌也是恢復漢之宗室為己任。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關羽的漢壽亭候,是曹借漢帝之名分封的。重點在漢壽亭候的漢字。是漢天子所賜封,故有忠君思想的關羽一直以漢壽亭候的榮譽自居。徐晃與關羽的對話就用到君候詞。將相王侯,是很高的職稱了


盛豐龍邦陸生


缺糧時代,說自己吃公糧當然牛!

就如60,70代說上班領工資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