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考研擇生,特別看重第一學歷(大學),該怎麼辦?

書海縱橫


這個問題,在考研中是很普遍的。

現在考研中對第一學歷,雖然在招生簡章上沒有明確指出,只要是本科學歷均可以報考。但是在複試的時候,還是很明顯的,比如,一個普通學校的學生,一個211甚至985大學的學生。在考試成績相同,甚至211.985學校的學生初試成績稍微低點。一般老師還是會選擇211/985學校的學生,這個是不了避免的。所以要說怎麼看待這個問題,那只有自己不斷努力了。第一,發文章。本科期間如果能有科研文章的話,考研是很加分的。第二,參加本專業的比賽,如果能獲獎,複試時也是非常加分的。第三,就是初試成績特別好,第一或第二名,這種情況一般學校也就沒辦法,第一學歷歧視了。

總之,在選擇報考學校時,還是要多蒐集信息,儘量避免選擇對第一學歷有歧視的學校。



一長串名字


至於名校鐘意985及211考生,這也無可厚非,如你足夠優秀,我相信導師會錄取你的。

我兒雙非院校(2000年才專升本高校),今年報考復旦大學臨床醫學院碩士研究生,初試專業第一。複試面試時,導師要求我兒用英語回答專業問題,我兒對答如流,最終複試92.25分成功上岸。

因此,我建議2020年考研學生報考前評估下自己的實力,確定目標院校,堅持不懈地努力,充分了解目標院校的信息。我相信你一定成功。


雷東旭86127


我先先入為主地給名校下個定義,就是985院校+部分知名211。

1. 我們從哪些途徑,瞭解到目標院校有學校歧視或者歧視程度如何?

(1)網上對該學校考研的風評,不過別完全當真,否則你會發現似乎啥學校都不可報。要考慮到: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一般也只有那些被刷下來並覺得自己被歧視的考生才會在網上表達對該院校的看法。但是,通過這一渠道,你起碼有個直覺上的感知。如果某所學校惡評如潮,那大概應該避坑;如果某所學校有些許壞評,那大概還是可以報的;如果某所學校完全沒好評也沒惡評,呃,你要知道這個世界上有一種叫做刪帖公司的。

(2)諮詢該學校的考研學生,最好考上考不上都問一下。這一塊你就需要充分利用考研幫、考研論壇之類平臺。當然,如果你有認識的信得過的人考過你的目標院校,問他們是最直接的。

(3)登陸你目標院校的官網,主要看那些副教授和剛晉升教授的老師,網上搜一下有沒有這些老師的評價,或者去問知道的人。為啥呢,因為面試你的大概率是這些老師。你說會不會有大牛來面試你?額,雖然你可能以後比大牛厲害,但大牛起碼才沒那麼多閒工夫。

(4)尤其是中等水平的985和211,你要關注網絡上有沒有關於這些學校在考研初試有壓分的嫌疑。如果有,嘿嘿,他們大概率會把你打掉,然後歡迎那些很好的學校考研沒過調劑來的。

這四個步驟不一定全面,其實也很繁瑣,但也就一天兩天就能準備,我們一定要做好篩選工作,俗話說:“寧可愁了買,不可買了愁”。

2. 名校為啥會多少有些學歷歧視?

(1)某種蜜汁優越感……我這樣說不一定對哈,但我曾經在課堂上聽到老師說了一句話:我們就是喜歡自己學校的學生,哪怕差一點也行。這個老師的行為只代表他個人看法,但是多少也能反映一些名校老師的心態。我本科就是比較靠前的985高校,有時候我挺無語的。我們學校那些,得去考研,而且,還考不上或者在調劑的邊緣試探的,真的平時很差,掛科掛了好幾門的人很多。憑什麼說他們這些微積分或者數分可以掛科的人,會比普通本科那些學習很努力拿了很多獎項的學生強呢?不可理喻,這是赤裸裸的出身論。但很可惜,這種現象長期存在。

(2)名校保研比例大。像北大清華,保研比例好像超過50%了吧。我們這些次一些的,保研比例也佔本科人數的30%左右。而且,近年來有一種趨勢,就是保研比例擴大。這麼一來,考研錄取比例就會縮小,我保送的那一年,產業經濟學最後就剩下一個非保研名額。而大家也知道,這些年考研人數卻越來越多。所以,老師們的選擇空間就大。試問,誰不想選個考研成績又好,說話又好聽(劃掉),教育背景又比較比較完美的學生呢?

(3)惡習……常年累積的惡習……我一直很贊同一句話,那就是應該不拘一格降人才。

3.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學校歧視?

(1)避坑或者,先考個特別拔尖的初試成績。當然,在我看來,避坑靠譜點……初試成績第一被各種理由刷的大有人在,大家多關注新聞。我想說的是,二戰甚至三戰,無論是在經濟上、精神上,對自己的壓力都是很大的,而且還會錯過正常的“進步”年齡。所以,起碼不要讓自己,縱然萬般努力,結果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起碼,你得避開那些筆試會壓分的學校……或者避開那些複試面試分數佔比過高的院校……
(2)假如你還是執意要去目標院校,又恰好目標院校有歧視傾向,那你必須充分展示自己的研究才能(論文,研究項目,先進研究方法的掌握等),並表達會讀博的願望(你懂得……當然話不能說滿),這是一個小技巧。

(3)還有一點,就是在面試時,展現出一點乖巧的形象。據我觀察,謙虛的學者,到底還是少,人往往都是恃才傲物,並同時討厭別人恃才傲物。要知道你被錄取的話,很可能就會成為面試你的那些老師的學生,跟他過2-3年。性格問題,一定得注意,起碼得忍一下……其他的如果以後還有具體的好點子,我會隨時補充。


應總鵬


考研擇生,看重第一學歷的學校主管,屬於智障一類。他就不想想自己犯了一個如何可笑的邏輯錯誤。按他的邏輯,名校只應該看重與自己同級別名校的學生,那麼,哈佛麻省理工怎麼辦?他自己所在學校的學生去考哈佛麻省的研究生是不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這不就把他自己放到癩蛤蟆一檔去了嗎?😂


牛小歪


那也是在成績差不多的情況下,只要個人能力夠好,素質夠強,你又特別喜歡這個學校,那就報吧。否則,換一個吧,人家偏愛的有理有據,就現實情況來說,名校的本科生確實不論在眼界還是接觸的平臺都要強於雙非院校。


你手中一點光送我


那就果斷換一個,如果真的鐘情那所學校,那就用碩士當跳板,考那所學校的博士,碩士期間多發SCI,然後博士應該很吃香


行動中的赤赤赤赤


別報啊,報不挑第一學歷的。第一學歷差,要你了,碩士畢業後可能也沒用,很多用人單位,招聘時要求碩士,錄用時看第一學歷。


名校歷程


買房子的太貴,沒錢怎麼辦?找工作要研究生學歷沒有怎麼辦?還能怎麼辦!!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還能怎麼辦!


BlackFeather123


很簡單,第一學歷非常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