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是美國剋星?為何美國出兵南越15年最終仍然一敗塗地?

靜夜史


單打獨鬥,越南會是美國的對手?美國分分鐘就把越南給滅國了!連對手都不是,又怎麼可能是美國剋星,只能說越南這塊獨特的地理位置是美國的剋星,現在也是!

分析越南戰爭當中美國為什麼會一敗塗地,還要從越南戰爭背後來分析。越南戰爭實際上就是一場兩個超級大國打的一場代理人戰爭,只不過一個明著幫,一個暗地裡幫。我個人覺得越南戰爭美國失利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美國人民反對

其實美國發動越南戰爭,美國國內民眾大多都不是支持的,爆發戰爭的同時,就有很多人出面遊行表示反對越南戰爭。隨著越南戰爭一步步的進行,美軍的傷亡越來越大,遠遠超過了預期,所以美國國內的反戰規模越來越大,至少數百萬人參與了反戰遊行。甚至爆發了衝突,美國官方逮捕了超過300名反戰人士,使得反戰活動更加激烈。

所謂沒有了人民的支持,戰爭也就很難進行下去,即使是不在本國進行的戰爭。國內的反戰活動,極大的影響了美國政府的決策考慮,再加上越南戰爭進行了那麼多年,美國花費了巨大的物力和付出了巨大的人員傷亡,再進行下去,那些數據只會越來越大,國內反戰情緒也會更加高漲,局面會變得不可收拾,所以民眾的反戰情緒直接影響了美國從越南撤軍。

蘇聯等國背後支持

越南單靠自己,是不可能抵禦美國這樣一個超級大國的進攻,再說越南工業落後,國防軍事工業更是無法和美國相比,武器什麼的,和美國不在一個檔次,可是為什麼北越硬是支撐了十幾年呢?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北越後面有前蘇聯的支持,不光派遣軍事顧問,武器更是川流不息的運往北越,北越裝備了清一色的蘇聯裝備。那個時候,美蘇的裝備差距不大,正是依靠蘇聯這個強大的後援,小小的北越才能夠和美國正面交鋒,並且還打贏了。

不光有前蘇聯的支持,作為和越南直接交界的中國,自然也不會看著越南被美國控制,越南對中國可以說是唇亡齒寒,所以中方也大量的援助了北越,直接派兵入境作戰,並且援助了大量的武器裝備。這也在很大的程度上,幫助北越擊敗美國。

越南獨特地理氣候

這其實也是美國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越南在地理上屬於熱帶季風氣候,境內多是熱帶森林,並且經常下雨,這對美軍那樣大規模裝甲作戰的軍隊來說,限制很大。相反,這樣的地理氣候卻是遊擊部隊的天堂,北越部隊利用地理氣候優勢,發動游擊戰爭,造成了美軍的大量傷亡,即使美軍投入大量的直升機進行快速部署和轉移作戰,依然還是無法解決北越游擊戰問題。美國甚至為了讓森林樹木的葉子全部落下,使用化學落葉劑!

所以說,越南不是美國的剋星,越南戰爭不只是靠北越來打贏了,背後有中蘇的支持,當然還和北越人民頑強的鬥爭意志有關,再加上美軍久久攻不下北越,國內反戰情緒高漲,所以綜合起來多種因素造成了美軍的失利!


資訊所長


越南是一場典型的大國角力的代理人戰爭。一方是美國及其扶持的吳庭豔南越政權,另一方是中蘇和越共。但吳以及繼任者楊文明極其腐化無能,美軍從六一年起,直接參與了越戰。

中蘇則共同支持了北越軍隊,當然主要是中國出了大力,除糧食軍火,中國在國內為北越提供了基地,也派出了高炮,工兵等二線性質的援軍。

縱觀越戰,從戰場態勢上說,美軍始終佔據優勢,越共更多是游擊隊性質的襲擾襲擊,所謂春季攻勢,也不過是付出巨大傷亡後,短暫攻克某些據點而已。

然而美迫於中蘇壓力,地面部隊基本不敢越過十七度線。而北越儘管攻勢受損,但能依靠中國休養整備,南越國內又始終動盪不絕。於是將美國拉入了長期放血消耗戰的狀況。就像大象踩螞蟻,儘管踩死很多但又挖不了老巢,而螞蟻就源源不絕,反搞得大象精疲力竭。

從六一到七三年,美軍傷亡五萬多人,消耗軍資無數,卻始終無法徹底平滅越共,反而國內反戰浪潮高企,出現動盪。此時蘇聯在全球霸權擴張,華府被迫戰略收縮與調整,改善對華外交戰略,最終實現從越南撤軍!

若說美國在越南失敗,並不是說戰役戰術上遭到大兵團被殲滅,或失守重地等的失敗,他更多是一種政治戰略的失敗吧!若單看軍事,我謂之不敗而敗!


林林老闆


美越戰爭其實是共產聯盟與西方主義的較量,征服越南只是美國人想扳倒越南共產政府扶植支持自己的新政權以消減共產主義聯盟的勢力,說白了就是美蘇冷戰下較量,自己遲遲打不下來,中國也派兵援助,蘇聯也提供武器,主要越南也玩游擊戰術,對越自衛反擊戰時,中國打越南也是被越南的游擊戰搞得傷亡挺重,美國本來兵力有限而且士氣低落,國內壓力也大,當時的戰爭條件下,打不下去也是正常,如果海灣戰爭那種技術條件下,越南堅持不了幾天,中俄越的統一戰線上,美國怎麼能玩,看似美國虧了,虧的是納稅人,但是美國背後的集團利益缺賺的盆滿缽滿,就是軍工企業和背後大家族之類的,所以美國是一個靠打仗發財的,正所謂戰爭經濟學就是這麼來的,虧的永遠是老百姓,資產階級的國家就是這樣,上頭的人永遠只是利益,底下老百姓永遠是掙錢納稅的苦力。說到這稍微跑題了,最後總結一句,這場戰爭美國輸在人時地利人和都沒有佔到


兜兜裡有糖260131911


越軍是美軍剋星?那只是個笑話而已,憑越軍實力一年之內就會輪為殖民地,何況15年。不是大國領袖給美國人劃了17度線,越南人連半年都撐不住。中國援越各種部隊超過18萬人,各種物資就更不用說了,到自衛反擊戰越猴子還囤積十量中國物資。說越美戰爭最終越南勝利倒不如說是一場中美搏羿更確切。加上尼克松上臺急於和靠近中國牽制蘇聯,使美國不得已而為之極度委屈的撤兵。當然我們的領袖有著眼世界宏觀大局考量,絕不會讓美國人在家門口沾到絲毫便宜,才有美越戰爭美軍恢溜溜的撤軍。正因如此才讓越南人妄呼所以,不知自己貴姓,號稱世界第三,想著都好笑。說白美國人沒有輸給戰爭,而是輸在政治。


果業之滇30027631


美軍兵敗越南事出有因。

一是美軍士氣不高。當時正是世界經濟蓬勃發展時期,美軍基層官兵普遍不願意投入作戰,寧願開小差也不願意。著名的有美國重量級拳擊 手卡修斯-克萊寧願皈依伊斯蘭教,也要逃避兵役。他也因此被剝奪所有冠軍稱號,被禁止參加所有比賽長達3年多。戰 後,福特總統1974年提議赦免所有逃兵和拒絕服兵役者,結果2.7萬多人自首。1977年,白宮新主人卡特赦免了為逃兵役而離開美國的公民。可見但是大家多麼不願意打仗。

二是美軍進軍越南缺乏認同感。大家都認為美國進入越南是不對的,美國企圖用武力防止社會主義陣營的無休止擴大,越南戰爭既是冷戰時期美國與蘇聯爭奪勢力範圍的戰爭,也是美國實行全球戰略目標的具體步驟,美國在軍事打擊上體現出強烈霸權的慾望,美國也希望佔領越南,從地緣正治上可以威懾蘇聯和中國。

三是南越政府實在是不堪一提。典型的豬隊友。南越政府喪失民心從而節節敗退。

四是美國政策的失誤。尤其自1963年11月美國人准許越南人謀殺時任總統吳廷琰,吳總統被殺之後,越南陷入混亂在之後的17個月當中,發生了9次政變,產生了5個政府,改組了10次內閣。而每一次政變後,政變的首領位了掌握政權,便改換一批新的幹部,當新的幹部還未到達任所,西貢又發生了政變,又有新的幹部派出。因此各省市便成了無政府狀態,不僅美國所期望的社會狀態無法實現,即連一個文人政府亦無法維持。

五是作戰環境複雜。坦克部隊始終在越南難以發揮大的作用,而新直升機戰術又難以支撐起整個戰場需要,部分士兵對熱帶雨林作戰環境也難以適應,相反,土生土長的當地人卻逐漸強大起來。

六是外部支援對美軍戰敗也起到很大作用。越南有中國和蘇聯的援助,中國援助越南很多物資,甚至出動大規模高炮師進駐北越,取得了擊落敵機一千多架的戰果,蘇聯提供先進的米格21戰鬥機給越南空軍,而且派遣軍事顧問到越南。

七是當地人民反抗意識強烈。越南經歷了漫長奮鬥把法國侵略者趕走了,絕對不希望又來一個新的侵略者。美國士兵對當地人的虐待及打擊也激發了人們的反抗意識。

八是經濟原因。由於石油危機引起的經濟混亂,加上在越南戰爭中巨大的開銷和人員損失,美國政府出現巨大財政赤字,加上經濟下滑,美國逐漸在冷戰中處於下風,政府在輿論上已經無法控制,只得放棄對南越的援助和撤出武裝力量。而且美國也需要騰出精力與蘇聯進行對抗。

九是武器制衡結果。美國雖然武力強大,多種先進武器不斷投入,但越南背靠蘇中,也能很快得到相應級別武器,所以越南軍民越打越強。

這些原因都促成了美軍撤軍計劃的實施。


下雨啦16


因為美國不敢過17度線,所以越南可以肆無忌憚的往南邊滲透游擊隊而不用擔心後方被搗毀,如果美國能放開了打,越難早被打平了,連條狗都剩不下來。


星飛雪舞sss


扯淡問題,誰輸誰贏看今天越南!今天越南把美國視為明主,抱著美國大腿甘心情願的做兒子,你說是誰勝利了?美國很少說自己勝利,更不會說從勝利走向勝利。


雨夜的發一條


主要是某大國發話,美國地面部隊不敢越過北緯17度線,這樣就成了不佔地光拼人,所以結果就是美軍不能打敗北越,也不堪在越戰的巨大消耗,只能拍屁股走人。


之米心亡


幾隻猴兒,能抗衡美國,薩達姆歷害不,大家問問局座是什麼情況,兩極爭霸,中蘇勝。


手機用戶6984177973


什麼剋星?如果沒有前蘇聯和出錢出力的中國倆個大國在越南背後的支持,越南能打贏美國?早就被南越統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