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與上海相比的話,差距有多大?

文史坊


先看兩組數據對比

2017年上海市平均工資 ¥6378

工資分佈比例

2K-3K 15.2%

3K-4.5K 15.0%

4.5K-6K 18.1%

6K-8K 15.5%

8K-10K 10.1%

10K-15K 11.9%

15K-20K 5.4%

20K-30K 5.7%

2017年南京平均工資

平均工資 ¥4620

工資分佈比例

2K以下 5.1%

2K-3K 24.8%

3K-4.5K 21.4%

4.5K-6K 17.6%

6K-8K 15.0%

8K-10K 6.1%

10K-15K 5.5%

20K-30K 2.4%

2018年的前10個月,全國用戶外出就餐筆數對比2017同期增長了17%。按照次數排名,最喜歡外出就餐的前十城市依次為:上海、杭州、武漢、南京、濟南、福州、深圳、北京、合肥、廣州。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平均工資在1-1.5萬的,上海佔比11.9%.南京5.5%.幾乎相差一倍。

所以即便是在外出就餐次數中南京排名第四,無奈收入不高,所以也不敢點貴的吃。從新街口德基廣場就可以看出,一樓的奢侈品店人頭攢動,負一樓的化妝品店飲料店更是水洩不通,但是定位較高端的餐飲店都在德基廣場二期,永遠是人氣低迷,(人均150-800),反觀一期的平家餐飲店常年排隊。(人均50-90).許許多多的人為了買個奢侈品包包可能辛苦攢了三四個月的工資,哪裡還敢隨意吃想吃的。

上海南京沒有可比性。


我聽見海浪的聲音2028


剛好我前幾天先後去南京和上海旅遊,在此我分享一下我自己的旅遊體驗與感受。我是上週六從武漢漢口站出發到的南京南站,首先必須得承認南京地鐵交通確實發達,僅一座南京南站就是四條地鐵線路的換乘點,我相信論地鐵里程,南京在省會城市當中算是首屈一指。

到達南京後我去了南京夫子廟、紀念館以及號稱“中華第一商圈”的新街口。說實話南京這座城市很繁華,特別是地鐵網很發達,長達三百餘公里的地鐵網覆蓋整個南京中心城區以及遠城區,武漢包括杭州的地鐵線路都要落後南京不只一籌。當然南京也有絕大部份發達城市的通病,就是老舊房屋太多。例如“南京站”和號稱江蘇第一高樓“紫峰大廈”附近就有大片大片的城中村,當然這一點不僅是南京,武漢、杭州包括廣州、上海都有。



不過我在南京沒待多久,還沒好好感受一下南京獨特的城市發展魅力,第二天就要急忙趕著去上海。說實話到達上海之後,上海給我的感覺又跟南京不一樣,很明顯上海要比南京更繁華、更加驚豔。只不過相比較於上海的繁華,我更喜歡南京類似於武漢的慢節奏生活,因為上海這裡的生活節奏實在太快。而在此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外灘、陸家嘴風景實在太迷人,可以毫不謙虛的說:“這裡就是國內最發達的城市地區之一。”

言歸正傳,根據我個人體驗南京與上海之間的差距還是挺大的,畢竟上海作為“長三角地區核心城市”,遠不是南京這種“副中心”城市能夠相提並論的。可以毫不誇張的說上海不管是從城市建設還是到經濟發展都要領先南京不只一籌。

當然口說無憑,根據最新今年上半年江蘇各市經濟總量排行榜顯示,其省會南京以六千兩百億經濟總量位居省內第二,僅次於蘇州。與此同時作為“長三角”絕對核心城市的上海,其上半年經濟總量已經超過一萬五千億並接近兩萬億。由此可見目前南京經濟總量只有上海的三分之一,二者之間的差距不可謂不懸殊。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南京在省會城市當中或許僅次於廣東省省會廣州,但要與一線發達城市上海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不過我相信未來隨著“長三角”地區深入一體化發展,作為副中心的南京定將會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在此希望南京未來再接再厲,為地區經濟繁榮穩定發展作出貢獻。


抵制抵制地域黑


南京和上海的差距,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大。

確實,上海的經濟總量相當於南京的兩到三倍,但是一個城市的發達程度,並不能完全按照經濟來衡量。舉個例子,北京和深圳的經濟總量不如上海,那北京和深圳也不如上海嗎?杭州的經濟總量比成都和武漢要低,但杭州現在是最耀眼的新一線城市。東北的經濟發展雖然不怎麼樣,但是東北有很多戰略型企業和產業,其價值絕對不比你一個外賣或快遞企業要低。

除了經濟總量之外,南京的歷史文化底蘊和政治中心地位,是上海沒法比的。還有南京的高等教育和基礎設施建設,和上海的差距實際上並不大。南京存在感不強,主要還是因為上海還有蘇錫常分散了南京相當多的發展機會。尤其是上海的外資,蘇州的上海企業代工,崑山的臺資等,前些年南京不僅不如蘇州,甚至還不如無錫,但是你能說南京的生活品質和基礎設施不如蘇州和無錫嗎?


青年史學家


南京作為曾經的舊都,自從長江龍脈,被清政府一分為二,劃江而治,分為江蘇與安徽,決定了南京今天的尷尬的處境。即南京被安徽包圍了,也就是說,在政治上軍事上南京如有異動,就能很好的孤立南京,而經濟上,南京若想收展,就必須先向安徽部分區域發展。這就給江蘇人造成一種現象,南京不是江蘇的,而是安徽的徽京。而上海作為近代新興的城市,充滿了活力,是中國的直轄市,進一步的割據了南京在作為全省的影響力,將長江龍脈,一分為三。南京再也不能南京了,南京充其量也只是大城市。而上海卻是超大城市,是未來的國際城市,南京不能比也。所以南京要想發展,必須打破政治行政格局,先搶佔安徽一部分區域,打破行政封鎖,否則只能給安徽做嫁衣,加強對蘇南的管控,大力發展蘇北,作為省會,一省的老大,有時就應該霸氣,甚至霸道。


null128317541


南京和上海的差距,個人感覺就是中國和美國目前的差距。這樣比喻或許不太恰當但感覺還是比較直接的。

南京自孫權建石頭城以來,一直是南方第一城,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中原失陷後南京始終是定都的首選。這個城市有這輝煌的過去,論歷史上的影響力,只有另外三大古都可比,如果時間拉到南宋以後,那麼只有北京可比。但是,當鴉片戰爭撬開國門後,曾經的小弟依靠通商口岸的開放和全國獨一無二的地理優勢,迅速發展,並一舉超過揚州成為南方最大港口。這一百多年來,這個南京曾經的小弟,當年松江府,如今的上海市,一直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城市,至今未變。

以目前現狀來看,國家層面,上海是中國的經濟中心,華東地區中心城市,長三角的領頭羊。各項指標基本都是傲視全國,比南京的優勢是全方位的。而南京只是華東區特大城市,江蘇省省會。南京的定位是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輻射帶動安徽南部,揚州鎮江等地區。

當然南京也無需妄自菲薄,南京依然是中國最好的城市之一,與北京共享京字。只是和上海相比,除北京外沒有任何城市不是全方位落後的。南京在省會城市內的綜合水平,應該是僅次於廣州的。而且那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尤其是伴隨近代百年滄桑的城市命運,不是任何城市可以取代的。

如果旅遊的話,南京的古城風韻,上海的魔都風采,都值得一去


自漂自流


從近代發展史來看,上海一直是中國的金融和經濟中心,全國範圍內上海的經濟是最穩定和最有發展潛力的城市。上海目前經濟方面依舊領先全國各個城市,如果從經濟的角度來說,上海是最佳的城市,這裡創業的話機會比較多一些。

南京市位於中國南方最重要的位置,歷朝歷代都是兵家必爭之地,可以說南京一直是中國南方的政治和文化中心。隨著改革開放到現在,南京的經濟發展一直持續快速增長。南京市生活比上海要輕鬆很多,而且生活更加的安逸一些,不會向上海、那樣競爭激烈,所以南京市嚮往休閒生活的好地方。

綜合來看,如果想要自己做一番事業的話,那麼上海自然是最好的選擇。南京適合於休閒的生活,如果選擇南京,那麼就等於給人生一個安心的角落。所以兩個城市各有特點,還是看本人的喜好,兩個城市各有特點,不能說那個更好。


創業襄陽


南京與上海,

兩地差距300公里,

開車四小時可達,

動車二小時。

回答沒毛病!




畢大費


作為上海人,我真的覺得南京話難聽。我身邊有南京的朋友也沒有人認為南京話會比較好聽的。南京話應該介於安徽話山東話和蘇北話之間的。上海很少能聽見南京話,但能聽到高郵話和揚州話,揚州話確實好聽,高郵話沒揚州話優雅。其實一個上海就有很多種方言,還分本地話和外來話。外來話的代表是寧波話(包括紹興話,蘇州話,杭州話),蘇北話(揚州話和高郵話)和少部分上海山東話(南下幹部),一點點廣東話。這是我小時候接觸最多的外來方言。本地話反而接觸到不多,而且很難聽懂。本地話有崇明話,南匯話,奉賢話,金山話,青浦話,嘉定話,三林塘話,過去還有川沙話,和南匯話有一點點區別,現在分不清了。


孫悟空的棒


我對南京有特殊的感情,父母大學畢業分配去南京工作。我是出生在南京下關姜家園,我的童年在南京度過,所以對南京無比親切。九歲那年父母把我送回老家上海。南京是我的第一故鄉,上海是我的第二故鄉。我喜歡南京城牆林立,道路寬廣。有我童年的記憶。


最著名的猴子


我的父親對我說過,1961年是他最倒黴的一年了,那一年他中專畢業,我的上海的阿公(爺爺),娘娘(姑姑)去世了,也是那一年上海的戶口凍結了,他原來是上海戶口的,由於在南京的一所省部級中專讀書,所以戶口遷到了南京,本來想畢業後戶口遷回上海,能分進上海的一家大型的央企,江南船廠工作的,結果上海的戶口一凍結,他上海就回不去了,只能留在南京工作了,但是國家當時又不承認他們的中專學歷了,要知道,在那個小學生,初中生一大把的年代,中專生可以算是高學歷了,沒辦法,只能從工人開始幹起,一直到文化大革命結束以後才國家承認他的中專學歷。不過我覺得我應該是幸運的,如果他當初沒有留在南京就根本就不會有我的存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