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馳事件之後,金融服務費浮出水面?會不會引起行業的波動?

旺者歸來


肯定會有所波動的,奔馳車事件鬧這麼大,金融服務費,幾乎已經成為了“過街老鼠”!雖然,汽車經銷商以後再想收取各種不合理費用,難度會進一步加大;不過,對於整個汽車金融行業,影響力很是有限,掛羊頭、賣狗肉的事情,4S店依舊會幹,只不過會更加隱蔽一些而已!

金融服務費

這項費用早就有之,金融服務費,泛指協助他人辦理各項金融業務(含貸款、理財等),而收取的費用!這其實並沒有什麼,讓中介幫忙辦理貸款,支付一定的費用,是很正常的!但為何奔馳事件中,金融服務費,卻會受到很多網友的一致抵制與批評呢!

這其中,我認為很關鍵的是,4S店為了自身的利益,強買強賣,逼迫消費者繳納很多不合理的費用,比如出庫費、強制辦理保險……。更令人氣憤的是,買車之前是“上帝”、付款之後是“孫子”,一旦收完錢,汽車出現任何問題,除了踢皮球、拖延、百般推脫、狡辯之外,其他一無是處。很多消費者,沒有精力、也不願過多糾纏,只能吃啞巴虧,之前媒體不就有過多次的報告麼!

此次奔馳事件,並不僅僅是女碩士一個人在戰鬥,而是千千萬萬的網友、以及那些曾經被4S店“坑”過的消費者,共同對於汽車行業不合理現象的“討伐”!

此次事件之後,汽車行業的確會有所波動,不過影響也很有限

雖然,此次奔馳事件鬧得沸沸揚揚,汽車銷售行業也必然會面臨整頓,稅務部門已經介入調查;不過,想要徹底改觀行業的“潛規則”,難度還是非常之大的。要知道全國有多少家4S店、全年幾千萬的銷售量、中間業務的利潤將十分巨大,以後或許“金融服務費”會消失,但也只是換個名目,繼續大行其道罷了!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交流!財經問題就請點擊關注【財經者思】,記得多多點贊哦!!!


財經者思


奔馳事件以後,金融服務費的話題已經引起了行業波動,在其他省份可能還沒有開始退金融服務費,但是在我們在視頻中已經開始看到陝西境內很多退金融服務費的,而且已經引起了監管部門的重視,對於這種巧立名目亂收費的現象,在今後會得到一定的整頓,但是想要徹底肅清,我認為難度很大。

這種金融服務費實際上還是一些第三方機構,也就是我們口中說的“中介機構”收取的代辦貸款的服務費用,自所以會滋生出這種中介,是因為確實存在一部分人認為在銀行或者汽車金融公司獲取車貸有難度,交給4S店和中介代辦會省事省力,甚至有一部分人還在認為不給一些“費用”就貸不下來車貸,加上有一些人根本就不清楚所謂的金融服務費是什麼,所以才讓4S店和一些汽車經銷商看到了這個商機,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種行業潛規則,賣車的強制收取,買車的不明就裡,糊里糊塗

其實在汽車銷售這個環節裡,還有很多潛規則存在,比如強制在指定的保險公司購買保險。汽車經銷商把銀行對其收取的保證金轉嫁給消費者,讓其繳納“質保金”,到期拒不退還的現象也很普遍,只是因為時間太長精力有限而沒有人站出來維權而已。

這次事件以後,金融服務費這個名目也許會很快消失,但是這種代辦性質的服務費用肯定不會絕跡,只要在國家法定的24%-36%之間,實際上法律上不禁止也不支持的,屬於一個擦邊球的行為,除非出臺一些專門的法律法規明令禁止取締掉一些代辦機構,取締一些中介機構,可是現在的狀態下,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人們都在追求高效,追求省時省力,中介就是充當這個角色,而確實有一部分人願意讓中介服務,人越來越懶是事實,這個東西消失我認為挺難的。


不立而立


應該會引起較大的行業震動,但是最終應該要看政府部門是否下相應的規定文件。這才應該是最終影響這個事件發酵到何種程度的最終因素。

金融服務費本身沒有法律依據,法律支持的是借款利息,沒有金融服務費這一種類。既然沒有這一種類自然也就沒有法律上存在的依據,屬於變相額外收費。

對於這種收費,行業普遍存在,收取顯然高於法律規定的每月2分。


劉l毅律師法律課堂


達飛雲貸,凡普金科,錢站,愛錢進,平安普惠,借貸寶,暖薪貸,不都是這樣催收嗎。


tandaisong


不會

水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