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育雛的那些事兒

人工育雛的那些事兒

人工飼育雛鳥,是籠鳥飼養及繁殖工作重要環節,也是一件極其耐心細緻的工作。想玩鳥的小夥伴們一定要知道如何照顧雛鳥階段的鳥。

很多種籠鳥,成鳥捕後馴養極難成活,若從雛鳥期開始人工飼育,日後馴以技藝或鳴唱將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馳名中外的玩賞籠鳥八 哥、鷯哥 ,若從雛期或離巢不久的幼鳥開始人工飼育,待其成長後仿效人語或學習一些動物叫聲的技能,則迅速而且聲音準確逼真;百靈鳥、白臉山雀等鳴聲悅耳的籠鳥,從雛鳥期開始人工飼育,在成長後馴以鳴唱,則更易取得理想的效果。

人工育雛的那些事兒

在人工飼養環境中繁殖的多種籠鳥,其雛鳥均屬晚成性雛鳥,無視力、不能步行取食、需留巢內經親鳥口飼成長。如八哥、鷯哥 、白玉鳥、金山珍珠、白文鳥、灰文鳥、五彩文鳥等等,為提高其繁殖率,將其雛鳥從巢內取出,與親鳥儘早分離,進行人工育雛,可促使親鳥提早再次營巢產卵,將可大大增加珍貴籠鳥的繁殖數量。人工飼育雛鳥的要點如下。

(一)飼料及飼餵要點

1.絨羽期絨羽期為雛鳥出殼1~7日齡時期。此期雛鳥眼未睜開,全身披稀疏的從卵殼內形成絨毛般的雛羽,頭部可勉強短暫的抬起,只能張嘴乞食而不能發出乞食的叫聲。

食後曲頸而眠。這時期的雛鳥最難進行人工飼餵,且成活率極低。

人工育雛的那些事兒

絨羽期雛鳥的人工飼料,可用玉米粉或豌豆粉1份、熟雞蛋黃4份、青菜泥5份。共同研磨均勻,調成漿糊狀,用餵食竹扦(竹片製成光滑的小鏟,挑取少量飼料,同時輕輕敲擊育雛窩或搖動育雛窩,雛鳥即可抬頭,張嘴乞食,此時將飼料輕快地送入雛鳥口中,餵食動作要快而穩,稍不及時,雛鳥的嘴就會閉合,頭頸也會曲垂,餵食不成功,則需短暫休息再行飼餵。因此階段的雛鳥,體質很弱,尚不能長時間地抬頭張嘴乞食。人工飼餵雛鳥,要逐個輪喂,保證每個雛鳥在每次飼餵時都能吃到足夠的飼料,千萬不可遺漏缺食。如1次漏喂,就會因飢餓造成日後的體弱、發育不良或死亡。

絨羽期雛鳥的飼餵量,以雛鳥的頸右側明顯突起,雛鳥不再張嘴乞食為止。每天(24小時)飼餵6~8次。早晨第1次飼餵不得晚於6時,下午最後一次不得早於20時30分,夜間停喂時間最好不長於10小時。每兩次飼餵間隔時間1~2小時為好。飼養者可依雛鳥的種類、食慾、消化及雛鳥的健康情況具體掌握。

2.針羽期雛鳥出殼後8~11日齡,此期間一般雛鳥均已開眼,體羽開始出現羽軸,但羽軸頂端的羽鞘尚未破開,雛鳥體表皮膚呈現藍灰色。此階段為時甚短,發育正常的雛鳥針羽期不過3~4天。

在針羽期的雛鳥,食慾開始旺

人工育雛的那些事兒

盛,食量逐漸增加,因已睜開雙眼,雛鳥間開始相互爭食,因此在每次飼餵時,需要辨認清每一個體不能漏喂。為辯認方便也可在個體間加戴標記等物,有利識別。遇有個別體弱雛鳥,常有抬頭張嘴乞食片刻,就低頭曲頸閉眼休息,應及時發現,個別照料,精心飼餵,使之儘快轉弱為強有助於順利成長。

針羽期的雛鳥飼料,可根據雛鳥種類不同,分為兩類:一是體型小的種類,如白玉鳥、金山珍珠、五彩文鳥、灰文鳥、百靈鳥等。

用玉米粉1份,豌豆粉1份,熟雞蛋黃5份,青菜葉3份。共同混合均勻並研磨調成稠的漿糊狀。若青菜汁不夠,可酌情加入開水適度調稀,以利飼餵。因此期雛鳥對過乾的飼料不易吞嚥。其二是體型較大的種類,如八類、鷯 、黃鸝、松鴉、紅嘴鴉、星鴉等,可用玉粉1份、豌豆粉2份、熟雞蛋黃3份、魚粉或蠶蛹粉2份、青菜葉2份、加水適量共同混合均勻,並研磨調成糊狀。

在針羽期雛鳥的飼料中還可加入適量的蛋殼粉、骨粉或鈣粉,否則雛鳥常會發生軟骨玻添加比例可按幹飼料總量的1.5%~3%。

此期雛鳥的飼餵時間,每天第1次飼餵需提早到5點半,最後一次飼餵不得早於20點。每兩次飼餵間隔可掌握在2~3小時為宜。

3.正羽前期發育正常的雛鳥,出生後12~24日齡為正羽前期。此期其體表羽毛已從針羽頂端羽鞘破開,羽端形如鏟狀。雛鳥體形已較絨羽期長大數倍至十數倍,並開始在巢內有移動其體位的能力。在此期間的飼料,小型鳥類可用玉米粉4份,豌豆粉1份,熟的完整的雞蛋3份,青菜葉2份。

人工育雛的那些事兒

混合後共同研磨均勻,加水適量調合糊狀飼餵;大型鳥類可用豌豆粉6份,魚粉或蠶蛹粉2份,青菜葉2份。混合後加水適量,並調合均勻、研磨,調合至糊狀,進行飼餵;大型鳥類也可用鮮魚4份,豌豆粉5份,青菜葉2份,混合後研磨即可飼餵雌鳥。

正羽前期的雛鳥,最好每隔3~4小時飼餵1次,並在喂飼料後,酌情餵給少量清水。每天自5點30分開始第1次飼餵,下午20點最後1次飼餵。

4.正羽後期雛鳥出生25~35日齡,為正羽後期。此期的雛鳥,其體表已全部覆蓋正羽,但仍有少量絨羽露在正羽之外,尤其是頭部的絨羽尚較明顯地存在。此期的雛鳥已能活動離巢,可以開始放入飼養籠內飼餵,並可在籠內放入飼料及飲水,訓練其自行取食和飲水,但仍以人工飼餵為主。

訓練其取食的方法是在每次餵食前,首先用飼料扦挑取籠內食缸中的飼料,進行逗引雛鳥,每次人工喂料量不需太足,但又不能使雛鳥餓壞,以略有餓意為度,這樣便於促使雛鳥自行取食飼料缸內的飼料。飼養人員可根據雛鳥取食情況,適當掌握補飼的時間及補飼量,萬勿因補飼不當而影響雛鳥的正常發育。此時飼料也可由雛期飼料逐漸改換為成鳥的飼料,並需依據不同籠鳥的食性增加粒料或昆蟲類飼料。多數雛鳥在此期間,可在其粉料內拌入少量的蘋果泥。以補充維生素,也有助於消化。

5.齊羽期發育正常的雛鳥,在35日齡以後,體羽完全生齊,開始有飛翔能力,體格也比較健康,並開始具有獨立生活的能力。此時的雛鳥與成鳥的不同點,在於其羽色尚不夠豔麗和沒有婉囀的鳴唱歌喉。

齊羽期以後的雛鳥,其飼料可以完全同於成鳥。在此期間有些種類的雛鳥,如白玉鳥、百靈鳥、畫眉等,以及準備教其學習人語的籠鳥,如八 、鷯 等,均需從此開始訓練,日後便可獲得良好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