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王婚飛單刀赴會,一路凶險,為什麼守衛蜂不跟隨?

養蜂就必須要育王換王,可育王容易能成為蜂王不容易啊!發育完成的處女王出巢試飛或者交尾時,往往就不能順利歸巢,死在蜂巢外面了。這使養蜂人很頭疼,蜂王怎麼那麼難以成功呢?

蜂王婚飛單刀赴會,一路兇險,為什麼守衛蜂不跟隨?

一個蜂王從王臺開始都充滿驚險的。如果蜂群裡有其他的蜂王,王臺很容易受到這個蜂王的守衛蜂攻擊,有被啃了的可能。哪怕順利出房了,如果老蜂王還在,守衛蜂還會伺機殺死蜂王。這樣新王不敢出巢試飛,一旦飛出巢門,蜂巢裡的工蜂就會受老蜂王控制,再回來時就會攻擊新蜂王,新蜂王就必死無疑。

所以,育王時一定要為新蜂王掃除障礙,除去其他的蜂王和王臺,保證只有新蜂王一個。

可是,哪怕做到只有新蜂王一個,能得到整個蜂群的擁護,新王出巢試飛和交尾時也是十分危險的。長大的新王要進行出巢試飛,定位蜂巢位置,熟悉周圍環境,為以後的交尾做好準備。性發育成熟後,就選在晴好的天氣,進行婚飛,開始交尾。所以,蜂王要想交尾成功,必須要經過多次的出巢飛行才能。

這裡我們還要明白的是,未交尾的蜂王出巢飛行時守衛蜂是絕不會跟隨的。剛長大的處女王必須要獨自面對未知的自然環境,應對一切可能發生的危險,而且要防備其他蜂群工蜂的攻擊。處女王的每次出巢飛行都是危險重重,但是必須要單刀赴會。

在出巢飛行時,處女王路過別的蜂巢,那些守衛蜂就會對蜂王發生攻擊,傾刻就能斃命。路上碰到了鳥雀馬蜂也可能被吃了。碰到一個蜘蛛網也可能送命。交尾時有大風發生會被卷落地下,掉到水裡也完蛋了。好不容易交尾完成歸巢時,沒注意,路過了別的蜂巢門或者進錯了巢門,也是很快被殺死。

所以說,處女王的每一次飛行都是拿命在拼。在蜂巢裡,蜂王會受到守衛蜂密切保護,有人就會奇怪了,為什麼處女王出巢飛行那麼危險,守衛蜂不跟隨保護呢?是不是工蜂太壞了

蜂王婚飛單刀赴會,一路兇險,為什麼守衛蜂不跟隨?

其實,工蜂的這種做法也是為了選擇優秀的蜂王,為了使蜂群有優良的基因,也使為了蜂種不退化,為了保留優秀蜂種不得已而為之啊

我們知道,優勝劣汰是大自然的法則。而優秀的蜂群必須要有優秀的蜂王領導,沒有好蜂王就沒有好蜂群。健狀靈活是優秀蜂王的第一要素,好的蜂王有極強的認巢能力,懂得怎樣避開危險,在交尾時有強勁的飛行能力,能甄選出優秀的雄蜂——交尾時蜂王在前面飛,雄蜂在後面追,那些飛得最快的才能贏得交配權。如果新蜂王沒有強勁的體力,不能衝出雄蜂的包圍圈,就不能選出優秀的雄蜂交尾了。

而且與雄蜂交尾時,因為連在一起不便保持平衡,容易被風吹落。只有體質好的才能避開被風吹落的危險。

優秀的蜂王有超強的信息素,哪怕靠近了別的蜂群工蜂,工蜂一時也不敢下手。

所以說只有衝破這些重重阻礙,交尾順利歸來的蜂王才是好蜂王。當然有的蜂王運氣不佳,遇到天敵,遇到突變的天氣,被其他蜂群的工蜂偷襲,好蜂王也會送命的。但工蜂為了選出好蜂王,寧缺勿濫,也顧不了那麼多了。

蜂王婚飛單刀赴會,一路兇險,為什麼守衛蜂不跟隨?

其實,工蜂對於蜂王出巢飛行時也是十分擔心的。每一次蜂王出巢後,工蜂就會在守衛在蜂巢門口,等待新蜂王的歸來。好的蜂王歸來時,工蜂會提前發現,立刻飛起來迎接,擁戴王者歸來。如果出巢的新蜂王遲遲不能歸巢,工蜂也是十分擔心著急,會在巢門口慌作一團,把屁股翹著對外扇風。希望蜂巢的氣息引來蜂王,在絕望中再掙扎一回。

所以,我們不要責怪工蜂的無情。出巢交尾是蜂王必須要獨立面對的,蜜蜂要的是好蜂王,我們要的也是好蜂王,只有經過這樣磨礪產生了的蜂王才可能是好蜂王

在交尾期間,儘量避免開箱查看,歸巢的蜂王會受到驚嚇而進錯巢門,這樣就必死無疑了。

再次提醒,在交尾群裡,一定不能有其他蜂王,儲存在王籠裡的老蜂王也不能留。只有做好以上的措施,才能保證蜂王的成功。一般成功率能達到80%就很好了,成功率在40%以下也是正常的。一方面是育王的技術,另一方面就是靠運氣了。失敗了也不要太氣惱,找到原因,總結經驗,再育一次蜂王。

真正的養蜂人,一年有大半時間都在育王的,育王失敗是常有的事,用不著生氣。

蜂王婚飛單刀赴會,一路兇險,為什麼守衛蜂不跟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