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大是如何服務於軌道交通發展的

【光明日報·高等教育·改革行動】

當前,中國高鐵正在編織世界規模最大、速度等級最高的交通網絡,並將隨著高鐵“走出去”戰略實施有望改變世界交通乃至經濟格局。應該說,跨越式發展的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所需要的更強有力的人才儲備和技術支撐,給交通大學帶來巨大的發展機遇和前所未有的挑戰。作為在這方面行業特色鮮明的高校,為了給我國軌道交通行業“國產化、自主化和國際化”戰略提供持續支持,北京交通大學近年來進行了如下探索:

聯合培養 共育高水平人才

北京交通大學在110多年的辦學歷史上已為軌道交通事業輸出了大批人才。據統計,北京交通大學在鐵路行業的校友佔據相關領域半壁江山,全國18個鐵路局局長、副局長大多數是北京交通大學校友,各鐵路局的絕大多數總會計師也都是由我校培養的,校友遍佈各鐵路局客貨運、車務、機務、電務、工務等站段的領導和基層崗位。

近年來,為了適應軌道交通事業快速發展的需求,也為了更有針對性地培養軌道交通事業所需人才,學校積極開展產學聯合培養。在本科生培養方面,學校全面恢復了鐵道信號、機車車輛等6個鐵路特色專業,編寫了近80本特色教材,實施了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目前已有41家企業參與產學聯合培養,通過“3+1”訂單式等模式,有針對性地為企業培養了近300名適用人才。在研究生培養方面,北京交通大學聯合軌道交通等領域重點企業,建設了101個聯合培養基地、12個社會實踐基地,建立了500餘人的雙導師隊伍,通過產學人才培養計劃、“3+1+2”複合式人才試點班、海外項目經理培養試點班等多種人才培養模式為軌道交通行業培養高層次應用型人才。

如今,北京交通大學畢業生在軌道交通行業就業比例穩步提升,2014年本科生在軌道交通相關領域就業人數佔41.33%;目前學校累計培養專業學位研究生3000多名,均在軌道交通相關領域就業,就業率近100%。

學校還積極服務於專業人員的培訓,已為企業培訓大批軌道交通行業管理、運營和技術人才。受鐵路總公司、教育部、外交部、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軌道交通相關企業等部委和單位的委託舉辦管理幹部培訓、鐵路局職工培訓基地專兼職師資培訓,以及1萬多人次的動車組、通信信號等高新技術培訓。同時,北京交通大學還積極服務國家高鐵“走出去”戰略的實施,配合商務部、外交部、鐵路總公司,開展了泰國、印度、蒙古等國家高鐵儲備人才培訓,目前正配合相關部門援助印度、蒙古以及非洲部分國家相關大學鐵道學院的建設。

搭建平臺 合力攻堅技術難題

高校的科學研究,首先強調的是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需求,這樣的科學研究才有生命力。近年來,北京交通大學立足我國高鐵及城市軌道交通發展之所需,通過校企合作的形式,引導師生積極深入工程現場、生產實踐中,與企業導師和科技人員共同破解技術難題,同時也凝練出了大量的科研課題,為學校許多領域的科技創新明確了攻堅方向,充分體現了需求導向和問題導向。

由此,學校的年度科研經費從2007年的1億多元上升到現在的8億元,其中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服務行業的縱向課題超過了60%。

同時,學校在科技創新上也取得了一批標誌性成果。近五年,學校在軌道交通領域獲得10項國家級獎勵。構建了“軌道交通控制與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軌道交通運行控制系統”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高速鐵路系統實驗”國家工程實驗室等46個國家和省部級科研平臺,以及“面向高速鐵路控制的無線移動通信系統研究”等5個教育部創新團隊,為我國軌道交通科技創新作出了重要貢獻。學校牽頭攻克了一系列軌道交通核心技術難題,科技產業推廣產值年均近20億元。例如,我校自主研發的基於通信的列車運行控制系統(CBTC),佔有北京新建線路70%以上的市場份額;主體化機車信號系統,佔市場份額的80%以上,已迫使國外企業徹底退出了中國市場;計算機聯鎖系統佔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國內市場份額。

協同創新 保障軌道交通安全

高校作為推進協同創新的主體,應著眼於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水平,按照“國家急需、世界一流”的總體要求,緊緊圍繞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需求,加強與企業及科研院所的協同創新,共同研究和解決國家急需的戰略性問題、科學技術的前沿性問題以及涉及國計民生的重大公益性問題。

軌道交通安全事關重大,是軌道交通發展的“生命線”。而軌道交通安全涉及諸多領域,從技術上講,最核心的是信號控制系統,必須安全、高效、可靠、管用。為此,北京交通大學憑藉數十年的科研和人才積累,在國家有關部委及北京市的直接領導和支持下,聯合了包括基礎研究、技術研發、系統集成、試驗中試、示範應用等在內的企業和科研院所,精誠合作、協同攻關,在不同的階段由不同的創新主體牽頭,其他單位通力配合,充分發揮了各自優勢和基礎,研發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城市軌道交通CBTC系統,扭轉了長期依靠國外引進的狀況,實現了原始創新與集成創新,解決了困擾我國多年的信號系統國產化與自主化問題,並以知識產權入股的方式,由北京市作為最大股東組建了實體公司,實現了成果的產業化。

自2008年起,該項目研究成果先後在大連快軌3號線、北京亦莊線、昌平線及重慶單軌3號線運用,近期,又推廣應用到北京14號線、重慶、天津、成都、長沙、深圳等十多條線路,力爭獲得國內1/3的市場份額,併力爭儘快進入國際市場。同時該項目也產生了良好的間接經濟效益,CBTC信號系統投入應用後已迫使國外引進系統每公里造價下降超過30%,僅此一項每年就可為國家節約幾十億元人民幣。CBTC系統研發的成功,探索了一條適合於高校開展“政產學研用”結合的科技攻關道路,成為高校協同創新的典型案例。

下一步北京交通大學將把研發城市軌道交通CBTC的實踐和經驗拓展到高鐵上,進一步加強校企合作,更好地服務我國軌道交通建設和高鐵“走出去”戰略。為此,由北京交通大學牽頭,聯合西南交大、中南大學和北車等行業骨幹企業,建立了軌道交通安全協同創新中心,這是國家首批認定的14個“2011協同創新中心”之一。該協同創新中心近期主要工作目標就是通過加強校企合作和協同創新,力求解決好高鐵運行安全監控系統的自主創新,力爭為我國軌道交通事業的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作者系北京交通大學黨委書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