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耳聾與後天性耳聾有什麼不同?

先天性耳聾

先天性耳聾是指因母親妊娠過程、分娩過程中的異常或遺傳因素造成的耳聾。多為感音神經性耳聾。

母親妊娠的前3個月是胎兒內耳發育的關鍵時期,如果此期間母親被感冒、風疹等病毒或梅毒感染,均有可能妨礙胎兒內耳的正常發育,造成先天性聽力損失。

此外,母親妊娠期間患各種中毒性疾病,如糖尿病、腎炎、甲狀腺功能異常、腹部X線照射、長時間深度麻醉、各種中毒性藥物使用、先兆流產等,也都可能影響胎兒內耳發育。

母親分娩過程中,包括產期及產後幾天的病變,如妊娠毒血症、早產、難產、臍帶繞頸、分娩中的外傷、呼吸道堵塞引起新生兒缺氧窒息,均可引起新生兒的聽力損失。

此外,新生兒嚴重黃疸、溶血、母子Rh因子相異也會引起新生兒聽力損失。

近親結婚時,由於夫妻倆人具有相同致聾基因的機會增加,遺傳性聽力損失的發病率也相對增加。

遺傳性聽力損失可以在出生時就出現,也可能以後逐漸明顯。

後天性耳聾

出生後發生的耳聾稱為後天性耳聾。

遺傳性耳聾是由遺傳物質及染色體或基因異常所致的耳聾,可以由上一代傳給後代。一般子代表現出與親代相同的耳聾。遺傳性耳聾可發生在不同的年齡段,即早發和遲發。

老年性耳聾:因聽覺系統老化而引起的耳聾,主要表現為聽力下降,聽覺範圍縮小,老年聾的發生年齡和耳聾程度因人而異。

聲損傷性聾:由於職業噪聲長期刺激引起的噪聲性聾,由於突發的強噪聲,如爆炸引起爆震性聾。

中毒性耳聾:由於使用某些耳毒性藥物使內耳中毒,為藥物中毒性耳聾。

感染性耳聾:是由某些病毒、細菌、螺旋體、弓狀體等感染侵犯內耳、聽神經引起的耳聾。

突發性耳聾:多因內耳微循環障礙或病毒感染等誘發,表現為突然聽力下降,常伴有耳鳴、眩暈,病因不十分清楚。

另外還有:內耳迷路震盪,因外力造成內耳挫傷引起耳聾、眩暈,常伴有腦震盪、顳骨骨折等外傷。

聽神經瘤,多為良性腫瘤,由於腫瘤壓迫聽神經,引起聽力進行性下降,多伴有耳鳴、耳內疼、頭疼及患側面神經麻痺。小腦橋腦角部位的腫瘤,壓迫聽神經也可引起相似的症狀。

功能性耳聾(癔病性耳聾),因神經刺激引起,主觀聽力檢查與客觀聽力檢查結果不相符合,經暗示治療可取得療效。

傳導性耳聾,多因外耳道、中耳病變引起,以中耳炎、聽骨鏈損傷、耳硬化症等多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