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作為一個大哥級的盟友,究竟是否可靠?敘利亞屢遭以色列空襲,為何不出手?

用心愛你40


俄羅斯和敘利亞的關係是前蘇聯,1944年,蘇聯和敘利亞建立外交關係;冷戰時期,敘利亞奉行親蘇政策;1980年,簽署敘蘇“友好合作條約”,建立盟友關係;蘇聯解體後,敘利亞承認蘇聯加盟共和國的獨立,並表示將在互相尊重和共同利益基礎上同這些國家建立外交關係,敘俄關係更是日益發展。



俄羅斯和以色列的關係,可以說,沒有蘇聯的幫助,以色列不可能1948年就建國,二戰後第一批返回中東地區搶地盤的3000猶太人,兜裡揣的,身後背的,手裡拿的都是蘇聯人的,沒有蘇聯人的護送,或許到不了中東,美國政府是後來的事了。特別是二戰期間,俄羅斯人接納保護了好多猶太人。兩個國家關係不好說不過去。

俄羅斯和伊朗的關係就大不一樣。歷史上俄羅斯民族和波斯民族打的不可開交。蘇聯時期兩國也是敵對狀態,主要矛盾蘇聯擴張把高加索地區控制住了,還建了個阿塞拜疆自治國,妄想拆分伊朗北部的阿塞拜疆族,伊朗國的石油利益大大受損。這就是伊朗巴列維王朝徹底倒向美國的關鍵所在。/1979年,巴列維王朝被革命後,精神領袖霍梅尼說;不要東方,也不要西方。美國打阿富汗和伊拉克有一原因,從北西兩面圍堵伊朗。俄羅斯獨立後風光無限的時代結束了,伊朗讓美國整的喘不過氣,兩國有同病相憐之感。敘利亞內戰爆發後,伊朗是敘利亞真正的鐵血盟友。俄羅斯是保住自己的巨大利益,塔爾圖斯海軍基地,是俄羅斯在全球唯一的海外基地,且相當重要。丟了它,俄毛就有被死死鎖在黑海的可能,土耳其一翻臉,沒有地中海的塔爾圖斯基地是啥情況……。有了,情況就大不一樣,克里米亞和塔爾圖斯遙相呼應,可以與北約放手一搏,取勝多了許多把握。反之,能把俄毛的海上力量“淹死”在黑海很有可能。

可以看出,以色列自敘利亞內戰八年來,空中襲擊敘利亞200多次,俄毛冷眼觀之,無動於衷。以色列不傷俄的皮毛,針對的是伊朗駐敘軍事目標和率領的真主黨等伊軍事存在。敘利亞沒能力滅了以色列,可伊朗就保不齊,那天“怒髮衝冠”,糾集敘利亞,真主黨,哈馬斯和加沙的伊斯蘭聖戰組織“平”了以色列很有可能。伊朗真有能力放出“聖城旅”這個“老虎”把猶太人撕碎咬爛。伊朗在敘利亞的軍事存在,威脅以色列國的安全,同時也對俄羅斯的利益構成威脅。以色列往敘利亞扔炸彈,是針對伊朗,俄羅斯能出手教訓以色列就是個笑話。單說敘利亞真心實意的盟友是伊朗,俄毛心懷鬼胎但又不得不幫敘利亞,俄羅斯人要是敘利亞的鐵血盟友,戈蘭高地以色列能夠得寸進尺的佔為己有嗎?


何由之


作為盟友,俄羅斯可不可靠,要論時、論地、論人來看。在敘利亞問題,至少目前對於敘利亞總統巴沙爾來說,俄羅斯作為一個大哥級的盟友是非常靠譜的。

過去三年多時間,俄羅斯投入巨大人力、物力、軍力幫助巴沙爾穩住了政權,掃清了對手,眼看著敘利亞就要走上恢復秩序、重建國家之路。

相較於利比亞的卡扎菲、伊拉克的薩達姆而言,巴沙爾的命運簡直是“神逆轉”,而關鍵就在於他及時說動了俄羅斯人。因而,對於敘利亞人至少是阿拉唯人來說,俄羅斯目前來看當然是靠譜的,想必巴沙爾都要默默為自己當初的決定點個贊,說聲“機智”。

當然,俄羅斯人的靠譜完全是巴沙爾用敘利亞目前及未來數十年、難以計算的政治、經濟、軍事、地緣利益換來的。對於整個敘利亞國家來說,這一步值不值得不好說;但對於巴沙爾所屬的阿拉唯人來說,就一個字——值!

很顯然,三年前,俄羅斯人不是義務去當大哥的,看似幫別人打仗,其實求的全是自己的利益,這些利益同樣涵蓋政治、經濟、軍事的方方面面。可既然俄羅斯如此為巴沙爾盡心盡力,那麼以色列多次越境空襲敘利亞,俄羅斯為何不出手呢?

在小編看來,是因為時機問題,其中包括三個原因:

其一,事有輕重緩急,雖然俄羅斯已幫巴沙爾掃除了大部分的對手,但敘利亞戰爭未完全結束,保護巴沙爾政權仍是俄羅斯的第一要務,消除美、歐、“伊斯蘭國”對巴沙爾政權的威脅才是俄羅斯的最重要的事。

其二,以色列雖越境空襲,敘利亞也憤怒,俄羅斯人肯定也生氣以色列人不給面子,但以色列畢竟是敘利亞的鄰國,還是個軍事強國,背後還有美國,況且以色列的目標是伊朗,不是介入敘利亞戰後局勢,因而,俄羅斯人眼下沒有必要去激怒以色列,卻招一個新的敵人,相反,守好並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最重要。

其三,伊朗是敘利亞總統巴沙爾的第二“恩主”,數萬伊朗革命衛隊成員不是白去打仗的,戰後勢必要和俄羅斯分利,因而,此時,俄羅斯人某種程度上樂見以色列收拾伊朗,壓制或擠壓伊朗在敘利亞的存在和影響力。

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一點,以色列政府明確表示絕不能接受伊朗在敘利亞的存在,但完全不提無法接受俄羅斯人的存在。況且,這些年來,內塔尼亞胡跟普京越走越近,早就做好了工作。從某些方面來看,以色列越境空襲敘利亞打擊伊朗目標,對俄羅斯人來說還是有利的。

對於俄羅斯、伊朗、以色列各打什麼算盤,巴沙爾再明白不夠,可能怎麼辦呢?頭上只飄過一個字——忍!眼下對他來說最重要的事是先保住政權,再為長久計;而要保護政權,就得死死抱住俄羅斯的大腿。如果連政權都難保了,以色列越境空襲伊朗目標還能是個事兒嗎?!


陳一諾


中東戰局,敵中有友,友中有敵友,關係錯綜複雜!俄羅斯一方面在全力維護敘利亞的利益,另一方面又不想得罪以色列。目前來說,俄羅斯唯一會做的,就是警告以色列,襲擊敘利亞成本會很高。

對於以色列來說,在中東地區只有一個盟友,那就是美國。以色列不想得罪一個巨無霸的俄羅斯,但是以色列非常清楚俄羅斯在中東的存在戰略目標是完全不同於以色列的,俄羅斯不是以色列的隊友,因此以色列不會因為俄羅斯而改變自己的行動計劃。為了以色列的利益,以色列除了美國,對誰都不會讓步。

俄羅斯之所以一直忍讓以色列,有歷史和文化上的原因。以色列國內有大批前俄羅斯公民居住,俄語是以色列在希伯來語和阿拉伯語之後的第三大語言,有50%的以色列人口能夠說俄語。在普京內心深處,以色列就是俄羅斯的延伸。不論以色列怎樣“淘氣”,不到萬不得已,俄羅斯是不會對著以色列動刀動槍的。

其次,以色列的攻擊目標是伊朗。以色列能夠接受俄羅斯在自己邊疆屯兵,但是不能容忍伊朗進入敘利亞。因此,從表面來看,以色列和俄羅斯之間並沒有直接衝突。

除此之外,俄羅斯也清楚以色列是美國的紅線。美國不會允許任何國家觸碰以色列的利益的。因此,貿然對以色列開火,完全可能逼迫美國加入戰局。俄羅斯知道自己的差距,並不想真的和美國動手。因此,在以色列問題上,能忍則忍。

相對於敘利亞、伊朗、土耳其等俄羅斯目前在中東地區的盟友,以色列才是真正能夠影響中東局勢的國家。在不撕破臉的情況下,以色列可能和俄羅斯達成妥協,對俄羅斯推進自己在中東地區的戰略更有利。

為了自己的利益,俄羅斯儘量避免和以色列直接交火。但是,俄羅斯會提高以色列攻擊敘利亞的成本。

去年以色列誘使敘利亞打下一架俄羅斯伊爾偵察機,徹底改變了普京的感情依附。俄羅斯雖然還在避免和以色列直接衝突,但是也決定要給以色列一些壓力,讓它感受到攻擊敘利亞是要付出成本的。

俄羅斯很清楚,伊朗不會退出敘利亞;因此以色列不會停止打擊在敘利亞境內的伊朗軍事力量;而俄羅斯軍事涉入敘利亞已經很深了,就算兩軍有熱線溝通,也很難保證去年俄羅斯偵察機被誤擊落事件不會再次發生。俄羅斯唯一能做的就是警告以色列:打擊敘利亞的成本會很高。

俄羅斯向敘利亞提供S-300防空導彈系統,就是為了對以色列形成威懾,減少以色列對敘利亞攻擊的頻度。而事實上,俄羅斯也確實已經做到了這一點。以色列雖然沒有停止對敘利亞的轟炸,但是比起以前每天一次,現在幾周才發生一次,算是進步很大了。


七老八十論


俄羅斯雖然護著自己的小弟,但也是建立在符合本國利益的基礎上。在敘利亞戰場,俄羅斯只負責保護巴爾沙政權,並沒有義務也從未承諾過會保護其他國家。以色列屢次空襲敘利亞不是為了打擊巴爾沙政權,而是衝著伊朗軍隊去的,所以俄羅斯沒必要插手其中,而且以色列打擊伊朗對俄羅斯算是有利無害。

在敘利亞戰場中,俄羅斯和伊朗都投入了許多,無論伊朗是否真心實意幫助敘利亞,在巴爾沙政權鞏固之後,都要分給伊朗一杯羹,那麼俄羅斯的既得利益相應減少。以色列頻繁空襲伊朗軍隊,讓伊朗方面騰不出手來盡最大能力援助巴爾沙,所以巴爾沙會更加依賴俄羅斯,再加上敘利亞與俄羅斯的傳統盟友關係,肯定要用更多的利益回報俄羅斯。

俄羅斯對以色列空襲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俄羅斯希望美國撤軍之後,伊朗也撤出自己的軍隊。只要伊朗軍隊在敘利亞境內,敘利亞局勢就無法實現穩定,因為以色列不會停止對伊朗的打擊。伊朗從一開始出兵援助敘利亞,也有將伊朗和敘利亞利益捆綁的私心,想讓敘利亞成為自己對抗以色列的幫手。俄羅斯自然是清楚伊朗的想法,也不願自己的小弟被別人利用,所以乾脆讓伊朗在以色列的軍事打擊下妥協。

以色列之所以敢在俄羅斯眼皮底下動武也是抓住了俄羅斯這一點心思,只要以色列不碰巴爾沙政權和俄羅斯軍隊,那麼俄羅斯就不會出手反擊,俄羅斯也不想惹上以色列這個大麻煩,而且以色列也表示了自己願意修補與俄羅斯的關係,發動空襲只是為了把伊朗趕走。

既然俄羅斯不發話,巴爾沙也就不必理會以色列,巴爾沙要做的就是繼續緊抱俄羅斯大腿,因為對敘利亞而言,俄羅斯依舊是最可靠的盟友。


國際視角淺說


這個問題必須從整個敘利亞的局勢說起。

從2011年敘利亞內戰爆發至今,一箇中東小國竟然成了全球持續的熱點,世界性大國美國、俄羅斯包括歐盟在內和區域性大國、強國以色列、伊朗、土耳其、沙特阿拉伯全部或多或少的捲入其中。

究竟這個中東小國有多大的魔力足以讓這麼多國家介入呢?

地處地中海東岸的中東是歐亞非大陸的交匯點,地緣位置十分重要,自古兵家必爭。時至今日,又是三大洲重要的能源物流運輸通道。而敘利亞的拉塔基亞港口則是歷史上進入地中海的傳統港口。俄羅斯作為能源出口大國,能源出口又主要針對歐盟的核心成員國法國、德國,主要通道就是途經敘利亞進入西歐。

因此,俄羅斯必須介入敘利亞,力保巴沙爾政權。但是由於經濟能力的限制,俄羅斯派往敘利亞的軍事力量始終保持少而精,顯然不可能完全左右整個敘利亞局勢。從這個意義上說,俄羅斯這個“大哥”如果說保存敘利亞現政權還是可靠的,但是想熄滅敘利亞的境內的戰火卻是力不從心。

同樣,中東的產油大國沙特阿拉伯、伊朗也有出口能源到歐洲的需求。但是沙特和伊朗、敘利亞有著深刻的宗教矛盾,並且有美國支持,因此也就成為敘利亞內戰最大的推手之一。沙特選擇站在了美國一邊,伊朗也就選擇了站在俄羅斯一邊。有意思的是,自從2003年伊拉克戰爭薩達姆倒臺後,整個中東地區伊朗便一天天坐大,時至今日敘利亞戰事正酣,伊朗完全有一家獨大的可能。

真主黨、什葉派國家伊朗獨霸中東,無論是猶太國家以色列還是遜尼派國家沙特,當然還有美國,都不願意看到更不會允許,這不僅僅有區域利益之爭,更多的還是宗教、民族矛盾。

於是2018年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廢除伊核協議,以色列和伊朗一度激烈交火。作為中東地區唯一一個可以與伊朗抗衡的國家以色列,卻也投鼠忌器,不僅僅是考慮到伊朗背後的俄羅斯,同時一旦與伊朗走向全面對抗,勢必引發猶太教和伊斯蘭教之間的衝突,那麼中東的局面必將更為複雜,重蹈中東戰爭的覆轍。

於是,以色列對於伊朗的打擊十分有效也十分巧妙。

2018年4月14日,美、英、法三國聯合對敘利亞政府軍發動空襲。說是三國聯合行動,實際上前後總共發射了100多枚巡航導彈,結果一個敘利亞人也沒打死。很明顯是一場象徵性的作秀行動。但是就在美英法行動結束沒幾個小時,以色列空軍對敘利亞發動空襲,目標卻是敘利亞境內的伊朗軍事基地,畢竟伊朗也算是當前敘利亞的一個準盟國,駐紮著幾萬大軍在這裡。相比前者,以色列的空襲行動要有效的多,斃傷伊朗官員和士兵連同真主黨武裝20多人。打那以後,以色列與伊朗之間互相攻防,各有折損。但是就是鬥而不破,因為彼此之間誰也清楚,雖然都想壓對方一頭但是全面開撕只能讓美俄這兩個外來戶作嫁衣裳。


大將軍威武K


以色列和敘利亞是一對宿敵,自以色列建國後,阿拉伯國家對以色列發動的五次戰爭,敘利亞都是首當其衝,在1967年的第三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佔領了敘利亞的戈蘭高地,從此,敘以兩國就結下不共戴天的仇恨,而自從2011年,敘利亞戰爭爆發以來,以色列就是重要的參戰一方,在這8年裡,以色列總共對敘利亞進行了200多次空襲,給敘利亞造成了大量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而做為巴沙爾的堅強後盾,俄羅斯卻無動於衷,這是為什麼呢?
一是利益訴求不同,敘利亞是俄羅斯在中東的重要盟友,俄羅斯在敘利亞有


海外唯一的海空軍事基地,俄羅斯也是敘利亞最大的軍火商,並且俄羅斯在敘利亞還有200億多美元的投資,所以,在巴沙爾地位岌岌可危時,俄羅斯在2015年9月,強力介入敘利亞戰爭,到2018年,在俄羅斯的幫助下,巴沙爾已收復了除伊德利卜,和幼發拉底河以東以外的70%的領土,而俄羅斯也保住了自己在敘利亞的利益。
而以色列對敘利亞的打擊,更多是因為伊朗對敘利亞戰爭的深度參與,伊朗和以色列是一對你死我活的敵人,伊朗對敘利亞戰爭的參與,直接威脅到了以色列的安全,把伊朗趕出敘利亞,才是以色列真正的目的,而至於襲擊敘利亞,也是以色列懲罰敘利亞的“引狼入室”,因此,以色列在敘利亞和俄羅斯,並沒有利益上的衝突。

二是俄羅斯和
以色列的關係,以色列和敘利亞雖然都是俄羅斯的朋友,但俄羅斯和以色列的關係卻非常友好,在前蘇聯時期,蘇聯就對猶太人提供了很大的幫助,並在二戰期間收留了大批猶太難民,1948年以色列建國時,前蘇聯也給予了大力支持,所以,俄羅斯對以色列是有恩的,而現在,在以色列境內還生活著100多萬俄裔猶太人,所以,這就是俄以良好關係的紐帶,難怪普京曾經說過:在以色列,有我們100萬俄羅斯人,所以,我們從去年5月9日,內塔尼亞胡親自參加俄羅斯衛國戰爭勝利紀念活動,就可以看出兩國的親密程度。
最後再說說俄羅斯和伊朗的關係,俄羅斯和伊朗
雖然都支持巴沙爾政權,但俄羅斯和伊朗的關係並不算好,而是因為在敘利亞有各自的利益,才走到一起的,其實在伊朗的眼中,俄羅斯和美國都不是什麼好東西,因為在近代,沙皇俄國曾經參與過瓜分伊朗,所以,波斯人對俄羅斯一直都心懷芥蒂,因此,俄羅斯與以色列和伊朗的關係親近程度上看,還是俄羅斯和以色列的關係更加緊密,所以,以色列打擊伊朗在敘利亞的目標,俄羅斯始終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而伊朗明知自己是俄羅斯和以色列眼中的“外人”,所以,對以色列的襲擊,伊朗認可硬抗,也不求助俄羅斯。

還有一種因素就是,以色列在中東是一個具有較強實力的國家,而且在以色列身後,還有美國的堅定支持,所以,俄羅斯不可能冒著得罪以色列的風險,去幫助伊朗和敘利亞,而做為“回報”,以色列在打擊敘利亞境內目標時,並沒有對俄羅斯的軍事目標構成威脅,所以,正是俄以的默契,才“苦”了敘利亞和伊朗。


海之波濤3


對敘利亞而言,俄羅斯只是敘利亞存在的可靠保障,並不是敘利亞在中東格局裡的保護傘。



(俄軍空襲敘利亞境內的恐怖組織)

客觀而言,沒有俄羅斯的支持,敘利亞政府根本無法扛過反對派的進攻、美軍的空襲以及伊斯蘭國的攪局。對於俄羅斯來說,敘利亞是俄羅斯在中東最後一塊勢力範圍,如果失去敘利亞,俄羅斯將徹底喪失中東事務的的話語權。同時,敘利亞也是俄羅斯破局美國封鎖圍堵的重要手段。在北約東擴、克里米亞危機以及烏克蘭內戰過後,俄羅斯飽受西方制裁,敘利亞恰恰是俄羅斯打破這一局面的關鍵,因此力挺敘利亞巴沙爾政府是俄羅斯最好的選擇。現在敘利亞政府已經度過了最艱難的歲月,而俄羅斯也從敘利亞身上獲得了各種利益,可謂是一舉多得。



(普京與特朗普)

敘利亞是俄羅斯在俄美博弈中的重要棋子,卻不是不可或缺的棋子,這其中的區別一定要分清楚。以色列與敘利亞的衝突主要是中東格局問題,與俄美之爭毫無瓜葛。以色列打擊敘利亞是為了削弱伊朗的影響,畢竟以色列與伊朗才是真正的宿敵,雙方都欲將對方除之而後快。面對伊朗勢力的崛起,以色列如坐針氈,那麼打擊伊朗的盟友敘利亞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俄羅斯在敘利亞的主要是為了同美國進行博弈,根本無意涉入中東國家之間的紛爭。對俄方來說,保住敘利亞就已經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再插足中東事務顯然是不明智的選擇。既然以色列針對的目標不是俄軍,那麼俄羅斯又何必過度插手惹火燒身。



(普京與敘利亞總統巴沙爾)



(普京與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

以色列看重的是中東格局問題,而俄羅斯則是為了同美國進行博弈,既然兩國的目標並不衝突,那麼俄羅斯也沒必要因為一個小小的敘利亞而同以色列撕破臉。縱觀歷史,無論是當年的蘇聯還是如今的俄羅斯,大多是從自身現實利益出發來進行決策,所以這種盟約根本靠不住。對俄羅斯而言,“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



(普京與伊朗總統魯哈尼)


瞭解更多軍事資訊,請關注戰情解碼!

戰情解碼


俄羅斯和敘利亞可以算是盟友關係,不然俄羅斯也不會出兵力保巴沙爾政府。但是敘利亞的問題比較複雜,牽涉到多個國家,而且每個國家介入敘利亞問題的目的和訴求也不同。所以,對於以色列空襲敘利亞這個問題俄羅斯所持的態度也很奇怪。俄羅斯不但沒有阻止以色列的空襲,而且很多時候俄羅斯也是對以色列的空襲視而不見,這是為何呢?

下面銘蘇先生給大傢俱體分析一下:

第一、以色列空襲的是伊朗在敘軍事目標,而非敘利亞巴沙爾政府。

以色列在敘利亞主要是空襲伊朗在敘軍事目標,而不是敘利亞巴沙爾政府目標。雖然俄羅斯、敘利亞、伊朗屬於同一陣營,但是俄羅斯並沒有對伊朗軍事目標的保護義務。而且俄羅斯和伊朗介入敘利亞的目的並不相同,俄羅斯是在敘利亞有軍事基地,需要支持巴沙爾政府保住自己的軍事基地。

伊朗出兵支援巴沙爾政府,一方面是出於巴沙爾政府和伊朗同屬什葉派陣營,伊朗支持巴沙爾有利於建立什葉派新月地帶國家聯盟,以同沙特為首的遜尼派國家對抗。伊朗出兵敘利亞的另一個目的就是近距離威脅以色列,這也是以色列頻繁空襲伊朗軍事目標的原因,以色列企圖通過對伊朗的空襲打擊,迫使伊朗早日將軍隊撤離敘利亞。

就俄羅斯與以色列和伊朗的關係來看,這三者非常微妙,俄羅斯既與伊朗保持合作關係,又與以色列保持微妙關係。從一定意義來說,俄羅斯與以色列的關係要比俄羅斯與伊朗之間的關係還要密切。比如,俄羅斯去年紅場閱兵普京邀請的是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而不是伊朗總統魯哈尼,而俄羅斯對於以色列空襲伊朗在敘利亞軍事目標未提供任何幫助。讓人意外的是,以色列在空襲敘利亞目標之前,還向俄羅斯進行了通報,可見俄羅斯和以色列的關係確實非常微妙。

第二、以色列空襲藉助黎巴嫩走廊地形掩護,容易全身而退。

以色列佔據戈蘭高地有助於開展對敘利亞的空襲行動,從戈蘭高地往北,沿著黎巴嫩和敘利亞邊境地區,在連綿起伏的高山之間有一條峽谷,我們稱之為黎巴嫩走廊。以色列每次空襲都可以從黎巴嫩走廊這條峽谷低空飛行,以躲避敘利亞境內的雷達,一旦靠近襲擊目標才會突然發射導彈襲擊,然後快速返回峽谷,藉助峽谷的庇護而安全返回。這也就是敘利亞為何難以發現以色列戰機的行蹤,並作出快速反應的原因。所以以色列空襲敘利亞境內目標屢屢得手,有時候以色列還藉助民航客機作掩護,從而得以安全撤離。由於以色列戰機比較狡猾,敘利亞防空導彈還曾誤擊落俄羅斯的伊爾偵察機,所以為了避免同以色列直接衝突,俄羅斯對於以色列的空襲有時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國際關係錯綜複雜,國家與國家之間都是以國家利益為重,俄羅斯介入敘利亞是為了保住自己的軍事基地,從而在中東地區站穩腳跟。但是俄羅斯與以色列還存在重要的利益關切,這使俄羅斯雖然與伊朗同處一陣營,但俄羅斯並未阻止以色列空襲伊朗在敘軍事目標。


銘蘇先生


這是個不及格的問題:

(1)當時敘利亞已經丟了近90%國土面積。

(2)俄那時條件也極其艱難。經濟遭制裁困難;黑海出地中海路被堵;海空落後美很多。在此條件下出兵相救,面臨美歐以色列三大敵勢力。

(4)此條件出兵,也算兩肋插刀之俠義。

(3)今天看,俄那時若不出兵,敘大概率忘國。

現今,以色列空襲幾次,俄或策略考慮,或訓練敘軍,都是合理的戰役戦鬥選擇。談何俄不夠盟友。

蠢題目!


曹和平


現在的俄羅斯比當時蘇聯解體的時候已經強盛了不少,而敘利亞又是處在中東地區的心臟地帶,它對俄羅斯來說非常重要,如果敘利亞的巴沙爾政府倒臺,俄羅斯想要再回地中海就難了。

巴沙爾政府能夠保住地位,全靠俄羅斯和伊朗的全力相助,特別在後期,俄羅斯的幫助可圈可點,如果沒有俄羅斯,阿薩德政府早就倒臺了,現在的敘5利亞也不知道亂成什麼樣子,所以在敘利亞問題上,俄羅斯這個老大哥還是挺靠得住的。



以色列的最終目標並不是敘利亞而是棘手的伊朗,它和伊朗之間的恩怨由來已久,伊朗是中東反美反以的先鋒,和以色列簡直就是水火不容,只要以色列在空襲的過程中沒有傷到俄羅斯就沒有問題,畢竟沒有和俄羅斯有直接利益關係,俄羅斯不可能全方位的保護敘利亞,他也有自己的外交原則。



而俄羅斯和以色列的關係不管是看在誰的面子上,其實關係還不錯,在以色列空襲敘利亞時,俄羅斯也不方便出手,畢竟是伊朗和以色列之間的恩怨,而且打擊伊朗還有利於俄羅斯在日後瓜分敘利亞的更多利益。

現在的俄羅斯盟友基本都是反美國家,而且因為反美,國家全方位受到制裁,特別經濟狀況並不是很好,軍事力量也薄弱,全都依靠俄羅斯的力挺和幫助,從敘利亞到現在的委內瑞拉都是如此,而馬杜羅之所以能夠在瓜伊多的強逼之下絕地反擊,很大程度還是因為俄羅斯,所以俄羅斯這個老大哥做的還可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