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聖母院的“重建會從第二天”就開始,願歷史上的悲劇不再重演

巴黎聖母院發生大火,其塔尖倒塌,損毀嚴重。其中,最重要的文物耶穌受難荊棘冠搶救成功,甚幸。經初步判斷火災可能是由頂樓電線短路引發,非人為縱火破壞所至。這件事,再次敲響了文物保護的警鐘。十多個小時的大火,讓人心碎,全球媒體一片哀鴻。為此,徹夜難眠,浮想聯翩,我想到了焚書坑儒及蕭繹燒書等。

巴黎聖母院的“重建會從第二天”就開始,願歷史上的悲劇不再重演

火災,我們也有沉痛的教訓,近的是香格里拉大火,2014年1月11日,獨克宗古城整整火燒54個小時,老城區被火成一片廢墟。遠的是古代中國最高的建築永寧寺塔,被天雷擊中起火,“洛陽伽藍記”記載:“雷雨晦冥,雜下霰雪,百姓道俗,鹹來觀火,悲哀之聲,振動京邑”。這場景,幾乎就和今日巴黎的街頭百姓一樣,令人痛不欲生。這是意想不到災難,也是遺憾。歷史上人為的災難也不少,比如秦始皇的焚書坑儒,使用國家機器,進行燒書和活埋儒生。

巴黎聖母院的“重建會從第二天”就開始,願歷史上的悲劇不再重演

焚書坑儒,又稱“焚詩書,坑術士”,西漢之後稱“焚書坑儒”。說的是秦始皇在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燬書籍、坑殺“犯禁者四百六十餘人”。這是秦朝建立專制體制的需要,因為一些儒生和遊士引用儒家經典,借用古代聖賢的言論批評時政,嚴重影響專制體制建設。同時與秦始皇的“功高三皇,德邁五帝”定位,及他的治世觀念和思想的落實,相違背,成了絆腳石。對不起了,一律焚燒和活埋,行政成本低,而且又徹底。這是秦始皇為了自身統治,利用國家行政權力進行的無恥行為。

巴黎聖母院的“重建會從第二天”就開始,願歷史上的悲劇不再重演

南梁的第三任皇帝蕭繹的燒書,卻是另一番景象,他所造成的傷害,其實是遠遠超過秦始皇的焚書坑儒,但卻隱沒在歷史的長河中,這是不太公平的事情。燒書的結果不僅是傷害大,而且是極端的損人不利己的惡劣行為。

巴黎聖母院的“重建會從第二天”就開始,願歷史上的悲劇不再重演

南梁,蕭家的幾個皇帝,包括皇太子蕭統都有極高的文學造詣,比如蕭統、蕭綱的詩詞,還有蕭繹的詩、字、書畫。蕭繹曾做《宣尼像》,為之作讚美詩並親自題寫,被時人稱為“三絕”。蕭繹不僅愛讀書,還是個大藏書家,他在位時利用職務之便廣泛蒐集了14萬卷圖書,堪稱皇傢俬人藏書第一人。後來西魏軍合圍江陵時,還在城頭吟詩的蕭繹見大勢已去,急忙跑回內城,面對豐富的藏書,竟然下令焚書。也許是自己準備同心愛書一塊兒走,到另一個世界。

巴黎聖母院的“重建會從第二天”就開始,願歷史上的悲劇不再重演

我們先看看當時的14萬卷圖書是概念?北周剛建立時,藏書只有8000卷。隋朝統一天下後,經收集,藏書達3萬卷。唐朝初年,朝廷下令全國徵集圖書,總共不到9萬卷。蕭繹的一火就燒了14萬卷,這是個什麼概念!這是中國歷史上秦始皇之後又一次大規模的焚書。

巴黎聖母院的“重建會從第二天”就開始,願歷史上的悲劇不再重演

這位愛書的皇帝,最終並沒有跟書一起走,而是舉手投降了西魏。蕭繹為什麼要燒書,他的一把火兒幾乎將南方有價值的圖書燒了個精光,這場文化浩劫比秦始皇的焚書不知要惡劣到多少倍,也許是他的“名氣”太小,蕭繹從552年稱帝,到554年投降,只幹了三年皇帝。這個變態狂,損人不利己的行為,令人百思不得其解。據說,蕭繹投降後,長孫儉審問蕭繹:你為什麼要燒書?蕭繹答:我讀書萬卷,還落到這個地步,還不如全燒了。

巴黎聖母院的“重建會從第二天”就開始,願歷史上的悲劇不再重演

巴黎聖母院大火燒了近十四個小時,總算被撲滅了,這場驚心動魄的災難已經結束。我們企盼巴黎聖母院早日恢復她的榮光,因為“重建會在第二天”就開始。記住沉重的教訓,願歷史上的所有悲劇不再重演!(文/蔡駟讀歷史 圖/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