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前高官渲染中國在北極“挑戰” 慫恿美國加緊應對

參考消息網4月18日報道彭博新聞社網站4月17日發表前北約歐洲盟軍最高司令詹姆斯·斯塔夫裡迪斯的文章,渲染中國在北極所謂“日益增大的挑戰”,並警告美國政府應加緊應對。

文章稱,中國正在展開的海上“大博弈”包含一個要素——北冰洋。中國提出請求,並在2013年獲得了頗具影響力的北極理事會的觀察員國席位。該理事會由北緯地區的國家——加拿大、丹麥(憑藉格陵蘭島)、冰島、挪威、俄羅斯和美國——以及瑞典和芬蘭組成。中國一直是該組織大膽發聲的成員,出席北極理事會會議的代表團級別也比較高。

文章稱,中國人還在建造核動力破冰船,而這是美國從未考慮過的。這些中國船隻的排水量達到3萬噸以上。除此之外,中國還有6艘常規動力的破冰船。另一方面,美國只有3艘現役海岸警衛隊的破冰船,其中兩艘很小。

文章指出,破冰船對北極戰略非常重要。隨著冰層融化,巨大的碳氫化合物寶庫會被發現。有人估計它包括將近2萬億立方英尺(約合566億立方米——本網注)的天然氣和近1000億桶石油。破冰船為搭設油氣鑽井平臺開闢了物流路徑。此外,北極冰川融化將形成可能對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具有重要意義的航線。

文章聲稱,為應對中國在北極日益增大的所謂挑戰,美國首先要與北約盟友合作,加強對俄羅斯和中國行動的廣域監視和態勢感知。其次,五角大樓應該建造至少6艘能夠全年使用的破冰船。第三,美軍應該與加拿大一起在該地區展開更多例行演習。最後,華盛頓必須把政府工作與北極這個重點更好地結合起來:美國國防部和國土安全部(海岸警衛隊隸屬於該部)必須齊心協力,包括能源部(油氣開發)、環境保護局(環境研究)和國務院(協調盟友、夥伴與友邦)也是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