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放寬落戶限制,你的農村戶口還要嗎?農村戶口可以輕鬆轉到大城市,你最關心戶口遷移之後的哪些事情呢?

孟偉康


我個人已經把戶口從老家遷到了城市,但是我並不建議所有的農民朋友都這麼做。

關於“農村戶口進城”這個話題,我最關心的主要有就業收入,居住狀況,醫療教育這三大部分。

如果可以解決以上三大要素,我建議這些農民朋友可以進城生活,讓自己和家人感受現代化都市的魅力和便捷。

如果以上三大要素均無法得到滿足的話,我個人以為家鄉還是最適合這些農民朋友的地方。

很幸運,在以上三大因素都具備的情況下,我才下定決心將自己的戶口從千里之外的家鄉遷移到目前工作的城市!如果不是這樣,戶口在家鄉還是城市,都不會對我的生活造成太多實質性的影響。



個人經歷:我選擇離開家鄉留在城市

鍾情三農就是一個農村出身的孩子,多年以前把戶口遷移到了大城市,如今已經以一名新城市居民的身份生活多年,所以對於這個問題,我有足夠的話語權。

但是,我並不認為所有的農民人口都要一下子的湧入城市中來,暫且不考慮城市的容納能力,畢竟一旦農民進了城,想要回頭再去做農民就很困難了,所以,如果沒有足夠的就業,醫療,教育以及其他生活基本保障,我覺得農民進城沒有任何意義。

就我個人情況而言,早在大學畢業第二年就把戶口從老家遷移到了現在工作和居住的城市,過程幾乎沒有遇到麻煩,不管是作為我的農村戶口遷出地的鄉鎮派出所,還是城市戶口接受地的街道辦事處,都沒有對我進行任何的阻撓,我至今印象深刻,畢竟對於我的家鄉和工作地的戶籍管理人員而言,我的戶口遷移都是一個雙贏的事件。

誠然,不久前國家層面出臺了強有力的政策,鼓勵農民朋友進城落戶,這樣看起來封閉了幾十年的城鄉壁壘將會被徹底打破,農村人口流入大城市的好像暢通無阻。但是對於在農村居住生活習慣了的農民朋友而言,是否要相應號召,並加入“進城大軍”中去,一定要結合自己以及家庭實際情況來決定。



未來趨勢:城鎮化水平逐步提升

截至去年年底,我國的城鎮化率剛剛突破百分之五十而已,已經創下了歷史新高,這是我國曆史中第一次出現城鎮人口數量高於農村人口。但是,這個數值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在很多西方發達國家,城鎮化率大多保持在保持在百分之七十五左右,如果按照這個標準,我國未來還將會有一半以上的農村人口進入城市,成為新市民。

丟下祖宅老屋,進入新式住房,遠離農田耕種,感受城市生活。這樣的過渡必將伴隨著每一個新市民的角色轉變過程。

對於這個選擇,請大家一定要慎重。農村戶口遷移到城市非常簡單,這是適應時代潮流,順應我國大力推進城鎮化進程的東風。但是想要把城市戶口再遷回農村,難度就大很多了。

還是那句話,在進城就業,住房,家庭以及子女教育問題不能夠得到妥善解決之前,我認為農村朋友蜂擁進城並不會對自己的生活帶來實質性的改變,並且還會對城市帶來很大的衝擊和負面影響。


我國的城鎮化率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未來肯定還會有大量的農民朋友進城定居生活並繁衍後代,成為城市的一份子,但是在此之前一定做好充足的準備。否則,在城市的日子也不是那麼好過……


鍾情三農


現在很多城裡人都非常羨慕農村戶口,符合條件的都想方設法的往農村轉戶口,誰還會把農村的戶口往城裡轉吶。

前一段時間我的一個親戚就費了很多功夫把自己的城鎮戶口轉回了老家,還原了自己以前的身份,農業戶口。想當年家在農村,一個勞動力不僅要交公糧提留,還要出義務工挑河挖溝。一個整勞力一年下來的收入還不夠交這些費用的,有條件的想盡千方百計辦個非農業戶口,找個媳婦也容易。

可是時過境遷,祖國的變化實在太快了,現在的農業戶口不僅不用再去交公糧提留,不用再挑河挖溝,種地國家還有補貼,土地確權了,連溝渠路都確權了,農民不僅有充分的自主權,而且也有了更多的自由,喜歡種地的可以在家種地,不喜歡種地的可以選擇出去打工、經商,到了城裡戶口是農業的還是非農業的根本沒有人在乎。

現在到城裡買房子的農民是很多,但是那僅僅是一個戶主,根本沒有幾個人會把戶口往城裡轉,在城裡買房子一般也都是為了孩子上學,孩子上學看的僅僅是房產證,不管你是農業戶口還是非農業戶口,而以前城裡人有的紅利現在農村人一樣也可以有了,農村人有的紅利城裡人卻沒有。

說實在的,我也很想把自己的戶口轉回老家去,等到退了休包上幾畝地,種糧種菜養豬,自種自吃自足。食品安全放心,環境清新心舒。


人已醉夢難醒


看到這個題目,有點小小的震撼!

我來說說我家的情況,我現在的戶口也是原來的農村戶口,在11年在縣城買了房子,產權證也辦出來了,但是我家戶口並沒有遷出縣城,還是在老家農村。大城市戶口現在落戶的人基本是為了子女的讀書,買房的話只要你在該市連續交夠幾年的醫社保就滿足購房條件了,有房之後也可以選擇落戶。

中國人骨子裡都有一種思想,叫落葉歸根,老了都想回到出生的地方去。所以農村老家戶口基本都不會遷出去,遷戶口的基本就是為了子女讀書,現在有很多城市開發的住房也自帶有入學資格,很多人都會首選,畢竟孩子的未來更重要!戶口遷出農村之後,原來劃分給你的耕地山林,宅基地,就不再屬於你,按照我國的土地性質,你原來的土地就變成國家的,由你原來的村集體代為管理,或者劃分到你原戶口的其他未遷同戶口的家屬親人名下!以後你再想把戶口回遷,基本是很難了!而且現在在農村,自己的山林每年都會有一些國家補貼的,只要確權之後會一次打入你的存摺!

再說,戶口遷到城市之後,兒女的而讀書問題確實解決了,但是老人的生活就很難照顧了,養老是個問題。老人在城市並沒有退休金,就會加重家庭的生活負擔。而且家裡上學的上學上班的上班,沒人照顧,也是一個問題!在農村至少還可以串串門。加之農村和城市的巨大消費差距,家庭的壓力會非常大。如果是買房落戶的,估計還得揹著房貸!

我是悅等工學徒,歡迎關注我,我們一起探討交流!

有更多想法或不同意見,歡迎在下方留言!


悅等工學徒


說實話從看到這個問答到現在已經有一個多小時了!在吃午飯的時候也跟當中學老師的媳婦討論了這個問題!我也就談談自己的真實的想法:

我在上大學的時候是在我們河南省洛陽市上的,在大學畢業以後因為家裡的原因所以沒有選擇在城裡工作,而是選擇和我們兄弟三個一起幹不鏽鋼裝飾進行創業!有一次我的身份證丟了會老家補辦身份證,才發現戶口本上沒有我的名字了!最後有幾經周折才從新把戶口又給搬回老家了!

隨著國家戶籍政策的放開,我覺得我會選擇在城裡落戶並且遷移我的農村戶口。因為我們現在就正在面臨這個問題!我是前幾年在縣城買的房子,當時上的戶主就是我和媳婦的。現在隨著孩子上學的需要有可能會把戶口遷移但是我還是希望拿房產證就能讓孩子就近入學。

對於能夠進入大城市生活當然就實現了你是“城裡人”的這個事實!對於落戶城市裡以後我希望我們也能夠享受城裡人的待遇!五險一金等一些福利!畢竟做為一個農民的孩子父母還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過上城裡人的日子!🙏

總的來說我還是希望未來能夠取消農業和城市戶口這個個稱呼!因為我們都是中國人並且都生活在中國!所以希望以後我們中國人的戶口本上都是一樣的!🙏🙏🙏


豫東小農


對於大城市放寬落戶限制的政策,對於年輕人和嚮往大城市生活的人來說,的確是一件大好事。

但是,對於我們這些70後往前的人來說,說句心裡話,這並沒有多大的吸引力,最起碼我還是不想放棄我自己的農村戶口。



於我們這些70後來說,二十多年前,我們都渴望去大城市生活,因為那時候的農村,和城市的距離太大了。

無論是交通,還是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農村與城裡都有著很大的落差。

而現在,在農村交通以及活水平,雖然說趕不上大城市,但對我們這樣從小就在農村長大的人來說,已經很滿足了。

再說了,如果我把戶口落戶到城裡面去了,而我又沒買社保,更沒有錢買房子,到時候,就算我戶口在大城市也沒什麼用啊。



我們最擔心的就是,把戶口弄到城裡面去,農村戶口又沒有了,假如我們在城市裡生活不下去了,想再回農村來吧,不僅戶口沒了,連田地也沒了,這可咋辦?

我一李茗說鄉村,我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村單親媽媽,以上所寫的都是我內心所想的,如果喜歡請你留個選,如果不喜歡,也請勿噴。


李茗說鄉村


題主的問題讓我想起了90年代初的城市戶口熱,記得在當時我們這裡有不少人花錢找關係開後門把農村戶口遷到城市,只為有一個城市戶口能夠有一份國家分配的正式工作,不管是進企業還是進單位,在當時的看法是有了一個“鐵飯碗”,然而,隨著時代在變化,當時擁有鐵飯碗的工人很多都下了崗,一個城市戶口也不再炙手可熱,甚至因為沒房沒工作沒土地沒技術而不得不另尋出路。我哥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他是94年轉為城鎮戶口的,分配一家國營水泥廠成為普通職工,然而工作7年之後就面臨企業改制,成為下崗工人中的一員,下崗後可謂是一無所有,想回農村卻沒有土地,在城裡買房卻沒有那經濟實力,所以直到現在還不得不租房住。我哥這樣的情況不算是個例,只能說城市戶口並不能給人帶來多少好處,相反如果本身的經濟實力不夠,農村戶口至少還有宅基地可分,有幾畝農田可種。

時代在變化,當年的城市戶口熱已發生了轉變。當年從農村遷到城市的戶口,有很多想回遷農村而不可得,就山少這裡而言,現在還沒聽說過有誰在成功遷入過,因為遷入農村就意味著要分土地要分宅基地,這對當地農民的利益有損害。所以現在的情況是,從農村戶口遷入城市容易,而從城市戶口遷入農村難。

現在相較而言,農村戶口比城市戶口更有優勢,農村戶口一樣可以在城市工作,在城市買房生活,影響並不大,對於有經濟能力的是農村戶口而生活的城市的人來說,一個農村戶口可以帶來更多的便利,農村的宅基地無需購買就可以蓋成別墅,可以作為將來養老休閒之所,農村的分配的土地良田可以出租流轉創收,甚至將來土地徵收,將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而對於經濟能力弱的人群來說,農村戶口更是基本生活的保障,在農村生活的生活成本是遠遠低入城市的,有土地就餓不著,糧食可以自己種,青菜可以自己栽,房子可以自己蓋,並且不但不需要交公糧,還有農業補助。而城市戶口顯然生活生存壓力更大,高房價,高物價,吃喝住行全要花錢買,經濟能力弱生活困難。

所以就題主的問題,個人看法是現在農村戶口比城市戶口要好,不管經濟條件如何,我都不願意將自己的農村戶口遷到城市,也不考慮遷到城市後的事情。


吳家山少


曾幾何時,想進城辦個城市戶口,那是需要真金白銀拿錢去買的,彈指一揮,短短三十年光陰,農民可以免費進城了,在感嘆歲月蹉跎,物是人非的同時,不由得為中國改革開放的輝煌而擊節稱讚!

是的,做為公民,落實了自由居住的權利不失為年輕一代擇業、發展,獲取更大的空間,同時也期待能否為城市居民選擇農村居住打開綠燈,這樣雙向選擇,可為城鄉均衡發展提供更為廣闊的途徑。

下面就上述問題談談個人觀點,也歡迎朋友們留言探討!

大城市放寬落戶限制,你的農村戶口還要嗎?

作為農村出生,農村長大的孩子,我對農村有著特殊的感情,北京、上海都做過短暫居住,但或許是“鄉巴佬”進城吧,除了一點新奇,沒有絲毫讓我羨慕的地方。具體原因,在下面的回答中再表述。

如果我是農村戶口,我會根據自身的條件來選擇農村戶口還要不要,為什麼這樣說呢?


  • 如果我有一身“技藝”,我會選擇城市發展

如果我有滿腹經綸,有過人的智慧,有渾身的技藝,能夠用自己的知識和手藝闖天下,毫無疑問,我會選擇城市。

首先,城市人口多,經濟活躍,消費能力強,就業機會多,找工作容易,做啥生意都好做,這是“瘌痢頭上的蝨子——明擺的道理”,只要有“本事”,不愁掙不到錢。

其次,城市基礎設施好,配套齊全,教育水平高,可以為下一代的發展打好基礎,從娃娃抓起,為孩子搭建更大的人生舞臺。

最後,城裡的生活歷來就是農村人憧憬的幸福和美好的代名詞,有這樣的優越政策,不妨去城市闖蕩闖蕩,至少是一種自我感覺“光宗耀祖”的事。

  • 如果我一無是處,我依然選擇農村

但是,我們也要冷靜客觀的分析一下進城生活的侷限和可行性。

首先,俗話說“有智吃智,無智吃力”,沒有知識和技藝,進城只能幹體力活,而現代化城市這種需求是不多的,而且收入也會是偏低的,拿著低工資,過著高消費的生活,您能生存嗎?

其次,很多農民朋友為天然林禁伐質問我農民怎麼活?作為農民的孩子我不忍“慫”回去,您知道城裡下崗職工怎麼活嗎?至少天然林禁伐,您還能領取一定的補助,您還有其他商品林可以砍伐,還有土地耕種,還有相對較低的生活環境,至少在我國吃飽飯不存在問題了,那麼城裡的下崗職工呢?進城沒知識和手藝,不是自然淪為“下崗職工”嗎?在農村,您至少還有土地、山場、較低的生活環境吧?

最後,大家庭怎麼辦?農村的老年人絕大部分是拒絕去城裡生活的,這些年邁的父母雙親,甚至爺爺奶奶怎麼辦?誰來照顧?因此,我認為進城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慢慢潛移默化。

你最關心戶口遷移之後的哪些事情?

在談談真的進城最關心的事情。

  • 動輒數萬一平的房價,可能會令很多人“望城興嘆”

這個毋用多說,小縣城無非剛逼近萬元,也只能是少數打工掙錢的農民去購房入住,大城市的高房價會讓大多數農村人“望城興嘆”,可望而不可及。

且不說農民朋友,像基層林業這樣的雙職工家庭,一個孩子在省城也遲遲不敢去購房,說來真的很慚愧。

  • 就業是否穩定決定生活是否安心

城市也並非就是天堂,城市是精英的天下,您有滿腹經綸,您有渾身技藝,您才有安身棲息的能力,無才無能,遲早是會被淘汰的,沒有穩定的工作和收益,在城市生活簡直就是“天方夜譚”,至少,個人是這樣認為的。如其不能在城市安心生活,還不如守著鄉村那份寧靜。
  • 城市的快節奏和熱鬧繁華是否讓農村人適應

去過北京、上海,也小住過數日,個人認為生活環境遠不如鄉村和小縣城,環境喧鬧、道路擁堵、熱浪襲人、空氣較差、停車困難、生活的快節奏、鄰里如陌路、購物上超市,這些城裡習以為常的現象可能會使很多農村人無所適從,暫住數日無所謂,長此以往怕是難堅持,至少長期生活在山區的基層林業是非常難以適應。

綜上所述,個人認為,具有知識和才能的朋友,值得去大城市闖蕩;不具備條件的還是別湊熱鬧吧。其次,真的進城,會非常關注房價、就業和城市生活習慣這三個問題。


基層林業


大城市放寬落戶限制,你的農村戶口還要嗎?我個人的回答是要,從教育方面來講,個人認為這是件好事。就說小孩上學這一問題就得到了改善,這對在城市裡打工,買房的農村人來說是非常幸運的。

想當年小丫上學就因為戶口問題遭受過不少的罪,因為我是鄉下的農村戶口,隨父親到縣城讀書,外籍生升學考試都要到戶口所在地考試,而且每個學期都向學校要交納部分借讀費。

這可是一大筆錢吶,對於家庭不是很好的人而言。當年的這些事情讓我感觸頗深,甚至認為自己是鄉下農村戶口而感到自卑,現在一說起這事,我不覺為現在的農村小孩感到欣慰。

我們清楚的看到,現實中,有一部分農村小孩因戶口問題在城市裡上不了學,常常成為留守兒童,在家裡跟著爺爺奶奶。

也有一部分隨打工的父母到城市裡,這些父母的思想主要是為了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見一見世面,好在將來有出息。


還有些農村人再怎麼苦也要到城裡買房,原因是在城裡有住房的孩子可以到地方學校上學,所以為了孩子,全都豁出去了。

話又折回來說,現在農村戶口優惠很多,一場時代的變格促使了更多的農民走上了富裕的道路,使得城裡人都不由嘆喟,還是農村戶口好啊!

農村戶口好到底好在哪裡呢!首先醫療得到保障,其次是貧困戶可以申請低保,還有偏遠高寒山區的農村少數民族高考生可以加分,從上學開始享受營養餐待遇,如果是建檔立卡戶優惠更多,所以現在的農村戶口享受的是“兩不愁三保障”的待遇。

而若是把戶口落到城市,以上這些政策有部分是不能享受到的,實話實說把戶口落城市裡也就是一個空戶,說好聽一點就是城鎮戶口,其實城裡的有些待遇是享受不到的,最大的好處就是能改善孩子的就學問題。


大城市放寬落戶限制,如果是我還是選擇要農村戶口,畢竟現在的農村戶口好處還是多的,若是我把戶口落到了大城市,我最擔憂的問題是以後個人農村房子的產權問題,要是城市戶口不可以繼承農村房產的話,這可是個大麻煩。

總而言之,城鎮戶口有城鎮戶口的好處,農村戶口有農村戶口的好處,你想要其中的一種必須捨棄一方,畢竟熊掌和魚兩者不可兼得。

實話實說,小丫個人觀點,若有異議請留言,圖文原創。


泥糖小丫


您好,科學興農為你解答!

整體來說,農村戶口轉移成城市戶口在我看來,最關心的有兩個內容,其一,失去農村戶口我會失去什麼。其二,獲得城市戶口我會得到什麼。這是從既得利益也就是眼前利益出發來看,如果考慮到十年後,二十年後,那就不是我們這些小人物所能夠考慮的事情了,就像二十年前的農村戶口想法設法為了一個“商品糧”戶口去奮鬥,只是為了擺脫農民身份。誰能想到二十年之後,有土地的農村戶口會重新變成香餑餑?

未來難以把握,所以我就從當下會失去什麼,又會得到什麼兩個方面考慮。

先說城市戶口的吸引力。

其一,最大的吸引力來自後代的教育問題。

我們都知道城市和農村教育資源的嚴重傾斜,目前雖說農村九年義務教育全部免費,但是拉著同年級的三四年級的學生相比,城市許多家庭的孩子要嘛會彈鋼琴,要嘛會拉小提琴,多才多藝,而農村孩子可能還在自己門前玩泥巴,玩玻璃球。這種差距並不僅僅因為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付出不同。更重要的原因在於孩子戶口的差異,城市的孩子有優先進入當地城市教育系統的權利,這種先天的優勢不是普通的農村家庭通過努力就能得到的。現代化的教學方式,信息化的培育方法,系統化的提升手段,這些城市教育所有的東西,遠遠不是隻有數學語文兩門課程,老師拿著粉筆在黑板上寫板書的農村教育所能夠相比的。

其二,城鎮醫療條件的完善。

曾經有親戚急性心梗,先是送到鎮級醫院,醫生處理不了,直接拉到縣級醫院,然而已經過了兩個小時的黃金時間,造成心肌大面積壞死。目前生活不能自理。成為全家負擔。有人會說農村人可以住到大城市,依然拿著農村戶口。可是農村合作醫療要經過縣級醫院的轉院證明,之後入住市級醫院才能滿額報銷,殊不知城鎮戶口如果有當地醫療保險,能夠直接入住當地醫院,這種差距,也是農村戶口無法比擬的。

失去農村戶口將失去什麼。

其一,責任田。

雖然種田不賺錢,但是這是太多農民對賴以生存的生產資料。在沒有機會學習技術的年代,他們為了國家的建設,全身心投入到土地的生產當中,學成了一身種植莊稼的本領,雖然在現在很多人看來,種地的本領是多麼微不足道,但是在以農為主的年代,他們的種田本領卻是足夠讓他們驕傲。如果他們是去了責任田,失去了他們引以為傲的技術手段,那麼將拿什麼創造價值,獲得經濟來源?又如何養活一家老小?有人會說出去打工,可是有多少農民工能夠打一輩子工?都是吃的青春飯,靠著身強力壯在外面出賣力氣獲得的辛苦錢,還想著等自己有一天老了,做不動了,靠著家裡的一畝三分責任田去生存。注意,這裡用的是生存。如果沒有這一畝三分田,生存對他們來說,都是奢望。所以,責任田是他們最捨棄不掉的東西。

其二,鄉愁。

鄉愁包含了很多東西,農村很多老人在子女結婚之後會隨著子女去城市生活,但是有相當大一部分老年人接受不了城市的生活,除了帶帶自己的孫子歲女,外孫和外孫女,就是坐在陽臺上回想自己的農村生活。在農村他們有大把的事情要做,除了下田幹活,春天拿著鐮刀去採摘洋槐花、榆錢、香椿葉等等,夏天會守著自己的小菜園一遍又一遍的除草、施肥,秋天會上山採摘一些菊花,曬乾給兒女做成枕頭,冬天會籠上一堆柴火,跟鄉親們聊一聊盤古開天闢地那些事兒。他們已經融不進城市的生活,如果父母戶口變成城鎮戶口,宅基地沒了,生活了一輩子的地方,沒有了自己的容身之地,這些東西在老人看來,將是無比的悲痛。

綜上來看,有條件轉入城市戶口的年輕人,還是要盡力轉入城市戶口,不僅是為了自己,更是為了自己的下一代,在年輕的時候,只要肯努力,就一定能學到在這個城市生存下去的技能,只要肯專心,相信也會在這個滿是機會的城市闖出自己的一番天地。

這裡是科學興農,歡迎添加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科學興農


今天看到《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的通知,並陸續取消落戶限制和放寬落戶條件,讓很多在外漂泊多年的人看到了希望,讓年輕人也有了奮鬥的目標,也看到了國家對三農有重視。

對於農民來說,一邊是落戶城市,一邊是遷移農村,兩者間要取捨,我們來分析:

一、落戶城市

農村戶口可以輕鬆的轉到大城市,這讓在外多年的農村人非常的高興,有一部分農村學生上完大學就在城市上班,還有一些長年在外打工的打工族們,常年在外打工,因為戶口的落戶問題,在外受到很多限制,比如買房和子女教育問題,是很多在城市的農村人,最為難解決的事情。


現在《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的通知,解決了落戶問題,落戶以後,因為在城市多年,早已經適應了城市生活,讓他們能夠安心上班和就業,他們可以在城裡買房,子女可以享受到城市好的教育,對城市發展起到了推動的作用。

二、農村戶口

農村戶口遷移到城市,也就是說農村戶口相應取消,不需要再來回奔波辦理醫保,子女學籍等等相關手續,而影響工作,方便了很多。


早已適應城市生活的人,農村戶口對他們來說已經不重要了,會選擇落戶城市,而放棄農村戶口。


《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的通知,對城市戶口的開放政策,讓農村人看到了希望,對進城發展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有目標有信心,為改變自己的命運而努力奮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