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薪裁員風波之後,劉強東“性侵門”再起波瀾,連京東也被告了!

關於劉強東和京東,最近的消息真的挺多的!

而且是不斷的上頭條,上熱搜,每隔一段時間總會有些大事情。

自從去年明尼蘇達那一夜的羅生門事件之後,劉強東,以及他一手創立的京東,似乎就從來沒有平靜過,從市值暴跌,到被傳裁員,調薪,調整公積金,員工排隊離職,甚至拿高管開刀,這一切的背後,有著劉強東希望在京東內部推行改革的硬腕,也有在當下環境與輿論之中的無奈。

然而,當時光進入到2019年,京東所傳出的一系列消息,其實我們都可以理解為是京東內部改革的需要。

春節前,京東宣佈裁掉10%的高管;年會上,取消了抽獎環節;新年伊始,各種裁員傳聞甚囂塵上;最近,京東又對物流員工的薪資動刀。

這一切的背後,是京東股價暴跌,業績承壓,2018年,京東的股價從最高點下跌了近60%,多家投行下調目標價,即便如今有所恢復,其股價較最高點也下跌了40%。

調薪裁員風波之後,劉強東“性侵門”再起波瀾,連京東也被告了!

2016年,京東營收增速第一次跌破50%,2018年,這個數字是28%。

被劉強東寄予厚望的物流已連續虧損12年,2018年全年虧損超過23億。

核心電商的營收增速遠遠低於拼多多、阿里巴巴、網易電商等競爭對手,而依賴於電商的金融業務也在受到影響。

實際上,據知情人士透露,京東經過了多年的高速發展,已經進入到增長乏力的一個全新階段,再加上外部競爭日趨激烈,拼多多的興起,以及阿里巴巴的高速增長,使得作為曾經第二大電商平臺的京東,承受著內外部雙重壓力。

尤其是內部,在經過了多年持續穩定之後,內部創新不足,派系紛爭嚴重,文化弊端重現,到了不得不革命的時候了。

也因此,作為核心創始人的劉強東,才從高管開始下手,並提出了要淘汰三類人的鐵腕手段。

調薪裁員風波之後,劉強東“性侵門”再起波瀾,連京東也被告了!

就連劉強東在回應近期一些傳聞的時候,也明確說,“我是要為18萬兄弟背後那18萬個家庭負責,還是要留下那1%混日子的人,向他們負責?我沒有選擇餘地!”

只是,在劉強東的這些動作還沒來得及完成的時候,本以為已經就此了結的“性侵門”事件,又起波瀾。

曾指控劉強東性侵的明尼蘇達州立大學女大學生在4月16日正式對劉強東提起訴訟,並索賠5萬美元。

而在這起訴訟中,京東和劉強東均為被告,共被指控6項罪名,其中包括非法監禁、民事侵犯和毆打以及性侵或毆打等。

那麼,為何京東也會被列為被告呢?按道理說,這件事情,是劉強東的個人行為。

據環球網報道,在披露的法庭文件中顯示:京東對劉強東的行為負有“替代責任”,因為他涉及的這起案件發生在與他工作有關的活動中。

對此,京東集團代理律師Peter Walsh聲明:我們目前對此無法發表評論,但我們將堅決地對這個不實的指控進行辯護。

可謂是屋漏偏逢連夜雨,京東內部問題還沒解決,外部的這個醜聞又捲土重來。當然了,這與之前的刑事指控有很大的差異,但是,對於京東和劉強東來說,最終結果是如何或許並沒有那麼重要,重要的是,讓這個一年前的醜聞又重新登上了各大媒體的封面和頭條,這對於京東來說,無疑又是一場公關的考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