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農村有錢人願意修族譜呢?修族譜有什麼意義?

吖-壤


為什麼有些農村有錢人願意修族譜呢?修族譜有什麼意義?

近年來,農村修族譜的在我們當地的確很是盛行。修族譜是一個家族的大事,並非是題主所說的有錢人願意修族譜,這一點需要搞清楚。因為一本族譜是記載了整個家族的來龍去脈,並非只是一家兩家的事情。修族譜是一件比較浩繁的工程,有的大的家族甚至要花上三五年的時間,才能將族譜整理完整,當然這也是需要修譜人付出辛勤的勞動。<strong>

涉及到修族譜,那必然就需要有一定的費用。在我們當地,都是本家族內的人士自願捐款修譜,能力大的多捐一點,能力小的就少捐一些。

族譜是記載一個家族的傳承、發展等脈絡,涉及到的內容很廣,有整個家族的起源以及歷史上事件及名人的記載。一本族譜可以看出整個家族的興衰發展,對於研究研究地方人文、民俗等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修族譜最原始的功能和意義就是能夠通過族譜來明辨祖宗及世系的傳承脈絡。中華民族素來有尊祖敬宗的傳統美德,一本完整的族譜可以清晰地表明本姓祖宗的淵源,以及始祖的祖籍何處,各個支派在遷徙過程中的移居之地等等。族譜在手,可以使後代不忘族系,瞭解祖先的艱辛與輝煌,從而繼承祖輩的榮光,激勵後人奮發向上。

如今,農村有很多年輕人,如果你問他三代以上的祖宗是誰,他都答不上來,這是一個事實,並非危言聳聽。捫心自問,你知道上數三到五代你的祖先的姓名麼?我想,應該有很多人回答不上來吧。

一個家族,在每一個歷史時期,都會有一些先哲、名人等做出一番事業,這些在族譜中都會有詳細記載。這些事蹟對於後人都會起到鞭策和激勵作用。

在農村,有很多的村落都是以同宗同族聚居。有道是“落葉歸根”,那些從幾代前就已經在外發展的人們,到了年老之時,願尋根問祖。有了族譜,可以根據族譜記載,詳細地找到自己的支派,這對於具有強烈尋根追祖的在外遊子提供了詳實可靠的依據。它維繫的不僅僅是一個家族,甚至是一個民族的繁榮和興旺發達。它更是促進宗族和諧的一條紐帶,將散佈在世界各地的同族人緊密地聯繫在了一起。

一部族譜,就是一個姓氏的家族的歷史檔案,可以從中看出這個家族的人口繁衍、家族教育、事業興衰等一系列的歷史資料,它涵蓋的內容豐富,能折射出當時社會的縮影,對於研究地方文化、歷史等都具有很重要的參考價值。


建行漸遠


現在不光農村人有錢願意修族譜,就是這些家族的有錢的城裡人也願意完成這件事。因為這是一件,能夠讓族人們團結一心,能夠讓家人們都記住這個家族的歷史,能夠展現出這個家族的人格魅力。



自然而然的,這個家族中有條件好的,或者說對血緣關係比較看重的人,一般都會,主持完成族譜的做一些修訂等工作。而且這種修族譜的工作,我發現在山東這一代是比較重視的,山東是我們這個社會的禮儀之邦的發源地。我在山東的農村就看到過有各種姓氏的祠堂。裡面寫著家族的祖訓,一瞧就是一個非常重視文化,非常重視親情的家族。更看出這個強大的家族是團結一心,有著歷史積澱和未來發展的那種精氣神兒。
我對這種修祖譜的做法是非常贊同的,這是一種追根溯源的文化,更是發揚我們那種尊老愛幼,仁愛道德,忠誠守信等光榮的家族傳統。這是一件充滿正能量的事情。希望他源遠流長,代代相傳,傳承我們好的傳統文化,傳承那種真善美,傳承我們老祖宗的那種傳統美德讓我們受到傳統文化的薰陶,做一個誠實守信,善良仁義了好人。


伊春美食美客


現在的很多年輕人可能會認為修族譜是一件沒啥實際意義的事,又不能帶來名,又不能帶來利。覺得這不僅跟他們毫無關係,而且完全是件浪費時間,浪費精力,浪費財力的事!但事實上是不是如此呢?

人活一世,總不能只求物質,不求精神吧!很多人在有錢或有名之後,積極主動地重修族譜,正是他們對於精神層面的追求!族譜能告訴他們:他們來自於哪?又將去向哪?

中國人都講究“葉落歸根”,可是這個“根”究竟在哪?僅僅是故鄉嗎?“參天之木,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我是誰?我從哪裡來?這些疑問,修了族譜,就都能找到答案了。族譜,也即我們常說的家譜,或者也稱之為宗譜、譜書、家牒、族牒等。族譜是記載血、婚親家族長期發展變化史實的原始記錄。

在修族譜的過程中,勢必會追根溯源,尋祖問宗,反覆瞭解,反覆查證,這很容易就加強了族裡之人的溝通交流,關係也日漸凝聚和睦。通過修譜,不僅可以查證自己的血統,知道在同一家族中自己與別人之間血緣關係的親疏遠近;而且還有“聚其骨肉以系其身心”的教化作用。

而且在修譜之後,逢年過節必定會舉行各種大大小小的,祭祀祖輩,緬懷先人的儀式,這些儀式中夾雜了眾多的禮儀文化以及尊老敬老的優良傳統,這就在無形中教化了後世子孫,使得他們在家庭中也能尊老扶幼,團結互助,形成一股和諧之風。族譜中除了記錄了家族的發展史,也記錄了家族中發生的大事,對於好的方面,後人可以學習借鑑;對於不好的方面,後人則可以引以為戒。

同時,族譜中大多含有家規祖訓,這些都是中華民族幾千年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

比如“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八個古代做人的基本道德標準。孝指孝順父母;悌是指兄弟姊妹之間友愛互助;忠是指盡忠國家;信是指做人守信;禮是指遵循各種禮節;義是指正義之氣;廉是指廉潔奉公;恥是指知恥辱。又比如戒賭博、戒奢侈、戒懶惰、戒酒色、戒淫逸等告誡。這些家訓即使放到現在,也是非常具有教育意義的。

都說“養不教父之過”,很多家庭,正是缺乏對兒女的正確引導,才會導致現在的很多年輕人不尊老不扶幼,無禮節無擔當,無志向又懶惰成性等等。如若從小以良好的家規祖訓來規範,必定能在孩子品德上有所裨益!可別以為修訂族譜,只會帶來精神上的豐足。實際上,它無形之中也會給你帶來物質上的收穫。

都說“親不親 故鄉人”,“是親三分向”,中國人對於家族親情是非常看重的。也許同在家鄉時,並不能輕易的體會。可一旦走出家門,出了省出了國,四顧茫然,身邊都是陌生人時,這時候同鄉之人,同族之人那就分外親切了。如果早已修了族譜,大家認了祖歸了宗,這關係理清了,這之後,在生意上也好,在官場上也好,都會相互扶持,抱團發展。通過良性發展,整個家族也會更團結和睦,興旺昌盛!

【本文由“陌上花開且緩歸”發佈,2019年2月17日】


陌上花開且緩歸


為什麼有些農村有錢人願意修族譜呢?修族譜有什麼意義?

修族譜本就是為了傳承文化,為什麼要扯上有錢人才願意修呢!如今,很多姓氏都有過修族譜的經歷,而修族譜的錢也基本是大家共同分擔,只是幾個倡導人會因此勞累而已。

至於說族譜的意義,家譜是我國寶貴遺產中極待發掘的一部分,蘊藏著大量的有關人口學、社會學、民族學、民俗學、經濟學、人物傳記、宗統制度以及地方史資料,它們不僅對開展學術研究有重要價值,而且對當前某些工作也起著重大的作用。可見,家譜對我國的歷史研究和意識傳承來說,是其他國家想要都沒有的一份歷史遺產。

像我國偉人孫中山先生就說過:族譜記載著中華民族由宗族的團結、擴充到國家民族的大團結,這是中國人才有的良好觀念,應妥加運用。

毛主席也說過:蒐集家譜,族譜加以研究,可以知道人類社會發展規律,也可以為人文地理、聚落地理提供寶貴的資料。

再看冰心的話:我認為族譜是承上啟下的家族歷史,對家史的注重和關懷,是愛祖國愛人民的起點!

可見,修族譜本就是一件功得無量的事,使得全球十幾億華人華裔都有根可尋,從而同心向力、心繫華夏。盡年來不僅是農村,只要是有能力有影響的人,都曾盡心盡力為修族譜奔走過、努力過。所以說,我們有什麼理由值得去懷疑與反對的呢?只有一路祝福他們,因為有了這各種熱心人,才使得我國的族譜文化幾千年不變的傳承下來、並永遠的傳承下去。


湘村小之草


族譜是家族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它也是追根溯源,承上啟下的一種思想傳承,它凝聚了本族人的精神思想,也記載了奮鬥歷程與家族的興衰與榮辱,也是同族人的精神支柱,因此,族譜作為一種特殊文化一直傳承致今並被髮揚光大。修族譜是比較細緻的一項工作,它需要較淸醒的頭腦和不厭其煩的能力,同時也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更要有相同的財力支撐。所以普通貧民是難以擔負這項工作任務的,只有族中有一定經濟基礎又肯為大家出力的人才能擔當此任,這樣既可滿足族人的願望,又可以在族人中樹立威望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當然,在社會上也傳流著借修族譜的名義斂財的行為,這也是不可避免的事,人心隔肚皮,這種行為上對不起祖先,下對不起後人,勢必也會遭到眾人的唾棄。


進士河神


我曾參加過我們村兩屆族譜修編工作,對於修族譜大家比較贊同,紛紛出錢出力,有錢人比一般人出得較多而己,修族譜能夠尋根問源,知道族人從何而來,又去了什麼地方,什麼朝代出了什麼名人,做了什麼事情都有較詳細記載,同時又是一個家族制訂各種家規祖訓一種方法,寄希望家族興旺,永遠繁榮下去,還有的舉辦過全國一姓氏《中華姓氏編修》,全國各省市一姓氏統修,花了八、九年才編修完,內容與修族譜差不多,不同的是全國各省、市丶縣同一姓氏坐落地方,古代當今名人名事,有幾十本重幾百斤,大家對於先祖都很尊敬,也能莊重,認為這是一個家族的大喜事。


平14垛垛雲


非常榮幸回答這個問題。

俗話說得好,“國家有歷史,地方有地方誌,家族也有族譜”,可見修族譜是件多麼有意義的事情,就跟國家需要撰寫歷史,地方需要記錄地方誌是一樣的道理。

至於修族譜的意義,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

第一,中國人歷來都是講究孝道的,對待祖先講究尋根問祖,不忘血脈傳承,中國人歷來講究自己的根在哪裡,是歷史上誰誰誰的多少代孫,是歷史上某位名人的後代,這樣一搭上關係是多麼有意義的事情。



第二,族譜還是家族延續的真實記載,通過修撰族譜,不但能凝聚寶貴的血緣親情,無論你漂泊何方,不會忘記家鄉的那個“根”。更重要的是,修族譜是治家齊國傳承歷史的優秀文化,好的祖訓家風家規,可以讓一個家族千秋萬代,經久不衰,例如孔家,孟子,老子等等。




現在講講為什麼有錢人喜歡修?

因為是有錢人,這個是前提,有錢人有這個實力可以請人修族譜,這是其一。

其二,有錢人都想讓大家知道,想有面子,尤其是在村鎮上,一旦某個家族有這麼大的動作,都會一傳十十傳百的說某某的兒子或者女兒有出息,有大本事,掙大錢了等。不知道多少人跟著沾光。


所以這才是根本。


天使一笑1985


族譜也叫家譜,是一種以表譜形式,記載一個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蹟的書。

現在有錢人修家譜不是為了物質上的需求,而是想知道自己家族的歷史,人物,還有就是自己是多少代人。

像我們是孔氏家族,前幾年就有人來我們這裡修族譜,知道原籍是山東,也知道自己的省哪個地方有姓孔的。如果在修族譜以前出生的,都會在族譜上,只要你是這個家族的人都會有的(不管小孩還是婦人)。像我們就是孔子第74代孫,每一代都有輩分(是一個字代替),如果你是同姓人,你一說什麼輩分,別人就知道是你大還是他大了。還有就是如果在外面遇見同姓人,你會不會感到特別熱情呢?


農村拉拉


中華民族講究的是血緣,傳承!講究追根溯源!不要數典忘祖!知道自己的根在哪。

修族譜。主要是讓後人知道自己的祖宗以前的事。激勵後人努力奮發!不要固步自封!要遵紀守法勇於開拓。知道幸福生活是苦幹出來的!要一代更比一代強!

隨便哪姓的族譜,都能從中看到當年前輩開疆拓土,奮鬥不息的事蹟。都能看到祖先功成名就的光輝形象!是政府想做卻不用做的,激勵人心的大好事!


村夫論述


頭幾年我本家的幾個老年人,在村裡也是有面的人,和附近的同姓商量重新修家譜,建

祠堂,方圓幾十公里的本姓都聚到一塊,尋根論輩,特別是年長者都非常認同。

出錢出力,幾百人,當然這些只是代表各村名族的。請戲班擺灑席,那叫一個熱鬧,年青人不讓去,只有不多的十幾個人出出力,幹些重活。

像趕集似的熱鬧極了,最後各摸清屬於哪一系,哪一股,出錢修訂祖譜,最後每個村只能分到完整的族譜,有二十多本,一米多高,能續上的族人達到十幾萬,也只是一些臨縣臨市的,再遠的就不好續了。

大姓氏,全國排第二位,

了不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