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作霖被吳佩孚打敗後,有人上門對張作霖說,把你的權力分我一半

大家都知道張作霖是東北王,在1916年-1928年之間在東三省的地界上沒人敢挑釁他的權威,放眼全國也是排名前幾,問鼎中原的大軍閥。

但有這麼一號文人,卻敢於在太歲頭上動土,虎口奪食,他就是張作霖非常器重的經濟能手王永江,在張作霖被吳佩孚打敗退回東北以後,王永江卻找上門對張作霖說,想要分他手裡的一半權力,這是為何?

張作霖被吳佩孚打敗後,有人上門對張作霖說,把你的權力分我一半

王永江的苦惱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王永江在接受振興奉系經濟的重任後深刻的體會到了這句話的含義,雖然他的很多措施都得到了張作霖的支持,整個東三省的經濟也在逐漸回暖,但繁榮的背後卻隱藏著一個致命的缺陷。

那就是王永江在奉系集團內部沒有多大的自主權,這個問題如果不妥善解決,現在他現在的所有努力都會很快的變為泡影,那麼王永江為什麼這麼擔心呢?

第一,軍費開支佔財政收入的大頭。在奉軍快速發展的那幾年,軍費開支佔據了70%-80%,王永江辛苦賺回來的錢自己能再次投入使用的很少,這會嚴重干擾經濟的良性運轉,簡單點說,這樣下去會浪費王永江很多的時間和精力。

張作霖被吳佩孚打敗後,有人上門對張作霖說,把你的權力分我一半

第二,奉系軍官不尊重文官。在王永江的領導下,東北的經濟有了起色,這讓奉系的這些軍官們兩樣放光,經常去王永江那裡要錢,他們才不管什麼流程手續,找不到王永江就拿槍威手底下的辦事人員。這讓王永江多次找張作霖投訴,但最後還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這些軍官依舊我行我素。

第三,張作霖太好戰了。提起這個王永江就頭疼,對於奉軍和直系開戰,他是持反對意見的人,但奈何他沒有多少發言權,在張作霖看來,王永江只管賺錢就行了,其他的輪不到他管。但如果張作霖如此的好戰,再來幾個王永江都不夠他燒的。

張作霖被吳佩孚打敗後,有人上門對張作霖說,把你的權力分我一半

機會來了

基於這些考慮,王永江就一直在找張作霖要權,想要在奉天的經濟大權上有更過的自主性,而不是簡單的當一個管錢的人、但張作霖就是不答應,在張作霖看來,不管你要幹什麼,只要能賺錢就行,但不能和我分權。

王永江對此一直耿耿於懷,後來在張作霖入關和吳佩孚打仗失敗以後,王永江意識到機會來了,這個時候和張作霖提議分權是最合適的,為什麼這麼說?

第一,張作霖戰敗威望受損。在敗退回東北之後,整個奉系內部對於張作霖的評價產生了不同的聲音,有的人把這次的失敗歸結於張作霖的固執。而吳佩孚那邊也給他搗亂,任命了別人當奉天的領導人,這對於張作霖的威望都是一個不小的打擊,這個時候自然是最容易達成效果的。

張作霖被吳佩孚打敗後,有人上門對張作霖說,把你的權力分我一半

第二,張作霖急於用錢。失敗以後的張作霖,在奉軍內部提出了要整軍頓武,要裁撤人員更新裝備,這些可都是需要用錢的啊,需要用錢就離不開王永江,所以王永江很有底氣。

王永江滿懷信心的再次找到張作霖,提出了自己想要分權的願望,但又一次被張作霖拒絕了,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兩個人對於彼此的定位不一致。

張作霖把他當成一個錢袋子,沒錢了找他要,具體幹什麼輪不到他管。但王永江看來,他是整個奉天的經濟領頭人,他要對跟著他一起幹的人負責,如果只是一味的給奉軍貢獻軍費,這離他的初衷相距甚遠。

張作霖被吳佩孚打敗後,王永江上門對張作霖說,把你的權力分我一半,王永江想要的是經濟發展的自主權,而張作霖顯然並不想這樣做,這次談不攏以後,王永江稱病離開了,結果引發了奉天各界的譁然,他相信張作霖會服軟,再次的把他找回來,最終會如他所願嗎?

(資料來源:《張作霖和王永江:北洋軍閥時代的奉天政府》Ronald Suleski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