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交所決定4.18日發佈創業板大盤指數,是不是意味著創業板機會來了?

琅琊榜首張大仙


中性偏好的消息。我們先看下深交所設立此指數的目的是什麼?

為反映創業板市場基本面良好、流動強的大市值股票的整體表現,豐富指數化投資標的,深圳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信息有限公司定於2019年4月18日發佈創業板大盤指數。

指數代碼:399293

指數名稱:創業板大盤指數

指數簡稱:創業大盤

指數基日:2012年12月31日

基日點位:1000

創業板大盤指數從深交所創業板上市公司中剔除基本面和股票流動性差、質押和商譽佔比高的公司,按總市值由大到小排序,選取50家公司作為樣本股。指數採用自由流通市值加權,於每年6月、12月的第二個星期五的下一個交易日進行樣本股定期調整。

創業板大盤指數包括純價格指數和全收益指數,純價格指數通過深交所行情繫統發佈實時行情數據,全收益指數通過國證指數網發佈收盤行情數據。

上市第一天,就是一根中陰線,再看成交金額219.9億;佔創業板今日成交金額的18.8%;我們再看看上證50成交500億,佔大盤成交金額的15.4%;

而從基準12年算起,7年的時間,翻了3倍,1000點到今天的3100點,表現也相當不錯。深圳一名機構投資者接受採訪時表示,隨著近兩年創業板指已經出現大幅調整以後,投資價值在去年末已逐漸顯現,投資創業板“藍籌股”呼聲較高。深交所推出創業大盤指數一定程度能滿足這類需求。


北京紅竹


哈哈,像盼望春風到來一樣盼望著這個指數,這個消息非常重要,但不是所有的投資者都會關注!

這對創業板來說是一個潛在的利好,其他配套的創業板的政策和改革措施應會陸續的出臺。

中國上市企業的發展,很大的程度上是看中小創業板能不能夠創造出經濟增長的新亮點?其實是答案是肯定的,中國未來經濟的高速發展,一定離不開中小企業,創業板的企業就是開路先鋒,這個指數的推出,將真實的反映出,創業板當中有代表性的50家公司的情況。

創業板的調整已進行了好幾年,雖然市盈率市淨率還調的不是特別完美,但已經預備了再次騰飛的基礎,隨著科創板的推出,將促進創業板指數再上新的臺階。

我們不妨拭目以待!!!



阿文濤


股票利好與否,並不是看什麼政策。主要是看莊家。

像15年股災。融斷,融斷更慌了。這都是政策。但其實不管是不是政策影響。

股票逐利。所以,深交所發佈的,並不能意味著創業板的機會來了。

股市當中,機會永遠存在。關鍵在於你的實力與運氣。

現在行情很不錯。但很多人還是虧本的。

我記得以前股災爆發後,大盤與創業板大家都是對半砍。然後監管創業板的炒作。之後創業板不斷新低。相對於股市最高點是5000+ 大盤跌到2500.創業板頂是4000點。底是1200點不到。現在的創業板,不到1800點。還沒回到一半的水平。

所以,創業板什麼時候都是機會。

不過機會與風險並存。通常情況下,創業板因盤子小,更容易被資金操控。

通常時候,龍頭也是在創業板裡面。

政策的改變。對資金來說,是一種放寬。現在政策已經不抓特停了。十幾連板都有。

沒有特停。可以看作是放寬了炒作的監管。這次才在東方的帶領下,重回到了3200點。


Ss610x


深交所發佈創業板大盤指數,影響將是中性偏利好的範疇,並且是長遠性潛移默化的,而非能夠短期引爆創業板的利好。

創業板大盤指數於創業板的地位,其實相當於上證50指數之於上證指數,從定義來看,創業板大盤指數由50家優質的創業板公司作為樣本股組成,在一定程度上,創業板大盤指數的設立將有利於增強創業板大藍籌企業的曝光率和影響力,吸引資金的淨流入其中,也相當於在創業板市場內樹立價值投資的標杆,而這些創業板大藍籌企業的股價走高又會帶動創業板指數的走強,進而輻射整個創業板市場,帶來更多的機會。

不過,基於上證50的效應,也需要警惕 創業板大盤指數的發佈,會進一步造成創業板市場內的“二八分化”效應,往後創業板市場內也會出現投資者一旦踏錯節奏便會只賺指數不賺錢的一幕。

源自風生焱起的個人分析,歡迎關注本賬號以便獲取更多財經知識


風生焱起


隨著註冊制和科創板的推出,真正有機會的不只是某個指數,

而是那些有業績、有技術、有預期的優質公司。

只有這樣才有利於國內的優質公司和資本市場的長久發展。


A股漫談


A股的指數都是用全部股票來作為指數,與成熟市場有明顯的區別,比如納斯達克指數只有100個成分股,而且都是高成長的股票,比如蘋果等,那些垃圾股都不在指數里,所以能有10年牛市。A股目前指數完全失真,必須重新制定指數標準,深交所是開了個頭,以後上證指數也會用成分股。


愛吃蝦的小花貓


金融工具創新是金融創新的載體,創業板指數的出現,可能會豐富金融衍生品的門類。


樹木教育


這次 你起點就一萬點 趕超美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