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應急:軍民融合的極佳標的,後續更有資產整合預期

我國這一領域相關產品和服務產值已有近萬億元規模,成為新的藍海市場,公司市場份額在80%以上。軍用裝備處於更新換代階段,民用市場持續擴張,公司成長空間已經打開。

1、公司產品應用於軍民兩大領域,產品線齊全。

2、借力“一帶一路”和中非合作,公司海外業務快速增長。

3、定位集團板塊上市平臺,有望受益於集團相關資產整合。

1、公司簡介

中國應急建廠於1967年,專注於應急事業,從應急交通工程裝備拓展到應急預警與救援裝備,一步步發展壯大為中國應急預警與救援裝備研發與創新基地。公司於2016年8月5日在創業板整體上市,是國內第一家應急行業上市公司。2018年6月12日,公司更名“中國應急”,成為中船重工集團應急裝備板塊產業平臺。公司產品分為應急交通工程裝備、應急救援處置裝備、消防救生裝備和公眾應急裝具四大類。公司產品應用於軍民兩大領域,產品線齊全。公司是軍方應急交通工程裝備的重要供應商和總裝單位。2018年業績快報公告實現歸母淨利潤2.24億元(同比增長6.44%),主要受益於應急裝備業務的內生增長,以及核應急公司並錶帶來的外延利潤。

中國應急:軍民融合的極佳標的,後續更有資產整合預期

2、行業背景

①軍用需求發生變化,應急保障裝備處於更新換代階段

現代戰爭強調快速反應、高機動作戰,保證部隊快速向前推進至關重要。現代戰爭戰場態勢複雜多樣,需要應急保障裝備以保證部隊可以快速反應、快速推進、快速獲得後勤物資補給,軍用應急裝備已成為現代戰爭中不可或缺的保障力量。2015年國防白皮書《中國的軍事戰略》中明確提出“陸軍按照機動作戰、立體攻防的戰略要求,實現區域防衛型向全域機動型轉變”。我國地勢複雜多樣,應急保障是實現全域機動的重要一環。公司是國內軍用應急交通工程裝備領域中規模領先、產品線齊全和研發實力突出的專業製造商之一,也是軍方應急交通工程裝備的核心總裝單位。據中證網2018年6月13日報道,公司在應急交通裝備市場的份額在80%以上。根據公司2017年年報,公司產品的多兵種開發取得進展,除了傳統陸軍裝備,公司還與火箭軍、空軍、武警部隊開展合作,產品應用面持續擴展。

中國應急:軍民融合的極佳標的,後續更有資產整合預期

②民用應急救援產業市場廣闊

由於我國災難頻發,國家高度重視公共應急救援體系的建設,以減少經濟損失。國家先後發佈了多項政策以加強應急救援體系建設,推動應急產業的發展。中國過去的應急救援裝備落後,多采用人力進行搶險救援。近年來,隨著應急裝備的快速發展,配備數量顯著提升,應急救援越來越重視裝備的作用。隨著經濟實力的增強,我國對應急救援裝備的需求將不斷增加。據新華網2017年12月20日報道,我國應急領域相關產品和服務產值已有近萬億元規模,成為新的藍海市場。公司立足應急交通工程裝備,積極佈局應急救援裝備、消防救生裝備以及公共應急裝具等產品,為未來公司的持續成長打開廣闊空間。

中國應急:軍民融合的極佳標的,後續更有資產整合預期

3、公司看點

①借力“一帶一路”和中非合作,公司海外業務快速增長

亞非拉地區發展中國家眾多,大量的基建工程有待建設,但交通狀況無法保障工程機械通行,鋼製桁架橋、懸索橋、貝雷橋、水上浮橋等應急保障裝備和工程保障裝備需求十分強烈。公司海外業務佈局較早,產品曾先後出口至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等50多個國家,有望充分受益於亞非拉國家需求的增長。公司近年來深度開發海外市場,2017年全年在海外新增辦事處5處,並在肯尼亞設立了分公司,以促進亞非拉三大區域市場協調發展。海外辦事處和分公司的設立,對於公司加快海外市場的拓展和開發將起到積極作用。近幾年公司海外收入快速增長,2017年海外收入達4.49億元,收入佔比也首次超過20%。隨著“一帶一路”的推進和中非合作的深化,公司海外應急保障和工程保障業務有望充分受益。

中國應急:軍民融合的極佳標的,後續更有資產整合預期

②公司定位為中船重工集團應急裝備板塊上市平臺,有望受益於集團相關資產整合

根據2018年6月12日更名公告,中船重工集團決定把公司作為中船重工集團應急裝備板塊產業的上市平臺,可以集中資產業務優勢,利用資本市場融資便利,做強做大應急產業。根據中證網2018年6月13日報道,中船重工集團董事長鬍問鳴表示,“中國重工集團內擁有包括各類海洋裝備使用的綜合消防設備、核應急發電機組、海上應急搜救系統、援潛救生裝備和潛水、深海個體救援裝備、高原應急救生裝備、核輻射監測預警系統、發電應急系統等相關應急技術和產業資源”,公司有望受益於集團相關資產整合。

中國應急:軍民融合的極佳標的,後續更有資產整合預期

③收購陝柴重工核應急裝備公司,拓展核應急裝備業務,並有效增厚公司業績

2018年,公司以自有資金收購陝柴重工持有的西安陝柴重工核應急裝備有限公司51%的股權,交易價格為2.16億元。根據公司公告的業績承諾,承諾核應急裝備2018、2019、2020年分別實現淨利潤2946.54萬元、3658.93萬元和3777.22萬元,公司業績將得到有效增厚。

中國應急:軍民融合的極佳標的,後續更有資產整合預期

4、投資建議

我們認為公司是應急裝備總裝企業,應急裝備業績增長穩定,核應急公司併購將增厚業績,海外市場正在有效開拓,首次覆蓋,給予公司“買入”評級。(廣發證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