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新津縣概況

新津隸屬四川省成都市,位於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市南部,東接雙流區、南瀕眉山市、西臨邛崍市、北靠大邑縣和崇州市,是成都市的南大門。

新津屬亞熱帶季風溼潤性氣候,幅員面積330平方公里,戶籍人口31.72 萬人(2017年)[1],轄10鎮1鄉1街道,擁有寶資山森林公園、老君廟、梨花溪風景區等景點,榮獲國家生態縣、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全國綠化模範縣、全省環境優美示範縣、全省環保模範縣等稱號。

北周孝閔帝元年(557年),析隆山縣北部置新津縣。縣亦因“新渡口”而名“新津縣”。1983年3月3日,實行市管縣,撤銷溫江專區建制,新津縣屬成都市轄縣。

新津是天府新區“3市7縣”中的7縣之一,是全市“都市核心區、衛星城、小城市、特色鎮和一般鎮”四級城鎮體系中8個衛星城之一,為川西重要的物資集散地和交通樞紐,是四川省經濟技術向西南輻射的必經之地。

2018年12月,新津縣入選全國縣域經濟投資潛力100強排名榜第6位。

起源概況

成都市新津縣概況

新津縣

新津的“津”,按《說文》,義釋“水渡”,即“渡口”之意。新津即新的渡口,新津之名得此。原橫跨岷江的江安橋(索橋)為成都平原通往眉嘉平原的必經渡口,然而“江安橋,廣一里半,每逢夏水盛(索橋)斷絕,歲歲修理,百姓苦之”。東漢“建安二十一年(216),太守南陽李嚴乃鑿天社山,循江通車道”(《華陽國志》)以後,今五津匯流處始成為溝通成都平原與眉嘉平原的新渡口,代替了江安橋舊渡口。新渡口日益繁榮,逐漸成為新的集市,曰“新津市”。新津市的出現為新津縣創造了條件。北周孝閔帝元年(557)析隆山縣北部置新津縣,縣亦因“新津市”而名“新津縣”。新津縣古為蜀國地。

秦漢時期

同慎靚王五年(前316)秋,秦滅蜀。“周赧王元年(前314),秦惠王封子通國為蜀侯,以陳壯為相,置巴郡,以張若為蜀國守。”(《華陽國志》)新津為秦領地。“(周赧王)三十年(前285),(秦昭襄王)疑蜀侯綰反,王復誅之,改蜀為郡”(《華陽國志》),新津屬蜀郡。秦滅六國,分天下為三十六郡,蜀郡是其一,新津仍屬蜀郡。

“漢武帝建元六年(前135),開西南夷,分巴、蜀,置犍為郡”(《華陽國志》)。新津地屬犍為郡。“元鼎二年(前115),置武陽縣,屬犍為郡”(《新津縣誌》道光版,以下簡稱舊《新津縣誌》),新津地屬武陽縣。“元封五年(前106),改梁州曰益州,蜀列益州之域……太初四年(前101),益州刺史任安城武陽”(《華陽國志》),縣城在今彭山江口附近。“孝昭始元元年(前86),郡治移僰道”(《華陽國志》)。孝昭始元三年(前84),以“南夷數叛”,郡治移至武陽(舊《新津縣誌》以下簡稱《鄉土志》)。新津屬武陽未變。

建安二十一年(216),犍為郡守李嚴深感江安橋(今彭山江口附近)“每逢夏水盛(索橋)斷絕,歲歲修理”之苦,“乃鑿天社山,循江通車道”,開闢了溝通成都平原與眉嘉平原的新渡口,代替了漢安橋的舊渡口,故皂裡江、文井江、布濮水(即蒲水,今南河)三渡合稱新津。此後新津日益繁榮,為建縣創造了條件。

魏晉南北朝

東漢、三國、晉、劉宋,近五百年間,犍為郡在縮小,郡治在武陽縣未變,新津屬武陽,隸益州。

蕭齊高帝時(479~482),犍為郡治復移口道,新津仍是武陽縣地。

蕭梁武帝大同十年(544),改犍為郡(南部)為戎州,改武陽縣為犍為縣,並在當時的犍為郡北部置江州,領犍為一縣。新津為犍為縣地,屬江州,隸於益州。(《四川郡縣治》卷三)

西魏乘梁亂,奄有蜀土,於江原郡僑置犍為郡及僰道縣(及崇慶縣江原鄉一帶),改犍為縣為隆山縣(其時西魏勢力雖已伸至四川,但只佔有蜀郡及犍為郡部分,為示領土廣袤。故於江原郡境僑置犍為郡及僰道縣)。新津在隆山縣境,仍屬江州。(《四川郡縣誌》卷五)。

北周孝閔帝元年(557),析隆山縣北部置新津縣。縣亦因“新渡口”而名“新津縣”。縣治六門水(今鄧公場附近)。犍為郡治(僑置)亦遷泊於此。犍為郡原只領僰道(西魏僑置於江原郡晉原縣南三十里的僰道縣)一縣,此時領新津、僰道兩縣,隸益州總管府。

隋唐時期

隋文帝開皇九年(589),悉罷天下諸郡,以州統縣。犍為郡廢,蜀郡改為益州,治成都。新津和僰道兩縣改屬益州。大業三年(607)(一說大業二年),又廢置諸州,改州為郡。益州復蜀郡。廢僰道縣入新津(僰道雖系僑置,實領有以晉原縣南三十里為中心及其附近二三十里地)。新津隸蜀郡,縣治由六門水遷至皂裡江(今金馬河)東岸的壩上,即今五津鎮機場內。(《隋志》)。

唐武德元年(618),分天下為十道,道下置州、縣。四川西部為劍南道,改蜀郡為益州。新津屬益州,隸劍南道。(《舊唐書·地理志》)。

唐垂拱二年(686),分益州,置蜀、彭、漢三州。新津屬蜀州(州治在今崇慶縣治地),隸劍南道。縣治由皂裡江東岸壩上移至南河北岸即今武陽鎮。(《四川郡縣誌》)。

唐天寶元年(742),改州為郡,蜀州曰唐安郡。新津屬唐安郡。至德二年(757),分劍南道為東、西川節度,改唐安郡為蜀州,新津屬蜀州,隸西川節度。(《四川郡縣誌》卷七)。

五代時期

五代時,前蜀一切率循唐制,後蜀繼之,無所更變。新津仍屬蜀州,隸西川節度。(《四川郡縣誌》卷八)。

宋朝時期

宋太祖乾德三年(965),改道為路,“於蜀置西川路”(《四川郡縣誌》)。新津屬蜀州,隸西川路。真宗鹹平四年(1001)四川分為益、利、梓、夔四路。新津屬蜀州,隸益州路。徽宗重和元年(1118),又改益州路為成都府路。新津屬蜀州,隸成都府路。南宋紹興十年(1140),升蜀州為崇慶府,屬成都府路。新津屬崇慶府,隸成都府路。(《四川郡縣誌》卷九)。

元朝時期

元朝實行“行省制”,世祖中統元年(1260),於大都(北京)建中書省,於各地方設行中書省,以代行中樞職權。其制,大率以省統路,以路統府、統州,以府、州統縣。中統三年(1262年),立陝西、四川行中書省。

至元十八年(1281)分省四川,始改宋成都府路為成都路。新津屬崇慶府,隸成都路。至元二十年(1283),降崇慶府為崇慶州,新津屬崇慶州,隸成都路。至元二十三年(1286),特置四川行中書省,新津隸屬未變。(《四川郡縣誌》卷十)。

明朝建制

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仍置四川等行中書省,廢路存府以統州、縣。洪武九年(1376),改行中書省為承宣布政使司。由四川布政使司領成都等府十三、直隸州六、府屬州十五、縣一百一十一,新津縣屬崇慶州,隸成都府,統於四川布政使司。

清初,仍置四川布政使司,下設府、州、縣三級,州或縣有直隸於府或省的。新津直隸於成都府。

“清康熙六年(1667),以雙流土曠人稀,併入新津。”“雍正八年(1730),復置雙流縣,新津地如故”。(舊《新津縣誌》)。

嘉慶七年(1802),於四川省布政使司下設五道,分統府、州(廳)、縣。新津仍直屬成都府而隸於龍綿龍茂道,至清末光緒三十四年(1908)改名川西道。(《四川郡縣誌》卷十一)。

中華民國

元年(1912),廢清道制,置府、州(廳)以統縣,隸於省。新津屬成都府而隸於四川省。民國2年(1913),廢府、州(廳)設置。復置道,分四川為川西等七道。

民國3年(1914),更川西等七道為西川等五道,以道領縣。新津均屬西川道。民國24年(1935),復廢道,實行省縣制。又分四川省為18個行政督察區和西康行政督察區,(簡稱“專區”),縣受專區督察而隸於省。新津屬第一行政督察區(即溫江專區)督察,隸於四川省。

建國以後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2月25日,新津解放。這時,四川分川西、川東、川南、川北四個行政區公署(簡稱“行署”),原專區未變,分隸四個行署。新津縣仍屬溫江專區,1950年5月改屬眉山專區,均隸川西行署。

1953年初,復置四川省,撤銷四個行署,省下仍設專區。1953年3月眉山專區被撤銷,從3月10日起,新津改屬溫江專區。

1960年7月1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新津縣建制,併入大邑縣(新津縣在1959年6月即與大邑縣合署辦公)。原縣治城關鎮改稱新津鎮。1962年10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正式恢復新津縣建制(1962年4月,新津已與大邑縣正式分開辦公)。新津鎮複名城關鎮(1980年已更名為武陽鎮),仍為縣治所在地。

1983年7月,實行市管縣,撤銷溫江專區建制,新津縣屬成都市轄縣。

1997年,新津縣面積331平方千米,人口28.2萬,轄5鎮2鄉。縣政府駐五津鎮。

1999年,新津縣轄10個鎮、4個鄉:五津鎮、花橋鎮、金華鎮、興義鎮、安西鎮、新平鎮、永商鎮、鄧雙鎮、普興鎮、花源鎮、興樂鄉、龍馬鄉、黃渡鄉、文井鄉。

2000年,新津縣轄11個鎮、5個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總人口291021人,其中: 五津鎮 62177、 花橋鎮 28201 、花源鎮 15709 、金華鎮 18615 、普興鎮 15235 、興義鎮 15827、 新平鎮 14448 、方興鎮 14121 、安西鎮 13927 、永商鎮 18798、 鄧雙鎮 21784 、興樂鄉 10718、 黃渡鄉 7103 、文井鄉 9762 、龍馬鄉 8811 、萬和鄉 15785。

2002年,新津縣轄12個鎮、4個鄉:五津鎮、花橋鎮、金華鎮、興義鎮、安西鎮、花源鎮、新平鎮、普興鎮、永商鎮、方興鎮、鄧雙鎮、萬和鎮、興樂鄉、龍馬鄉、黃渡鄉、文井鄉。

2004年9月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4]31號)同意新津縣撤銷黃渡、興樂、龍馬、萬和4個鄉。將原黃渡鄉所屬行政區域併入普興鎮。普興鎮政府駐普興場。將原興樂鄉所屬行政區域併入花源鎮。花源鎮政府駐花源場。將原龍馬鄉所屬行政區域併入新平鎮。新平鎮政府駐太平場。將原萬和鄉所屬行政區域併入興義鎮。興義鎮政府駐興義場。

2004年,新津縣轄11個鎮(五津、花橋、金華、興義、安西、新平、永商、鄧雙、普興、花源、方興)、1個鄉(文井),42個社區委員會、61個村委會;面積330平方千米,人口密度935人/km2。

2009年,新津縣花源鎮、新平鎮、鄧雙鎮、花橋鎮、永商鎮增設街道辦事處。分別設立:花源街道辦事處、新平街道辦事處、鄧雙街道辦事處、花橋街道辦事處和永商街道辦事處。增設街道辦事處後,鎮政府與街道辦事處合署辦公,實行“兩個牌子,一套班子”,行政管轄區域和鎮政府駐地不變。

2014年2月12日,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二〇一三年行政區劃調整公告(21)】,新津縣撤銷五津鎮,設立五津街道辦事處,轄原五津鎮所屬行政區域。

2017年9月20日,新津縣政府第23次常委會上通過了“新津撤縣設區”的議題,下一步,將報請成都市政府同意撤銷新津縣設立成都市新津區,並由成都市政府轉報省政府、國務院審批。

新津,位於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市南部,幅員面積330k㎡,距成都市區19km,距西南航空港10km,區位優勢明顯,古有“南方絲綢古道第一站”之譽,今有“成都南大門”之稱。境內以平原為主,間有淺丘臺地。平原在地質構造上屬成都新生斷陷,其東南和西南的牧馬山和長秋山為淺丘與臺地,屬龍泉山褶斷束。平原佔全縣總面積的76.6%,主要分佈於新津縣的東北部、北部和西北部,全縣森林覆蓋率達29.9%。

地形地貌

地勢平坦,面積方圓。主要為河流、漫灘和階地構成的平原地貌。由76.6%的平壩和14.1%的丘陵和9.3%的水面構成,海拔高度442~673m,平原地區分佈在縣境中西和東部邊緣及南部部分地區,海拔高度在442~480m之間,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以2.2%坡降緩慢降低。地勢起伏不大。平原分佈於縣境的東北部、北部和西北部,以金馬河為界,河西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地面平均比降為1.17%;河東由東北向西南傾斜,地面平均比降為1.04%,平原面積佔全縣總面積76.6%。縣城東南為牧馬山臺地,海拔450~500m,境西南為長丘山陵,海拔500~600m。

牧馬山臺地

新津縣境東南一脈,為牧馬山臺地,佔全縣總面積的9.3%。牧馬山臺地山勢平緩,遠看像山,近看成川(準平原),海拔一般在450~500米左右。山峰有善人墳(587米)、桃子園(582米)、曾家官山(544米)、天宮廟(548米)等,其中以善人墳最高。牧馬山臺地呈東北--西南走向,其表層覆蓋物為第四系中更新統冰水磧物,普興鎮以北有白堊系上灌口組棕紅色泥岩和薄層細沙岩裸露,經風化後成黃壤和紫色壤,較肥沃,適應多種農作物生長,為縣境重要農業區。

長秋山丘陵

長秋山丘陵分佈在丹稜、蒲江、彭山、邛崍邊境地帶及新津西南部,呈南西——北東走向,由熊坡構造帶組成,長約80公里。新津西南境內諸山是其北端,為中、低丘。海拔高度,北段在500米左右,最高峰象鼻山,高達673米。中段以南,海拔在600米,個別高峰如蒲江的佛耳巖(又名黎山埂)高達900米。長秋山起伏較大,地表層有中生代白堊系、侏羅系衝至第四系地層之上,蒲江最為顯著,新津的老君山,永商鄉一帶也有裸露。土壤屬紫色土,部分已闢為梯田和坡地。其餘為森林所覆蓋,以馬尾松為主,其次是柏樹。

長秋山佔新津總面積的14.1%。在新津永商、鄧雙兩鄉境的有天社山、稠稉山、獅子山、九蓮山、象鼻山、油罐頂、朱家山、九蓮山諸峰,以天社山、稠稉山、獅子山、九蓮山較有名。天社山指武陽鎮南諸山,包括寶資山、玉皇觀(頂)、塔子山諸峰,原直逼南河,巖峭坡陡,交通為阻,東漢末,犍為郡太守李嚴鑿天社山後,始通車道。稠稉山,今名老君山,海拔617米,高山附近諸山,以產稠稉得名。獅子山,在老君山西南,兩山對峙,一起一伏,如雙獅撲飛蛾。九蓮山,亦名平蓋山,形如九朵蓮花,環繞古剎觀音寺。

岷江水系

新津境內諸河屬岷江水系,可分岷江正流及其支流。支流中有的是常年性自然河如西河、南河,有的是岷江的分支河如羊馬河、楊柳河,以及季節性自然河——龍溪河。以上諸河除季節性自然河外,在新津均屬過境河道,都在新津武陽鎮東南匯合。由於新津地勢低,河道比降小,流速緩,故常出現洪災。特別是南河與金馬河洪水對新津的威脅最大。

氣候特徵

新津屬亞熱帶季風溼潤性氣候,無霜期長,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由於所處地理位置和大氣環流影響等因素,具有“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春暖多變,秋多綿雨”的氣候特點。年均氣溫16.4℃,年降雨量987mm。氣候的另一個顯著特點是“多雲霧,日照短”。民間諺語中的“蜀犬吠日”正是這一氣候特徵的形象描述。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25.6℃;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5.7℃,最熱月(七月)平均氣溫為25.5℃,其14時平均氣溫為28.0℃。極端最低氣溫為-4.7℃;極端最高氣溫為36.6℃。無霜期年平均為297天,日平均氣溫 <5℃的年平均天數為103天。新津縣夏季低層逆溫不明顯,氣流擴散情況良好。

礦產資源

成都市礦產資源較為豐富。鈣芒硝儲量全國第一,高達98.62億噸,主要集中於新津和雙流。

水文資源

岷江古名汶江,因其發源於岷山而得名,是長江上游最大的一條支流。正流兩源,分別發源於四川盆地西北部岷山南麓的弓槓嶺和郎架山。匯流於松潘縣的紅橋關後向南流經都江堰、新津,在樂山接納大渡河、青衣江後,水量大增,至宜賓注入長江。都江堰以上稱上游,都江堰至樂山段為中游,樂山至宜賓段為下游。全長735公里,流域面積13.3萬平方公里,落差3560米,平均坡降為4.83‰。

岷江自都江堰市至新津武陽鎮段,稱外江。古名“皂江,一名皂裡江,又曰壽阝江”。(《寰宇記》)這段河道流經平原,分支較多,成一網篼狀,在新津武陽鎮東南匯合。隨著時間的推移,江流遷徙不定,幹流也因時而易名:近至清朝,黑石河為岷江干流時有“黑石大江”之稱;清末,岷江干流又轉走羊馬河,有“羊馬之河”之稱;民國22年(1933),疊溪大水後,金馬河變成了岷江干流。此後,金馬河一直是都江堰的主要排洪河道,是一條基本定型的岷江正流。1953年羊馬河口被封以後,羊馬口以上至渠道河段仍為金馬河河段,故有“金馬河渠首段”之稱。

生物資源

成都市新津縣地處亞熱帶溼潤地區,地形地貌複雜,自然生態環境多樣,生物資源十分豐富。適合多種林木生產,且能速生豐產。林木品種多樣,凡宅院、寺廟、宗祠等地,習慣種植以材質珍貴的柏木、楠木、銀杏、大葉榕為主,次為果木、香樟、合歡、女貞等,“四旁”則以意楊、水杉、麻柳、榿木、千丈為最普遍。丘陵區成片林則以馬尾松、國外松、墨西哥柏、青岡為主,散生的有油桐、板栗、核桃,各類水果等經濟樹種。其餘常見的還有杉木近百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