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檀:蘋果高通和解 聚焦經濟領域最重要“軍備競賽”

一切圍繞高科技戰略而動。

芯片領域,5G領域,暗流湧動,有兩個國家可能執牛耳。

美國手機電信工業協會早前發佈《5G全球競爭》報告,將美國與中國並列全球5G第一國家。

而美國圍堵華為,已經不是新聞,但華為在新西蘭、意大利、德國等國依然突出重圍,原因是技術優勢,極高的性價比,你在美國再找這樣一家高性價比的通信公司試試?!

急了!美國在經濟領域發動軍備競賽

美國宣佈在5G領域發動新的軍備競賽。

4月12日,美國總統川普在5G 部署活動中再次呼喊,美國必須要贏得 5G比賽。

美國將在5G時代領跑其他國家,計劃在 5G網絡上投資 2750 億美元,創造300萬個美國就業崗位,讓美國經濟規模增加5000億美元。

同一天,《人民日報》整版刊文談論信息化,表示商業化應用將進一步拓寬信息技術應用的深度與廣度,從而將人工智能的發展提升到新高度。

華為宣佈,已經在全球簽訂40多個5G商用合同;工信部也火力全開,宣佈部署2019年IPV6網絡…

5G時代關係萬物互聯,儲能、生物技術沒有本質進展,信息技術成為最高的經濟競賽。

華為、高通、蘋果有深刻的愛恨情仇

華為、高通、蘋果之間深刻的愛恨情仇,反應了競爭白熱化。

4月9日,鳳凰網科技報道,有外媒獲得消息說,華為正在考慮銷售5G多模終端芯片巴龍5000,獨家供應給蘋果,華為表示不評價。

蘋果愛上華為了?並沒有,其實是迫不得已。

蘋果的合作伙伴英特爾太不給力,原先說5G基帶芯片出貨,預計要到2019下半年,這樣一來,整個2019年,蘋果可能都沒有5G芯片可用。

不光沒產能,英特爾手機芯片還很爛。有業內人士說,蘋果的爛信號是出了名的,以前有的人給蘋果手機辯駁說:蘋果手機信號還可以啊。那是因為蘋果公司以前有的手機是高通芯片,有的是英特爾芯片。

信號差的那一部分,就是英特爾芯片的蘋果手機。

之前,有媒體報道蘋果向三星和高通採購5G基帶芯片,三星說產能不足,把蘋果拒之門外。

蘋果和高通是一對老冤家。

高通業務有三大板塊:QTC(設備與服務)、QTL(授權和專利),以及QSI(戰略投資)。

QTC和QTL業務是營收和利潤的主要來源,QSI業務在多數年份中都是不產生營收的。2017財年,高通年營收約230億美元,其中QTC業務營收165億美元,QTL業務營收64億美元。

高通在移動通信、手機芯片領域不斷研發,不斷收租金,業內俗稱“高通稅”。

稅收是多少呢?2016年,蘋果向高通繳納授權費28億美元,當年蘋果售出2.16億臺iPhone手機,照此算來,每臺手機的“高通稅”約13美元。

蘋果和其他公司最近幾年拒絕向該公司支付數十億美元的費用,於是硝煙四起,雙方專利之戰持續兩年,在多個國家訴訟。在中國也幹過架。

去年12月10日,高通在中國獲勝,福州中院授予了高通針對蘋果公司四家中國子公司提出的兩個訴中臨時禁令,要求他們立即停止針對高通兩項專利、包括在中國進口、銷售和許諾銷售未經授權的產品的侵權行為。相關產品包括:iPhone6S、iPhone6SPlus、iPhone7、iPhone7Plus、iPhone8、i-Phone8Plus和iPhoneX。市面上所有iPhone機型都會受到影響。

蘋果聲東擊西 背後有無形之手

聲東擊西,蘋果一方面跟華為傳出“緋聞”,另一方面,與高通暗度陳倉。

北京時間4月17號凌晨,高通與蘋果來了一場突如其來的和解。兩家公司聯合發佈聲明已經和解,放棄在全球層面的所有法律訴訟。

兩家公司已達成為期六年的全球專利許可協議,2019年4月1日生效,有兩年的延期選項。

蘋果將向高通支付一筆款項。兩家還達成一份為期多年的芯片組供應協議,沒有披露具體金額。

4月22日,在美國聖迭戈聯邦法院開庭審理的專利費訴訟大戰戛然而止。

美國市場欣喜若狂,這一消息在收盤前1小時左右公佈,公佈後,高通股價收漲23%。創下1999年以來高通最大單日漲幅,市值單日增加約145億美元,達到852.66億美元。蘋果股價最後一小時處於震盪狀態,最終收漲0.01%。

如此大的和解絕非朝夕之功,此前傳出跟華為的緋聞,是煙幕彈。當然,蘋果是家企業,尋找的是性價比最好的公司。

華為的巴龍5000,此前、現在、未來都是蘋果的選擇之一。巴龍5000不僅支持Sub-6和毫米波5G網絡,向下兼容2G、3G和4G LTE,產量還足夠大,能夠滿足蘋果龐大的訂單量,趕在今年新品發佈會的時候推出支持5G的新iPhone。

蘋果對華為不是真愛,對高通也不是全部的愛,現在印證了一部分。

奇怪的是,就在蘋果和高通和解幾個小時後,英特爾放棄5G手機芯片業務。

此前,英特爾為蘋果提供5G基帶,並且發佈了第一代5G基帶產品,並加緊研發第二代產品。但在各大研究公司的對比測試中,高通的基帶芯片幾乎碾壓了英特爾。

失去蘋果這個大客戶後,英特爾手機芯片無法生存。英特爾宣佈,公司將退出5G智能手機調制解調器業務,專注於5G網絡業務。

此前的消息稱,蘋果可能會採購英特爾的5G芯片。

這場和解來的突然,背後恐怕有無形之手。英特爾如此快速宣佈放棄重大業務,時間上如此吻合,難道一切都是意外?絕無可能。

聯想到此前對華為的打壓,我們可以得出潛在的邏輯,但不論如何,華為的戰略方針與優勢不會改變,5G世界是個實力世界。

結論 給芯片市場排個名 華為有能力!

大名鼎鼎的高通就不多說了,世界上一半手機裝的是高通芯片。

博通是蘋果手機的芯片供應商,手機芯片排第二毫無懸念。

然後是AMD和英特爾,基本把個人電腦的桌面級芯片包場了,英特爾現在退出移動終端市場。

緊隨其後的臺灣聯發科,走中低端路線,手機芯片市場份額排第三,很多國產手機都在用,比如小米、OPPO、魅族。不過,在高通的壓制下,聯發科的利潤和銷量都在下滑。

華為海思最爭氣,華為通信芯片與手機芯片齊頭並進,市場份額隨著華為手機的增長排進了前五。

我們當然不能忘記,臺積電、中芯國際這樣的企業,也不能忘記尹志堯這樣的蝕刻機專家。

正是因為臺積電的出現,才把芯片的設計和製造完全分離了。

2017年臺積電包下了全世界晶圓代工業務的56%,規模和技術均列全球第一,市值甚至超過了英特爾,成為全球第一半導體企業。晶圓代工廠又是臺灣的天下,除了臺積電這個巨無霸,臺灣還有聯華電子、力晶半導體等等,連美國韓國都得靠邊站。

一個產業的上升,是生態鏈茁壯成長的結果,華為的發展,建立在生態鏈的基礎上。如果沒有生態鏈上的企業,這一場5G競賽根本不會發生。讓我們向這樣的企業致敬!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