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人最喜歡用人民幣後,事情有新進展,人民幣交易量大增近50%

近年來,全球最主要的貨幣美元在支付交易和外匯儲備體系中不再繼續一枝獨秀,與之相伴的是非美元貨幣正在起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人民幣方面,美國以外的經濟體回升料造成美元趨弱,摩根士丹利已在最新報告中認為人民幣未來仍將趨強,其中經濟回溫以及外資匯入將是人民幣走勢的兩大支柱,據國家外匯管理局最新數據,3月末外儲為3.099萬億美元,較2月末增加85.8億美元,為連續第五個月增加。

英國人最喜歡用人民幣後,事情有新進展,人民幣交易量大增近50%

央行數據顯示,目前,人民幣已在全球設立25家清算行,截至1月,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範圍已覆蓋162個國家和地區,共有1186家境外機構進入債券市場。同時,目前,在人民幣國際化不斷推進和更上層樓的背景下,也間接的提高了人民幣的國際儲備佔比和世界各地的人們增加人民幣的使用頻率。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3月28日公佈最新官方外匯儲備貨幣數據,美元佔全球外匯份額已經從1999年的高達70%下降到2018年底的不到62%,截至2018年第四季度,美元佔比降至61.69%,且為連續三個季度出現明顯下降,而人民幣資產佔比升至1.89%,超過澳元和加元,創IMF自2016年10月報告人民幣儲備資產以來最高水平。

英國人最喜歡用人民幣後,事情有新進展,人民幣交易量大增近50%

而作為傳統金融大國的英國更看好人民幣的“錢途”,按英國《金融時報》的分析就是,英國或正在悶聲發財,據路透社4月17日援引倫敦金融城公司(City of London Corporation)週三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2018年第四季度,倫敦人民幣日交易量同比增長近50%,超過760億元人民幣(合114億美元),美元/人民幣日成交量增至730億美元,為迄今最高的絕對成交量,超過了英鎊日成交量,報告顯示,投資人對人民幣在歐洲交易時段表現出強勁的交易興趣,市場份額約為30%,其中現貨和遠期交易量最大。

我們注意到,這個數據與英國央行1月公佈的半年度報告等其他調查結果一致,英格蘭銀行報告顯示,2018年底,倫敦人民幣交易量超過英鎊對歐元交易量,人民幣日均交易額達到730億美元,這凸顯了英國作為中國以外全球最大人民幣交易中心的地位。目前,英國倫敦已經取代人民幣首個海外離岸中心新加坡,也超越法蘭克福,使倫敦成功坐穩全球最大的人民幣離岸外匯交易中心的寶座。

英國人最喜歡用人民幣後,事情有新進展,人民幣交易量大增近50%

另據,SWIFT在2月發佈的報告稱,2018年12月人民幣再次成為國際支付第五大最活躍貨幣,人民幣支付金額相比去年10月上升13.66%,而同期其他所有支付貨幣的結算總額卻下跌了7.4% ,也就是說,人民幣在國際支付上升趨勢在全球所有貨幣中遙遙領先,支付使用規模佔比已超過了加拿大元(1.71%)和澳元(1.60%)。

SWIFT報告還顯示,2018年超過36%的人民幣交易支付結算髮生在英國,而法國和新加坡的交易僅在6%左右,該英媒稱,人民幣交易在倫敦如此活躍和迅速增長,一個重要原因是中英經貿往來以人民幣結算的比例大大提升,而按英國財政部在2月發佈的數據顯示,2018年中英兩國跨境人民幣業務實際收付總額為2500億元(上漲150%),在中英兩國的商品貨物交易中,人民幣結算的比例超過20%。

英國人最喜歡用人民幣後,事情有新進展,人民幣交易量大增近50%

以上這些數據都意味著英國已成為歐洲人民幣支付業務發展最快的市場,對此,英國原財政大臣喬治·奧斯本告訴FT,“成為最大的人民幣離岸市場可能會給英國帶來數十億英鎊的稅收”,而這對身陷漫長而混亂的脫歐過程的英國經濟而言,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與此同時,目前,包括德國、法國、西班牙、比利時等歐洲多國更是幾乎同時將人民幣納入外儲中,這些都意味著,人民幣正在被大多數發達市場國家認可。值得一提的是,早在去年9月,SWIFT報告還指出,英國在全球商業貿易中最喜歡使用人民幣進行交易,商貿交易規模約佔5.45%,在全球各國中排名第一。

英國人最喜歡用人民幣後,事情有新進展,人民幣交易量大增近50%

對於人民幣國際化趨勢加大的跡象,這背後的關鍵信息,英格蘭銀行(英央行)總裁馬克.卡尼在數週前為我們做了最好的解釋,他也認為人民幣正在發揮大作用,目前全球一半的貿易是通過美元計價並支付的,而美國在全球商貿中的佔比則不到10%,相比下,新興市場經濟體卻在全球活動中的份額為60%,然而,在全球經濟秩序重構的情況下,其他儲備貨幣會出現,我認為我們最終可能會擁有美元以外的儲備貨幣,例如,人民幣計價的原油期貨就為繞過傳統美元事件的交易提供了選擇。(完)

BWC中文網原創作品,本文不得以任何形式摘編、轉載或轉化視頻、音頻等,違者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