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陽黨政代表團考察常熟、張家港兩市重點項目、生態文明等建設情況

4月16日,市委書記黃春年帶領我市黨政代表團分別來到常熟市和張家港市,考察兩市在推進產業集聚區建設、重點項目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精神文明建設、網格化社會治理等方面的新理念、新思維、好機制、好做法。市領導趙志強、李忠法、任劍平、金夕龍、石捷、仇洋、周東明、賀雲華、符衛國、黃俊杰參加了考察活動。

丹陽黨政代表團考察常熟、張家港兩市重點項目、生態文明等建設情況


“江南福地,常來常熟”。常熟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以其悠久的人文歷史、秀麗的山川景色、豐饒的物產資源享譽江南,素有“魚米之鄉”美稱。16日上午,市委書記黃春年帶領黨政代表團一行來到常熟,先後對中交天和機械設備製造有限公司、常熟開關製造有限公司、虞山尚湖生態建設、國家高新區創新展示中心、菱創智能科技(常熟)有限公司和豐田汽車(常熟)零部件有限公司進行考察。

據瞭解,常熟素有改革創新的優良傳統,上世紀80年代“碧溪之路”聞名全國。近年來,常熟主動適應經濟新常態,持續推進省科技創新體制綜合改革試點,依託常熟國家級高新區打造氫能源汽車產業高地,依託高鐵新城加快發展數字經濟,持續培育壯大“3+5”特色產業:“3”即汽車零部件、裝備製造、紡織服裝三大千億級產業,總產值佔比超過全市工業產值的一半;“5”即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節能環保五大戰略性新興產業。

丹陽黨政代表團考察常熟、張家港兩市重點項目、生態文明等建設情況


考察中,黃春年指出,常熟不僅經濟發展走在全國縣級市前列,而且在結構轉型、城市建設、社會治理、生態建設、富民惠民等方面都為丹陽樹立了榜樣,回去後要認真學習借鑑先進地區的成功經驗,進一步開拓思維、創新理念,為加快建設“強富美高”新丹陽謀求發展之路。

丹陽黨政代表團考察常熟、張家港兩市重點項目、生態文明等建設情況


張家港市位於長江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交匯處,以境內天然良港——張家港港而命名。16日下午,黨政代表團一行先後考察了張家港市文化中心、國家再製造產業示範基地、永新社區、黃泗浦生態園和蘇高新(張家港)節能環保創新園等地,詳細瞭解了張家港在文明城市、園區建設、網格化社會治理、黨群服務等方面的創新做法。

丹陽黨政代表團考察常熟、張家港兩市重點項目、生態文明等建設情況


據介紹,張家港下轄8個鎮、1個現代農業示範園區、1個雙山香山旅遊度假區,擁有2個國家級開發區,1個省級高新區。近年來,張家港與時俱進,大力弘揚張家港精神,解放思想、拼搏爭先,綜合實力始終位居全國同類城市前三甲,成為唯一獲評全國文明城市“五連冠”的縣級市,先後獲得全國首個聯合國人居獎、首批“國家生態市”等20多項國家級榮譽稱號。

丹陽黨政代表團考察常熟、張家港兩市重點項目、生態文明等建設情況


座談中,張家港市委書記沈國芳介紹了該市經濟社會發展情況。沈國芳指出,張家港與丹陽作為長三角區域的重要節點城市,經歷過相似的發展進程,目前也面臨著同樣的機遇挑戰。沈國芳表示,此次考察為兩地合作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契機,衷心希望兩地在改革發展、科技創新等方面加強深度交流,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攜手同行,共創佳績。

丹陽黨政代表團考察常熟、張家港兩市重點項目、生態文明等建設情況


座談中,黃春年真誠地歡迎張家港到丹陽傳經送寶,分享成功經驗。他指出,張家港精神值得學習,令人敬佩,對照與張家港發展上的差距,丹陽要把壓力轉化為動力,學真經、求法寶,大力弘揚“至誠至精、創新圖強”的丹陽精神,搶抓長江經濟帶發展機遇;要靜下心來、埋下身子,在經濟產業佈局、基礎交通建設等方面提前謀篇佈局,增強憂患意識;要以人民為中心,尋求社會治理方面的新發展、新內涵,從而實現發展速度的領先、質量的提升。

丹陽廣電全媒體記者 張振飛 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