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參加優質課評選,老師讓學生一遍一遍的參與表演磨課,大家怎麼看這樣的優質課?

茶餘飯後談教育


我覺得這個很正常!優質課的展示不僅是自己教學水平和綜合能力外,同時也是讓其他老師學習的課。,所以我們必須通過這種課給其他老師展示足夠的能夠讓他們學習的地方,同時也有大家值得研究的地方。其實整個打磨過程也是老師自己成長的過程。



記得剛剛上班的時候為了上一節課,當時做教具需要每個孩子製作一個,整整花了幾天的時間才完成,那個時候沒有多媒體,完全是手工打造一些學具!後來慢慢有了多媒體,也懂得一些製作課件的方法,記得有一次幫一個老師做課件,因為在這個整個打磨過程當中,很多時候試講幾次次,每次推倒重來,所以我前前後後給他改了10多次課件,很多時候都是完全重新制作。毫不誇張的說,為了一堂優質課,所以經歷簡直就像地獄般的痛苦,再也不想上第二次展示課。很多時候一堂課下來就會發現,這堂課實際上不是你的思想,你僅僅就是去表演而已。


當然現在這種事情是可能已經失去了它原有的本意,很多都是因為拿一個證書參與職稱評審而已。當然不管怎麼樣,年輕人如果有機會參與這樣的比賽活動,就要積極參與,鍛鍊自己,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不斷的成長。順便拿個證書,何樂而不為?


歡迎把你的優質課痛苦經歷留言,分享分享!我就怕給別人做課件!


楊鍋來了


記得年輕時市裡讓我講公開課,教研員也是老讓我們磨合,我非常反感。於是讓我磨合我就湊合,結果人家批評我,還差點不讓我去。當然我也不想去,特別是這樣作假的課。後來,我沒磨合也講了,也不錯呀。課是備了,但大都臨場發揮,老教師說這樣才叫上課。

我也曾在全國性的英語教學大會上直接向到會的專家指出: 這種弄虛作假的課都是你們需要的,老師們把課上成這個樣子是不得不的,誰不知道這樣沒法講課。獲得了大家的共鳴。

反覆備課,上成樣板課不是不可以,因為組織一次活動就是要傳達一定的意見。不過還是要關注常規課,因為常規課有借鑑意義,對於別人有實現的可能。假的東西大家一看就明白。


StLawrence


上初中時,班主任是一位英語老師,兼任年級教研室主任,每學期英語師範課都是在我們班。記憶最深刻的就是老師不讓我們下午自由活動,不讓我們晚自習,要給我們講上課流程和步驟。然後一遍一遍課堂排練,至少有整整一個禮拜,英語課都是停滯狀態,對著一片文章,反覆演練。

然後,就是有了最後示範課上精彩的講解。

現在覺得有句話,特別貼切,特別符合這種上課風格:各位影帝,請開始你們的表演。



貓眼觀生活


根據題主所說,為了參加優質課評選,老師讓本班學生一遍又一遍地按照老師的要求,上同樣內容的課。這不是磨課,這是演課。老師的目的雖然是想把課上得更好,但如此演課,偏離了教學的本質,不僅耗費了老師和學生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且學生也會意識到這有造假的成分,對學生的認知行為造成不良影響。

磨課,本來的名稱叫做試教。“磨課”這種說法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正常的磨課(試教)應該是這樣的。當一位老師接到上課的任務後,認真備課,然後到同一年級的其他班級上課,最後正式在本班上課。可以磨課(試教)一次,也可以磨課(試教)多次。比如在A班上一次,根據發現的問題修改教學設計,然後在C班上一次,再修改,最後在本班上。在磨課的過程中,應該請一部分同事和領導來聽課,請他們提出建議。通過磨課,可以發現教學設計中不合理的地方,然後改進,讓教學更合理有效。磨課,對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的幫助是很大的。青年教師應該多上公開課、研討課,這樣可以快速提高教學水平,讓青年老師快速成長起來。

我認為,“磨課”這種叫法不符合教研工作的本質,應該恢復原來的叫法——試教!

作為人民教師,我們應該追求真善美。我們在進行教育教學活動的時候,要努力去踐行真善美。通過言傳身教,影響和教育學生嚮往真善美。這才符合教育的本質和意義。

 


山下的牧羊人


這是教師的升遷機會,是學生的悲哀。師德的墮落!更是社會的無奈!這樣下去,你是在表演還是在教書?學生是跟你學知識還是學表演?這樣的優質課,讓我想起大躍進時期為了向上級“放衛星”層層加嗎,最高喊出了“畝產萬斤”的口號,為了證明,就把其他田地裡的莊稼都密密實實擺放到一小塊田裡,中間裡面放上小凳子讓小孩站在凳子上,記者擺拍好照片,附上文字說明:萬畝莊稼上都可以站小孩,以此證明:畝產萬斤。

如果有興趣,去圖書館查閱1958年9月以後的報紙刊物,可以看到很多,這樣的不可思議的神奇東西。

但假的就是假的,欺上容易,因為只要官本位不變,好大喜功就會形影相隨;瞞下不容易,地是大家種的,一畝地能打多少糧食,三歲孩子都清楚。事實會露餡,緊接著三年自然災害就餓死了人。哪有畝產萬斤?

教育是百年育人,對民族國家千秋萬代負責的利不在我的高尚的默默耕耘的工作,變著法追求名利,大躍進,貽害無窮!


本書455


剛進學校的時候,沒教學經驗,提起來優質課三個字,總覺得高不可攀,離我很遙遠,慢慢地發現,原來優質課都是再演戲。

每年學校都有各個學科的優質課比賽,市裡區裡也聽了很多觀摩課,聽完感覺一個個老師們都很有能力,但仔細一咂摸,在正常的教學中,根本就不可能實行,一節優質課少則一個月磨課,多則半學期,正常教學中哪有那麼多時間可以排練,優質課的存在只是為了爭榮譽,為了好評職稱。

反而,我覺得在正常教學中,應該多聽聽隨堂課,一節隨堂課也許沒有那麼緊湊,沒有那麼多環節,但隨堂課上老師的教育機智才最真實,也能借鑑到自己的課堂管理中。

優質課是40分鐘的表演課,有的人適合表演,有的人不擅長展示,人各有不同,看自己喜好。對於我而言,觀看優質課,學到的課堂處理方法很難運用在自己教學中。不過參加優質課比賽,很能鍛鍊人,磨練人。


喵喵0琉白聊教育


首先優質課不僅是個人榮譽,也是學校的榮譽。

我也看過部優質課,省優質課,明顯可以看出,都是磨了很多次的課,老師熟練,學生也熟練。

估計評委評比的標準是整堂課的授課情況,比如所講內容的合理安排,重難點的處理,與學生的互動,授課的方法,肢體語言的使用等等,為此教師就要做到熟悉本節課的內容,磨課的目的既可以看自己的講授,學生的配合,還可以看時間的安排。所以這是一項必須做的工作。

至於你說的一遍又一遍,我有點不懂,一般來說看自己代的幾個班而定,如果代的三個班,每個班磨一次課,磨三次課也是可以的,當然代兩個班磨兩次課也合理。如果代一個班的話,講兩次也是正常的。

這個涉及到學校甚至市裡的榮譽,學校領導就提倡必須磨課,否則萬一有問題還得多錄幾次課,錄課的費用挺貴的,如果學校沒有錄課設備,每節課得幾百元,這筆錢,如果單位給付的話,也只能付一次,不可能講幾次付幾次。

我也錄過優質課,但是我只講了一遍就錄,也得了省優質課,挺幸運的,年輕老師多講幾次也很正常。


簡單236270020


為參加評比進行反覆磨課,現在是很正常的事,尤其是青年教師,各方面都不夠成熟,需要一個深入體會的過程,我覺得這樣的磨課是有必要的。

但是磨課不能過多地讓學生表演。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是教師引導的結果,是教學方法和手段的反饋。表演出來的效果,能說明教師講課的實際水平嗎?

我想,一個優秀的教師,磨課應該是在不斷地檢驗自己的教學設計,發現自己的不足。如果教學能力和方法已經達到了一定水平,無論是什麼學生,都會有好的效果。

所以,我覺得磨課應該把功夫用在鑽研教學上,用在瞭解學情上,用在總結反思上,這樣對教師來說,才是真正的成長和進步!


木易心平751


現在的優質課評選問題很多,師生都有怨言!

本來評選優質課的目的是好的,評出好的課件推廣開方便大家交流學習,使授課水平得到提高,被評上的學校和老師也能得到榮譽和表揚。

但為了這節課所要耗費的人力物力和精力卻是遠遠超出實際所需。為了這節課一般老師都要反覆演練多次,不管學生的感受,直到老師感覺可以了為止;還有的老師心裡沒底,即使已經磨課很多次,自己都認為可以了,只要時間還沒到,還是想辦法找出時間繼續練習!這樣容易大量擠佔學生的其它時間,使學生產生厭煩和牴觸情緒。

上面這些還是可以理解的,但嚴重的是這裡的弄虛作假問題。

比如有的老師感覺自己班有很多差生會影響講課,那就和其他班換學生,把兩個或三個班的好學生聚一起來講優質課,這樣的課各方面表現肯定好很多;還有一個情況就是講優質課的時候,設計的課件跟平時上課是不一樣的,講優質課會把能有的器材儘量用上,尤其比較先進的多媒體器材,而平時上課可能頂多用點簡單的器材比如幻燈機之類,所以優質課一般都是比較高大上的!

通過上面兩個方面可知,優質課與實際教學脫節嚴重,各方對此多有詬病,有關部門應該想辦法解決,使之能更真實地反應教學情況。


英雄一無悔


這是典型的作秀,作假,毫無意義。人們呼喚具有原汁原味的原生態的優質課,不歡迎貌似完美無缺實則毫無生成性可言的那種優質課。

為了評選優質課,反覆演練,空耗了學生時間,把呈現智慧與靈動的教學活動變成了簡單重複的技術技能的操作,這樣打磨的優質課,失去了原汁原味,除了蒙取個人榮譽外,沒有什麼意義,教與學的主體者都變成了優質課的奴僕。

本來,以講優質課為契機,以此為切口,教師反覆研究打磨,應該是正常現象,無可厚非(不是無可非議),為了起到示範作用,必須研磨,否則,觀摩指導效果會大打折扣,浪費了別人時間。研究磨合,也是推動研究學生、教材和教學主體的過程,促進了教學理念、心態、程式、方法的交流與融合,也是研磨者的互學、集智與規範整合過程,有時還是新思想新理念的科普過程。現實教學中,有的學校為了優質課獲獎,讓推薦出來的教師利用不同的班級或不同年級的生源,同講一個內容,反覆研磨,這已是司空見慣的現象。如果反覆演練,搞程式化,造假,把靈動的學生思想(維)往預設的籠子裡裝,那就走向了反面,簡直是可笑可恥可恨!

教學需要技巧,更需要智慧。顯然,為了優質課讓學生反覆演練,把本來是屬於智慧的靈動的教學藝術,閹割而變成了靜態的程式與方法的集合,把未知的不可捉摸的成長性扼殺在已知的套子裡,淪落成了一種純技術(巧)化的操作,這就是研磨之弊了。智慧永遠不可複製。優質課的打磨,旨在推動形成一種濃厚的研討之風,促進教學水平的提高,提升品位。如果是為了獲得榮譽,勞心費力地表演,弄虛作假,如此作秀,有何價值?很多老師對優質課的反感大概是源於此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