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產權典型案例告訴你:“傍名牌”的代價真不低!

知識產權典型案例告訴你:“傍名牌”的代價真不低!

記者梳理今天省高院發佈的2018年我省知識產權十大典型案例發現,去年一年,四川法院審理了一系列社會影響大、關注度高的知識產權民事案件,對於侵犯知識產權成本低,維權成本高,賠償數額低的問題,省法院加大了這類案件的民事賠償力度,增強對製假源頭、重複侵權、惡意侵權及群體侵權的打擊強度,讓侵權者付出高額的侵權代價。

知識產權典型案例告訴你:“傍名牌”的代價真不低!

例如此次發佈的十大典型案例中,就有一例因使用了奢侈品牌路易威登公司標誌花紋而被告侵權的。由成都樂堂公司和樂聚源食品店共同經營的KTV包間裡,“LOUIS VUITTON”標識,以及路易威登經典的老花圖案。法院審理認為,兩被告將訴爭商標作為“KTV”包房的裝潢使用,行為違反了誠實信用原則和公認的商業道德,損害了原告的合法權益,構成不正當競爭行為。法院判決他們立即停止在歌廳娛樂服務經營活動中使用原告的“LOUIS VUITTON”文字註冊商標以及圖形註冊商標,共同賠償原告經濟損失人民幣12萬元。

在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方面,全省法院對知識產權犯罪保持了高壓態勢,依法嚴懲侵犯知識產權犯罪行為。在十大典型案例中,就有一例“高建軍等十五人假冒註冊商標罪、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罪案”:被告人高建軍為牟取非法利益,邀約其餘被告成立了瀘州博聯酒類銷售有限公司,以公司名義,在未取得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合法授權的情況下,非法生產包裝了大量假冒“國窖1573”等名酒用於銷售,他們假冒註冊商標的非法經營數額達470餘萬元。

由於被告情節特別嚴重,法院以假冒註冊商標罪、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罪,判處高建軍有期徒刑七年,並處罰金260萬元,有力地打擊和震懾了製售假酒犯罪活動,保護了名牌酒類企業知識產權和消費者健康安全。同時,全省法院還加大了對重點行業、重點領域的打擊力度,有效發揮知識產權犯罪刑事懲罰的威懾作用。

我省法院判決力求切實解決“侵權成本低、維權成本高、賠償數額低”的問題。如省法院審理的3A合成物有限公司訴臨沂阿魯克邦複合板有限公司等侵害商標權糾紛案,判決侵權人賠償“ALUCOBOND”“阿魯克邦”商標權利人經濟損失及合理維權開支600萬元,有效懲治了惡意商標侵權行為,充分發揮了對惡意侵權行為加大懲治力度的司法裁判引導作用,對於嚴格知識產權保護,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具有典型意義。

附:2018年四川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十大典型案例

一、宜賓市農業科學院等與四川隆平高科種業有限公司侵害植物新品種權糾紛案

二、路易威登馬利蒂與成都市樂堂餐飲娛樂有限公司等侵害商標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案

三、煌家偉仕頓(十堰)油品有限公司與東風油品大名縣有限公司等侵害商標權糾紛案

四、武漢市洪山區青檸茶飲店與捷成華視網聚(常州)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等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案

五、四川金石東方新材料設備股份有限公司與崑山通塑機械製造有限公司等侵害實用新型專利權糾紛案

六、四川省峨眉山竹葉青茶業有限公司與四川省蒙頂山大眾茶業集團有限公司侵害商標權糾紛案

七、黃老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與資中縣文德食品有限公司不正當競爭糾紛案

八、華夢蓮與江海不正當競爭糾紛案

九、成都市武侯區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局與陳洪鑫工商行政處罰糾紛案

十、高建軍等十五人假冒註冊商標罪、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罪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