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醫備考,為什麼有人裸考都能過?

有的人說“他裸考就能過了”,有的人說“考前1-2周刷刷真題就過了”,有的人說“他辛辛苦苦備考,跟別人沒怎麼複習的差不多”,那麼問題來了,是不是複習和沒有複習的分數沒有統計學差異呢?我覺得並不是,按照幸運者偏差來說,不怎麼複習的同學只是不怎麼複習的同學中少數的幸運的人,複習很認真而分數並沒有很高的人,也只是認真複習的人裡很少數的一部分。

執醫備考,為什麼有人裸考都能過?

誠如有些人沒怎麼複習就考了450-460分,那我們來分析他為什麼能考這個分數?

① 他並沒有不怎麼複習;

② 他基礎很好,只需要刷一下人文基礎的部分(其實這也意味著他曾經很努力);

③ 他考試運氣很好。


所以呢,當你學著其他人水水地複習,你很有可能過不了,你很有可能考的不高,而且在等分數的過程很煎熬,就算你考了個還行的分數,那隻能說你很幸運或者過去很努力。

所以對普通人的備考來說,別人的幸運我們不能複製,水水複習的很大概率事件就是考的不好。

誠如有些人很認真複習才考慮440-460左右,那他與不怎麼複習的人對比,他的複習就沒有意義了嗎?

答案:當然不是。

第一、如果他真的很認真的複習,不是感動自己的那種努力,那他肯定能過,就算考不了很高分,分數也不會很低;

第二、在學習的過程,以考促學,他將臨床基礎又過了幾遍,普及了很多科目的常識。而實際上呢,很認真複習的人分數都不會低。


因此對於普通的我們,認真複習才是增強我們過執醫的必然性,分數的高低只是偶然性的表現,而這種偶然性的背後藏著自己努力的必然性。(當然,過不了是因為你不夠努力,或者不過認真,必然性不足)

執醫備考,為什麼有人裸考都能過?

對於曾經學渣的我(當然現在不是,哈哈),認真複習3個月,估分450,實際480。我最深的感悟是:不像在本科,需要擔心自己會不會過,只需擔心自己分高分低而已;通過這次複習,普及了很多學科的常識,起碼規培的時候帶教講的我都能很快熟悉並掌握。

正如錢鍾書先生所說,越是聰明的人越會下笨功夫。我也想表達,普通的我們好好努力,腳踏實地,做好大多數能過的普通的一份子,拿個不低的分數,甚至有可能做裡面比較幸運的一部分,拿個很好的分數,共勉之!

執醫備考,為什麼有人裸考都能過?

執業醫考培訓

有借鑑意義的評論:

學員A:18臨床執醫 飄過

讀書不多,早知道這句“越是聰明的人越會下笨功夫”就好了。後來用了十年才覺出這麼個道理。

幾年前還想過走捷徑,後來發現耍小聰明走捷徑的都很愚蠢啊,哪有什麼真的速成,淺顯的速成只能應付一時罷了,不過是讓人一時僥倖過了某些坎兒而已,不能長久的。“

踏踏實實”才是“捷徑”。不然真的是,欠下的,將來都要補回來,而且更多的是,想補都不一定補得回來,更別說再進一步了。

學員B:高分通過

執業醫師其實是有漏洞的,埋頭看書看視頻理解記憶的同時刷真題,把真題刷個兩三遍絕對上400分(對於真題不要做過一次就完事,反覆刷)

執醫備考,為什麼有人裸考都能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