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手裡個股的事兒

前幾天因為客觀條件不容許,便撿懶沒有發文。今天說說票吧,看它們有啥新變化。

先說最近表現搶眼的興業銀行。

在股價上,前天又創了歷史新高。添為手中第一重倉股,還是有那麼點點高興的。

即便拉通全年,該股漲幅依然沒有跑贏三大指數,哪怕是最弱的一個。

喜悅中透露著縷縷憂傷,長線就是熬人。誰說持股如守寡呢,貌似還真這般感覺。

在最近大事上,興業銀行優先股發行的事情是宣告完結了。主要條件是利率4.9%,且利息不可累計,強制轉股價為16.5元

利息不算高,非常接近普通股的股息率,且利息不可累計,算是比較公道了。

優先股每股面額100元,總計發行3億股,在一定條件下的強制轉股價16.5元。雖然較目前20元出頭的現價有些差距,但還是相當厚道的。

所以在優先股發行情況公佈後,興業的股價並沒有受什麼大的影響,甚至某種程度上還算是利好——大股東並沒有藉此吸咱散戶的血,股價也才有了上攻的基礎。並借定向降準的利好,一口氣再上高點。

數月之前,我曾分析過長持銀行股的理由,及對興業銀行率先爬臺階進行了展望。

目前來看,十步已經邁出四步,只能希望它再接再厲。

再說光大銀行,同樣作為銀行股,這幾天表現也不錯,雖然距離歷史新高還差很遠。

光大銀行終究資產質量和盈利能力不如興業,這點毋庸置疑。

同興業類似,光大也要發行優先股了,目前尚未塵埃落定。只希望大股東不要坑散戶。

在去年披露的三季報中,由於光大銀行表現優於興業銀行,兩者股價的強強弱之勢一度逆轉。但很遺憾,股價終究拼的不是短跑衝刺,長期運營能力才是核心。

比較慶幸,於去年初將大部分光大換了興業。

等4月底公佈了18年年報,再將它們的數據好好做個對比吧。

再說上汽集團,這票這段時間事情比較多。

經歷過了女研究生4S店維權事件,寶馬、奔馳對女人哭都有說法,但受到衝擊的依然是全行業。

經歷過了華為汽車風波,雖然最大的受益股是爛股和東風汽車,但整個板塊依然感受到了全新的活力。

經歷了相關政策將出未出的朦朧美,昨天板塊大漲,今天闢不闢謠似乎要在兩可之間。

還經歷了5G和互聯網汽車的美好展望,這個題材很宏達,很有想象力。

這段時間的上汽集團股價大起大落。

然而,股價雖然開始摩擦,基本面還是沒有什麼變化,承接了2018年不太好的基本面,在2019年的探路“活下去”。

對股價的高波動,還是冷眼旁觀。

最近雖然上汽面臨諸多困境,但就“優秀”而言,短期是一種“偶然”,但長期,肯定有其“必然”。這是我雖然看不上它,略有嫌棄,但不會賣掉的原因。

再說白雲機場。前陣有基場建設費對航空公司減徵的利好,白雲機場在藉此衝高後,近段時間都在陰跌。

暫時是沒有什麼利好可以期待了,基本面的潛力也略有透支,短中期大概是鹹魚。

中國石化最近比較沉寂,但需要注意的是,近來國際油價就像大盤指數一樣,雖有顛簸,但還是在一個勁往上衝。

這個主營煉油和賣油壟斷大角色,一季報好看幾乎必然的。我不知道市場為什麼對這一利好而不見,但就足夠高的股息率和可展望的預期而言,做配置是相當好的選擇。

額,好像就這樣便說完了,我去翻財報了。接下來上銀行的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