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海鮮扎一下居然喪命,注意啦!海鮮中藏有這種“吃人肉”的細菌

海鮮水產品,無論是下館子,還是自己做,很多人都會喜歡,不少人會自己在家處理、烹調,可就在大家大快朵頤享受美食的時候,尤其是自己製作時,千萬要保護好自己的手哦,被紮了可不是鬧著玩的,也有可能是件要命的事情。

廣州一男子洗魚時右手不慎被魚刺紮了一下,以為只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並沒有重視和及時處理傷口,沒想到突發高燒、右手發腫發黑。緊急送到醫院確診感染了海洋創傷弧菌,並進行了緊急截肢手術,半條手臂沒了。

家住連雲港的王大媽在家裡清洗海蝦時,右手中指不小心被蝦尾刺破了,一開始她沒當回事,結果沒過兩天,王大媽開始發燒並且雙下肢腫脹伴有大面積血性大皰,後來病情迅速發展導致其多臟器功能衰竭,最終不治身亡。導致王大媽死亡的主要原因,同樣也是感染了海洋創傷弧菌。

被海鮮扎一下居然喪命,注意啦!海鮮中藏有這種“吃人肉”的細菌

海洋創傷弧菌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細菌呢?顧名思義,創傷弧菌就是能夠通過傷口感染侵入人體的細菌,像清洗海鮮時刺傷皮膚這樣不起眼的小事便是它最喜歡的入侵手段之一,該細菌是一種十分兇險會“吃人肉”卻鮮為人知的細菌,諸如被魚刺扎一下半條手臂就沒了 、 被海鮮紮上後死亡等等駭人聽聞的消息大多是它的傑作。

它被稱為“海洋中的無聲殺手”,是一種棲息于海洋中的細菌,如果接觸到被這種細菌汙染的海產,如被海洋魚類、貝類、蝦、魚鉤等刺傷或食用生蠔、生魚片等,可能感染此細菌。據醫生介紹,這是細菌相對罕見但十分兇險,感染後致死率極高,一旦感染上發病很快,48小時內死亡率可超過50%,感染此細菌的致死率高達75%。

被海鮮扎一下居然喪命,注意啦!海鮮中藏有這種“吃人肉”的細菌

通過傷口傳染是這種海洋創傷弧菌的最主要傳播途徑,在海水中游玩或者是處理海鮮的時受傷所致,也可通過食入生蠔、蚌類等海產及生魚片而感染。

一旦被它感染後,它會將患者體表傷口附近的肌肉組織“殺死和吃掉”,從而引發一系列併發症,患者在48小時內會出現紅腫、潰爛、休克等症狀,發病急,病情發展很快,若不及時搶救,患者不是直接死亡,就是難逃缺胳膊少腿的命運。

被海鮮扎一下居然喪命,注意啦!海鮮中藏有這種“吃人肉”的細菌

不過,我們也沒必要一談到海鮮就人心惶惶,這些慘劇的背後也暴露著海洋創傷細菌的一大弱點,它怕冷又怕熱,還欺軟怕硬,只要我們在平常稍加註意,便能輕而易舉的逃過它的毒手。

據科學研究發現,別看它如此兇猛,能要人命,可它卻既不耐寒,也不耐熱,最適宜的生存穩定是20~30攝氏度同時它,它嗜鹽如命,這也就決定了它只能在海水中生存。

所以,將海鮮水產品放進冰箱冷凍或者高溫煮熟都能有效地減少或者殺死海洋創傷弧菌。

據醫生介紹,感染海洋創傷弧菌臨床上常造成嚴重的敗血症及肢體壞死,過程相當迅速,死亡率極高。它最愛攻擊免疫系統低下受損,有慢性疾病的人群,比如慢性肝炎、糖尿病、風溼性關節炎、地中海型貧血、慢性腎衰竭、淋巴瘤患者等等慢性疾病。 而不幸去世的王大媽剛好因為自身肝臟不好,這也加劇了她的病情發展。

被海鮮扎一下居然喪命,注意啦!海鮮中藏有這種“吃人肉”的細菌

原來,海洋創傷還是個“欺軟怕硬”的傢伙,相關研究表明:在這些高危人群中,海洋創傷弧菌引發血液感染的機率是健康人的80倍。雖說普通人感染的機率相對低,但也不是沒有被感染的可能。

海洋創傷弧菌既能棲息在海里,亦能潛伏在美味海鮮之中,所以我們在處理海鮮和食用海鮮時尤其要加倍注意。

被海鮮扎一下居然喪命,注意啦!海鮮中藏有這種“吃人肉”的細菌

首先,千萬不要生吃海鮮。很多海鮮如貝類等主要都以過濾方式進食,水中細菌會在體內積聚。所以,貝類海產品可能會攜帶大量創傷弧菌,生吃就容易感染細菌。一般來說,可以將海鮮產品進行高溫煮熟、徹底加熱將病菌殺死,這樣食用才更安全,如果非要生食海鮮,也需要加倍謹慎,可以將海鮮產品放進冰箱進行冷凍後再食用,這也能有效的避免被細菌感染。

被海鮮扎一下居然喪命,注意啦!海鮮中藏有這種“吃人肉”的細菌

其次,在處理海鮮產品時要小心被炸傷,處理時應該戴手套,手套最好戴厚一點的,很多海鮮殼體堅硬,一般的手套很容易被劃破。另外,如果,說上有傷口就儘量不要去碰海鮮了。

第三,一旦身上有傷口就儘量不要去海水中玩耍,海洋創傷弧菌往往通過肢體遠端的皮膚損傷傷口侵入人體,這樣最容易被感染。即便是一個身體健康,不接觸海鮮的人,不小心吞嚥下了海水,創傷弧菌就有可能進入體內繁殖作亂,幸好喝進去的細菌數量較少,大多數人才能不會受該細菌影響,順利躲過一劫,如果去玩海邊回來後發現自己四肢出現紅腫、疼痛、淤青起斑等症狀,千萬不可大意, 應立即去醫院治療,爭取早發現早治療。

被海鮮扎一下居然喪命,注意啦!海鮮中藏有這種“吃人肉”的細菌

第四,如果不小心被海鮮扎傷,應該首先將血擠出,然後用清水沖洗,如果出現疼痛、瘙癢、腫脹、腹瀉或發熱等症狀,就必須馬上到醫院就診,此外,如果傷口被扎傷很深,最好簡單處理後,馬上去醫院進行治療。因為深深的傷口細菌最容易繁殖。

同時,我們在海鮮食用時也要注意:

不能與涼性食物同食,海鮮本性寒涼,食用時候最好避免與一些寒涼的食物共同食用,比如空心菜、黃光燈蔬菜,同時也不要再吃海鮮時飲用冰水、冰飲料等冰鎮產品

不能與水果同食,吃海鮮時也要少吃西瓜、梨等性寒水果,由於海鮮還有豐富的蛋白質和鈣,而水果中含有一定量的鞣酸,鞣酸進入胃腸道後,會與蛋白質發生沉澱凝固反應,會形成結石,同時也影響人體對蛋白質的吸收,會導致腹瀉、腹痛等身體不適的情況發生。

不能與啤酒同食,食用海鮮時飲用大量的啤酒,會產生過多的尿酸,從而引起通風,尿酸過多,會沉積在關節或軟骨組織中,從而引起關節和軟組織發炎。

被海鮮扎一下居然喪命,注意啦!海鮮中藏有這種“吃人肉”的細菌

還有,兒童不宜多吃海鮮,海鮮為高蛋白食物,再加上吃進去過多的脂肪,孩子的胃腸道的消化與吸收功能相對較差,吃高蛋白的食物不易消化,就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加重身體負擔。

總之,海鮮雖美味,處理或食用時務必要謹慎小心。當然,也不用“談虎色變”,只要我們處理得當,食用方法得當,也便能輕而易舉地躲過海洋創傷弧菌的毒手了。

(作者系著名作家、家庭教育專家,著有《好爸爸締造孩子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