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雲音樂啟動重大升級,音樂市場競爭從未結束

隨著音樂版權爭搶結束,音樂app之間的戰爭似乎也告一段落。但是隨著最近網易雲音樂發佈6.0版本,戰火似乎重新被點燃。這次版本升級後,網易雲 音樂設計了全新的視覺風格,給人一種煥然一新的感覺,背後傳遞的是勃勃野心。

同時,我們注意到網易雲音樂最近舉動頗多。2018年11月,網易雲音樂對外宣佈約7億美元的融資。2019年3月18日,網易雲音樂的註冊資本由4.1億美元增至5.89億美元,增加比例30.29%。這一系列舉動似乎標誌著網易雲音樂正在為未來的音樂戰爭做好準備。

最近數據顯示,相比騰訊音樂接近8億的月活量,網易雲音樂的月活量接近6億。在日活量上,網易雲音樂大約1.16億,騰訊音樂三大平臺一共7.77億。就數據而言,網易雲音樂不管是在用戶還是版權方面的確都落入了下風,但是對於有資金有決心有態度的網易來說,網易雲音樂肯定是比爭之地。

版權戰爭落下帷幕,網易雲早已經輸在了版權上?

對於音樂平臺來說,版權永遠是爭奪的焦點。在過去幾年的版權爭搶中,網易終究是不敵騰訊的資金雄厚,敗下陣來,眾多音樂也被迫下架。或許原始的版權爭奪已經結束,但網易雲音樂未必徹底輸了。

1、版權看似花落各家,輸贏其實並未定下

自從國家進行版權歸納保護之後,關於音樂版權的爭奪也逐漸開始,各種侵權訴訟層出不窮。國家版權局於2015年下臺文件要求互相授權,到2018年春基本實現了99%的版權互換。但剩下的1%才是各方爭奪的關鍵,例如網易雲被迫下架傑威爾音樂所有作品之後,騰訊在QQ音樂上就打出了“你聽得到,周杰倫”的招牌。

騰訊音樂擁有國內最多的音樂版權,不管是環球、華納、索尼還是YG娛樂,傑威爾音樂等等,在與網易雲音樂競爭時底氣顯得尤為充足。相比之下,網易雲音樂所擁有的版權幾乎都是來自騰訊音樂的授權。在版權方面,網易雲音樂幾乎可以說徹底輸給了騰訊音樂。

版權爭奪不管是對於平臺還是音樂人,亦或是用戶都是不友善的。版權購買主要是平臺與公司協商,其中平臺由於賣方市場不得不付出昂貴的價格,增加成本的同時使得其難以投入其他方面進行改進。音樂人由於合同限定,很難在公司售賣版權時發聲,這嚴重影響了音樂人與粉絲的關係,造成粉絲流失。用戶更是難以影響到巨頭們的決定,只能下載更多的APP才能聽到自己喜歡的音樂。

雖然平臺擁有了更多的用戶,但用戶對於平臺這種靠版權吸引用戶的行為實際上並不喜歡,可能會在各下載平臺打低分報復等等。一旦其他平臺有了更多的版權,用戶會迅速流失,甚至還會四處宣揚。

從中可以看出,版權戰爭中並沒有真正的贏家,雖然網易雲音樂相比之下或許略輸一籌,但真正因為版權卸載網易雲音樂投入騰訊音樂懷抱的用戶並不多,原因在於網易雲音樂長期積攢的口碑和自身特色培養了用戶的忠誠度。

2、各大機構力爭上游,平臺轉向開發音樂人

激烈的版權戰爭之外,音樂平臺也積極向音樂上游進攻,舉辦各種扶持音樂人活動。向上遊進發看上去是個不錯的主意,平臺投資培育音樂人,不僅改進了音樂人的生活還加深了與用戶的聯繫。

但實際上真的這麼美好嗎?先不說眾多音樂人計劃推出的音樂人難以持續扶持,相繼消失,就連基本的版權都沒有得到保護。比如騰訊音樂人計劃中,就有不少音樂人表示沒有授權過的歌曲被搬上各種騰訊平臺。而且,各種音樂人計劃的背後都有一套以市場為導向的評價標準,這導致平臺難以發掘真正有才華的音樂人。

版權戰爭一直在繼續,只不過是換了個舞臺,從購買版權溯流而上來到了音樂版權的上游。各方加緊對於音樂人的爭奪,在一定程度上爭搶到了部分用戶,但對於大批量用戶的流動卻並沒有起到真正作用,實質上三家不過是藉此提高自身知名度,進一步加強與用戶的聯繫而已。在這方面,網易雲音樂並沒有輸。

根據上述分析可知,雖然網易雲在版權方面輸給了騰訊音樂,導致部分用戶流失,但實際上並沒有動搖到網易雲音樂的根本。各方對於上游音樂人的爭奪實際上也沒有真正導致哪一家在這方面有所優勢,網易雲音樂的根本問題或許並不在版權上面。


網易雲音樂啟動重大升級,音樂市場競爭從未結束


面對未來音樂市場,網易雲依然需要專注用戶體驗

和騰訊音樂相比,網易雲音樂讓用戶擁有了更加高端的享受,這種用戶體驗就很難在其他音樂app中找到。例如,騰訊音樂雖然學習了網易雲音樂的評論,但評論的質量卻難以望其項背。不管是評論還是用戶,網易雲音樂的獨特優勢依然存在,騰訊音樂在短期內難以超越。為此,網易雲音樂在改進過程中,仍然需要注意用戶體驗。

1、適當減少廣告相關業務,進一步提升用戶體驗

全球最大的Spotify流媒體目前仍未實現盈利,這與他的運行模式息息相關,在高額的版權費以及運行成本面前,會員收入和廣告顯得杯水車薪。網易雲音樂面臨同樣的困境。

這些服務不僅沒有帶來更好的收入,反而影響了用戶體驗,不管是評論區的廣告還是票務購買都造成了用戶的反感。對於網易雲音樂來說,用戶體驗在一定程度上是比短期盈利更重要的事,但就目前來看,網易雲音樂在這一塊還有改進的餘地。

用一點收入換取糟糕的體驗顯然不是網易雲音樂想要的。網易雲音樂若是適當減少廣告投放,或者在會員購買等方面給予更多優惠,或許能夠挽留用戶的心。用戶是網易雲音樂最核心的優勢,應該給予最大程度的重視。

2、加強評論區管理,營造舒適社區體驗

在年輕人的聽歌鄙視鏈中,網易雲音樂或許位列前茅。與大眾化的QQ音樂相比,稍顯小眾的網易雲音樂更顯得高端洋氣。其中,網易雲音樂的評論是其區別其他兩家的最重要的標誌特色。網易雲音樂曾與地鐵,農夫山泉合作,讓評論出現在地鐵車廂和礦泉水瓶身上。評論區的氛圍是網易雲音樂最堅實的護城河。

但隨著用戶數量的增長,越來越多的不雅言論開始出現,矯情評論,虛假故事引起了眾多用戶的反感。甚至有網友在評論區直接開戰,引發路人圍觀,最後造成重大影響,導致不少優質評論被迫刪除,很明顯,這不僅有礙於建設和諧社區,促進網友互相交流,提升用戶粘度,甚至有可能造成線下攻擊,法律問題。

為此,網易雲音樂應該注重對於評論區的管理,不僅有智能識別,詞庫屏蔽還要有專人審查。在網友發佈某些言論時可以先短暫的進行審核,確認不會“帶風向”再進行發佈。面對屢教不改者,甚至可以禁言一段時間,對於觸犯法律等行為的用戶可以嘗試終身禁言。


網易雲音樂啟動重大升級,音樂市場競爭從未結束


3、界面設計同質化日趨嚴重,個性推薦成最大賣點

一個平臺推出的特色服務很容易被其他平臺輕易學習。界面設計,交互體驗都很容易模仿,太合集團推出的千千音樂就與網易雲音樂的界面幾乎一模一樣。如今每日歌曲推薦、猜你喜歡、音樂電臺、聽歌識曲、音樂評論等幾乎成為每個音樂app的標配。

雖然網易雲音樂的界面設計一向深受用戶喜歡,但實際上界面上的頭條已經很難吸引用戶點開了,更別提後面的LOOK直播,最新音樂以及電臺。大多數的用戶可能只會點開一兩個功能內容。

原因在哪裡了?很明顯推薦的內容並不受用戶的喜愛。在對網易雲音樂用戶的界面調查後發現,用戶的推薦界面幾乎一模一樣,沒有區別,可以說這塊最容易吸引用戶的地區被嚴重浪費了。

這種被動式的推送真的有利於用戶的留存嗎?用戶真的滿意這樣的設計嗎?或許網易雲音樂可以改進算法,使得用戶能夠更加主動的參與歌曲推薦之中,不僅是選擇喜歡的音樂類型,還應當允許用戶明確減少某些風格歌曲的推薦。給予用戶更多的自由選擇權,或許將進一步加強用戶粘度。

綜上所述,網易雲音樂雖然面臨著各種問題,但版權問題並非核心,若想真正實現盈收,應該在個性推薦方面下苦功。網易雲音樂最大的優勢在於用戶體驗,用戶忠誠度高。在進行業務調整過程中,應該密切注意用戶反饋,進一步提升用戶感受。

作者:沙水,互聯網觀察家,美股研究社(http://kechuan.meigushe.com )專欄作者.交流可添加微信:shashui00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