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基層黨的建設與推動基層發展相結合丨治黨論苑

黨的十八大後,全面從嚴治黨成為“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重要內容,也成為黨的建設的主基調。全面從嚴治黨,關鍵在嚴,要害在治,基礎在全面。“全面”就是管全黨、治全黨,面向全體黨員和全體黨組織,覆蓋黨的建設各領域、各個方面、各部門。通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等,全面從嚴治黨工作重心不斷向基層傾斜、向普通黨員傾斜。中央出臺和修訂多部重要黨內法規,為全面從嚴治黨提供了有力的法規依據。圍繞中央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不同領域的基層黨組織都在實踐探索中形成了一些比較可行的做法,並且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治黨務必從嚴在基層已經形成共識,並且很多落實在了基層各方面的工作中。但當前,基層黨的建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在基層見到實效關鍵要在推動基層發展上下功夫。

加强基层党的建设与推动基层发展相结合丨治党论苑

一、當前基層黨的建設存在的問題

全面從嚴治黨不是要把黨員隊伍管死,不是要把幹部做事的手腳捆住,不敢幹、不敢闖,而是為了提高黨的組織力、凝聚力和創新活力,提高我們黨長期執政的本領。推動基層黨的建設,也不是以嚴為藉口把基層黨組織的創新和活力管死。當前,基層黨的建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四方面。

首先,基層黨組織領導班子能力缺失,使黨組織在群眾中的威望不高,擔當不起凝聚群眾、引領群眾的作用。有些基層領導班子自身能力弱,缺少能力魄力,新點子少,發展沒有思路,致富沒有項目,缺乏懂經營、善管理、能爭項目、能引資金的“經濟型”村黨支部書記。

其次,集體經濟薄弱,基層黨組織建設普遍缺乏服務群眾和開展活動的物質基礎。在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過程中,原來多數集體經濟都轉為其他成分的經濟,尤其是在農村,不少地方集體經濟被“分光分淨”,基層黨組織可支配的物質財富幾乎為零,服務群眾就往往顯得捉襟見肘,只能依靠上級各部門的資助。經濟條件比較好的地區,往往靠財政下發的黨組織服務群眾專項經費來提高自身服務群眾的能力和手段,自身依然缺乏造血功能,顯然不是長久之計。

再次,上級黨組織對基層黨組織“壓擔子多、搭臺子少,惠民生多、幫基層少,保運轉多、促發展少,重表格多、看實效少”。“責任在基層、權力在上層,服務在基層、資源在上層”的問題比較突出。上級一些行政指令式的工作如社會治安等逐步延伸到村,有些階段性工作部署和日常事務也交給基層黨組織牽頭“管”起來,如秸稈禁燒、信訪穩定、環境治理,再加上諸多“一票否決”制度,使多數村幹部只能選擇“向上看得多、向下看得少”,進而導致他們在村裡沒威信。近幾年,各級不斷加大“輸血”力度,在保障村級組織運轉和基層幹部待遇方面投入了大量資金,一定程度上調動了村幹部的工作熱情,但由於缺乏對村經濟發展的資金扶持和項目推動,黨組織引領基層發展的功能很難體現出來。

最後,基層黨組織工作者隊伍整體素質需進一步提高,工作方式缺乏創新。一是基層黨建隊伍年齡普遍偏大,尤其是農村和部分城市社區這種問題比較突出。二是基層黨建工作者往往水平偏低。有的既對我們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針、基本政策缺乏瞭解,也對做好基層黨建工作必須掌握的基本專業知識知之不多,工作上只知道開會、下通知、蓋章等。有的黨建工作者工作熱情有餘,但通常兼職過多,疲於應對各類事務性工作,無心專門從事黨務工作,再加上有些黨務工作者收入過低,享受不到相應待遇,感覺不如外出打工,工作不積極主動。三是基層黨組織工作方式陳舊,主動性、創新性不足。缺少結合群眾意願和關心的問題開展黨的工作的能力,在帶領群眾致富、引領社會和諧、提供公共服務等方面缺少新思路、新辦法。對黨員的思想政治教育,總體上依然沿用以往的教育方式和方法,無論是教育的形式還是內容都難以有新的突破,黨員思想政治教育難以取得很好的效果。有的雖然探索運用了信息化技術或新媒體手段開展思想政治教育,但僅僅將其作為一種技術手段,簡單用以擴大黨員思想政治教育傳播覆蓋面,內容上難以突破,習慣僵化的機械灌輸,用傳統的思維方式、老套的內容運行信息化平臺,出現“新瓶裝舊酒”的現象,造成老黨員“不會開新瓶”、年輕黨員不願“喝舊酒”的尷尬境地。

二、把黨的建設與基層的發展結合起來統籌謀劃、一體推進

推動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目的是為了更好推進黨的偉大事業,要用黨的偉大事業的效果來推動和檢驗全面從嚴治黨的效果。在基層推動全面從嚴治黨見到實效,關鍵是要把黨的建設與基層的發展結合起來統籌謀劃、一體推進,從不少地方的實踐看,應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推動。

一是基層黨組織要在推動基層發展方面切實擔負起領導核心作用。基層黨組織只要勇於擔負起自身政治責任,一心一意為群眾服務,就能在基層切實起到主體作用。尤其是農村,在實現精準脫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過程中,基層黨組織要抓住這個發揮作用的機遇期,加強自身建設,提高黨服務群眾、服務發展的能力,把黨組織建設融入農村的發展之中。因此,要提高基層黨建責任主體的黨建專業化能力建設,大力提升基層黨組織領導班子黨建工作能力。加強對農村基層黨組織幹部的培訓,制定基層黨組織幹部管理辦法,完善考核監督和激勵保障機制,充分調動廣大基層幹部履職盡責、幹事創業的積極性。建立嚴格的黨建責任追究制度,各級黨委、紀委和職能部門都要對承擔的主體責任、監督責任、分管責任進行“簽字背書”,對黨建工作不抓不管、敷衍塞責、失職瀆職的,既追究當事人責任,又倒查追究相關領導包括主要領導的責任。選強配優村級領導班子,改善村幹部待遇,拓展村幹部來源,多方位選派村幹部。注重從回鄉大學生、致富能人、退休幹部中推選村支部書記,從機關單位選聘年輕幹部,下派到低收入村做“第一書記”。

二是把握群眾需求,創新服務群眾的載體。創新聯繫群眾載體。通過組織開展黨員訪需求、黨代表集中調研、黨員幹部走訪、機關幹部進網格等活動,暢通聯繫群眾的渠道,有針對性地解決群眾訴求,避免“費力不討好”“群眾不買賬”等現象的出現。創新服務群眾載體。依託黨員責任區、黨員責任卡、黨代表服務圈、老黨員服務站等服務載體,從上學、看病、就業、低保、養老、增收致富等關係群眾切身利益的事項入手,以群眾滿意為目標,整合服務資源,細化服務舉措,全力為基層群眾辦實事、辦好事。拓寬服務群眾的渠道。進一步完善區、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服務站點,搭建點線結合、橫向互動、上下聯繫的黨員群眾服務中心,為黨員群眾提供政策諮詢、技能培訓以及上學、看病、就業、低保、養老等關係黨員群眾切身利益的便民利民服務,幫助黨員群眾解決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運用信息化手段收集群眾服務需求,積極構建基層黨組織信息化工作平臺,利用強大的網絡資源,探索協同服務平臺,使縣、鄉、村不同部門聯動響應,為群眾提供更加主動、實效、便捷的服務。

三是進一步完善農村黨的組織架構、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從實踐情況看,搞區域性黨建,組建不同形式的村黨組織,有利於發揮區域內各種資源、人才、組織的優勢。當前,以農民合作社為代表的農業生產經營組織是“三農”中最活躍、最帶有發展趨勢的經濟單元。進一步深化村區域化黨組織建設,必須順應經濟基礎的變化和趨勢,逐步調整和完善組織架構,以更好地整合服務資源,提高服務的規模和質量。通過對接融合,擴大服務覆蓋,縱向整合,拉長服務鏈條,強弱聯合,提高服務效能。無論採取何種組織架構模式,都應當以強化農村黨組織的服務主體作用為核心,以發揮各類社會服務組織的帶動作用為主渠道,按照服務專業化、運行市場化要求,構建起村黨組織與各類服務組織之間的組織和利益聯結機制,使黨組織服務內容更多、方式更活、效率更高、群眾更滿意。

四是積極發展農村集體經濟,提高農村基層黨組織引領發展的能力。各級政府加大對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政策傾斜和扶持力度,幫助村級組織立足本地資源,通過發展特色產業、扶持發展養殖、流轉閒置土地、興辦經濟實體、爭取相關部門支持、開展有償服務等途徑,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盤活農村閒置的集體建設用地,鼓勵由農村集體組織成立股份合作制公司,負責集體建設用地的開發經營,所得土地收益歸集體和農民所有,同時鼓勵農民通過出租、轉讓、入股等方式將土地向集體經濟組織或農業企業集中,促進土地的規模化經營;用好山、水、林等資源。探索建立村事村辦項目清單,對無須招投標、技術要求不高,便於協調管理、農民直接受益的田間路、街坊路硬化,綠化美化等小型基礎設施建設工程,賦予村集體建設自主權。發揮黨組織在加強項目監管中的作用。積極探索新形勢下黨組織和黨員在產業鏈上發揮作用的有效途徑,充分發揮農村專業合作社黨組織和黨員致富帶頭人的作用。努力創建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平臺。衡量建設農村黨組織建設是否取得實效,評價黨組織是否先進和優秀,很重要的是看能不能加快科學發展,能不能提高農民和村集體經濟收入水平。搭建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平臺,讓基層“有錢幹事、有平臺幹事”。應著重把握好三個原則:一是樹立新的發展理念,不能走“村村點火、組組冒煙”的老路,而是走規模化、產業化、集約化的新路,推動村級集體經濟由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向外引內聯謀發展轉變,由農業為主向農業與非農產業並重轉變,全面提升村級集體經濟的整體水平;二是遵循市場經濟規律,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靈活選擇股份制、合作制等多樣化的所有制實現形式,創新集體經濟組織;三是始終堅持富民強村相統一,著力完善農村雙層經營體制,促進家庭承包經營和集體統一經營的統籌發展;著力健全村集體與村民之間的利益聯結機制,提高農業生產組織化程度,把發展集體經濟的成果體現在集體增利與農民增收相統一上,體現在讓群眾得到更多實惠上。

五是打造“三農”服務體系,提升基層黨組織服務群眾的能力。我們國家的工業化進入到工業反哺農業和農村的階段。這種反哺,既要體現在經濟領域、經濟政策上,又要體現在政治領域和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上,改變農村基層組織“被抽空、被弱化”狀況。要紮實穩步推進新型城鎮化、農村社區化,整合基層開展各種服務的組織資源,增加服務的手段和力量,採取大黨委制等形式統籌整合人才、產業等各類資源,實行網格化管理、完善黨的組織體系,組建各類志願服務隊伍提供有效服務,開展文體活動凝聚黨員群眾等,有效提高基層黨組織服務的質量和層次。深化完善惠農補貼政策,把服務的政策資源送到基層,真正減輕農民負擔,提高農民收入。對農村基層組織運轉經費,要建立穩步增長的長效扶持機制,使基層黨組織工作有力量、服務有經費和場地保障。對農村基層公共服務,要按照“投入以財政為主、使用以基層為主”的原則,儘可能地把補貼政策交由基層合理使用,讓黨組織幹事有資金、花錢有章法。加大發展項目支持力度,把服務發展的資源沉到基層,變“輸血”為“造血”。一方面,整合政府涉農部門和公共服務機構在人才、技術、設備和市場信息方面的資源優勢和職能優勢,強化對基層黨組織的扶持和指導;另一方面,在發展項目規劃上,多把一些能夠帶來經濟收益、讓群眾得到實惠的項目交給村集體去抓,讓基層黨組織服務有抓手、有平臺,在群眾中有威信。深化農村制度改革,破除牽扯基層服務精力的制度規定,強化自主權,激發服務活力。按照審批權限能放則放、審批環節能減則減的原則,進一步探索簡政放權、強鎮擴權的有效途徑,讓基層黨組織幹事有權力、服務能“作主”。把握好“放權”節奏,防止“一管就死、一放就亂”的現象。

六是完善基層巡視巡查制度,不斷淨化基層政治生態。基層政治生態直接影響全面從嚴治黨的效果。要完善基層巡視巡察制度,根據基層的特點,不斷探索異地巡查、相互巡查、專項巡查等新的更加有效的巡查辦法,使巡查真正成為改善基層政治生態的利器。要系統排查、清理基層黨員幹部侵害群眾利益事件。主要是清理鄉鎮幹部以及村新老“兩委”成員非法侵佔集體土地問題,侵害群眾利益問題,回應群眾的關切,提高群眾對基層政治生態的觀感。結合農村“掃黑除惡”行動,嚴厲打擊危害和衝擊黨組織作用發揮的違法組織。對涉黑的組織要堅決打擊、嚴厲整頓那些欺行霸市、欺壓殘害百姓的勢力和宗族宗派勢力。堅決拆除非法、違規宗教場所。要以整頓清理村務居務財務管理為切入點,帶動基層治理的提升,提升基層黨組織的公信力。重點整頓徵地拆遷、土地發包、拍賣集體資產、招待費等重大事項的賬目,嚴格規範村務居務公開的範圍和程序,回應群眾訴求。把黨和國家的惠民利民政策宣傳到位,使利益涉及的農戶和居民家家知曉。堅決清理基層黨組織“兩面人”,實踐表明,清除基層“兩面人”可迅速提升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發揮政治功能。

本文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馬克思主義政治學研究室(中心)主任、研究員。

歡迎訂閱中國黨政幹部論壇

全國中文核心期刊 |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 | 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 |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學術期刊認定A類

解疑釋惑·切磋交流·探索創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