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長樂鄉:扶貧動了真,脫貧有幹勁

平和长乐乡:扶贫动了真,脱贫有干劲

長樂鄉建成的生態水系項目。 通訊員 黃水成 攝

平和縣長樂鄉圍繞紅色旅遊和民生工程做文章,謀劃和實施一批項目,打造“一村一品”“一村多品”的產業脫貧致富路

扶貧動了真,脫貧有幹勁

東南網4月18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黃如飛 蕭鎮平 通訊員 湯雄彬)

“今年的目標是以脫貧攻堅為統領,以鄉村振興戰略為主線,以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為抓手,以作風轉變為保障,推動紅色生態旅遊精品小鎮建設邁上新臺階。”近日,在平和縣長樂鄉第十七屆人大四次會議上,鄉長陳鵬舉提出。

平和是蘇區縣。1928年3月8日,以朱積壘為總指揮的革命武裝從長樂鄉出發,打響福建工農革命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如今,長樂鄉圍繞紅色旅遊、民生工程等領域,謀劃和實施一批項目,進一步講好“長樂故事”,叫響“長樂品牌”,樹優“長樂形象”。

“農活不會很累,而且就在家門口,1個月下來可以多賺1000多元。”15日一大早,長樂鄉樂北村貧困戶陳燈火扛著鋤頭,到廣福生態農業觀光園工作。

廣福生態農業觀光園是長樂鄉中藥材產業綜合提升項目,整合了145畝鐵皮石斛種植觀光園、160畝巴戟天中藥材種植基地和270畝牛大力產業園等三大中藥材產業區,進行捆綁式發展,帶動19戶貧困戶走上脫貧路,陳燈火就是其一。

在長樂鄉南庭村坑下組貧困戶楊憲溪家中,入戶調查的鄉幹部拿出手機掃了一下貼在牆上的二維碼,楊憲溪的信息馬上顯示出來。比如,楊憲溪因患有慢性病無勞動能力,兒子在外務工等。此外,還有幫扶人員是誰、享受什麼政策等信息,一目瞭然。

長樂鄉分管扶貧工作的鄉黨委宣傳委員林藝煌告訴記者,掛鉤幹部可以通過掃二維碼,第一時間瞭解最新的幫扶政策,結合貧困戶家庭實際情況,協商制定脫貧計劃。

“為了讓老區群眾早日脫貧,鄉里一直在努力探索,壓緊脫貧攻堅主體責任,紮實實施產業扶貧閉環模式、家門口就業工程等一系列精準脫貧舉措。”陳鵬舉說,去年全鄉共發放小額信貸資金205萬元,助推貧困戶發展產業;購買蜜柚價格指數保險,為157戶貧困戶蜜柚種植提供保障;投入210萬元支持貧困村完善公廁、文化中心等公共服務設施;籌集資金230萬元入股漳州投資集團,持續增加村集體收入……

目前,長樂鄉正通過精準實施、精準發力,全面推進扶貧攻堅各項工作,打造“一村一品”“一村多品”的產業脫貧致富路。

長樂鄉聯三村發展紅色旅遊,帶動村民致富,就是一個例子。

上月底,聯三村組織黨員幹部到毗鄰的廣東大埔縣三河壩學習當地發展紅色旅遊經驗,謀劃新一輪大發展。

去年以來,聯三村投入200多萬元,重新修繕平和暴動紀念館、羅明辦公舊址、八閩旗幟廣場等設施,同時加強對周邊環境的美化亮化,做到修繕一處,美化一處,把各具特色的紅色景點串點成線,吸引眾多遊客前來參觀學習。

“接下來,要進一步挖掘紅色人文,點亮客家文化品牌。”長樂鄉黨委副書記林明達說,聯三村客家山歌隊屢屢受邀外出參演交流,已成為宣傳紅色革命歷史、促進旅遊發展的一張名片。

2018年7月18日,長樂客家山歌躋身漳州市非遺名錄。非遺傳承人羅燕軍經常為遊客演唱長樂客家山歌。上月,他走進長樂學校,教孩子們唱客家山歌《送郎當紅軍》,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音樂課。

“遊客多了,還帶動第三產業發展。”林明達說,隨著紅軍驛站、古榕飯店、古榕商鋪等陸續開張,土雞、土鴨、青菜等食材很受歡迎,村民增收渠道不斷拓展,生活蒸蒸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