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報:淘金冷門生意 全靠一顆“犟”心

2019-04-18 07:22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楊振華 傅穎傑 通訊員 陳華羚

浙江日报:淘金冷门生意 全靠一颗“犟”心

今日《浙江日報》刊發《磐安大山裡的企業堅持自主研發成為全球行業龍頭——淘金冷門生意 全靠一顆“犟”心》一文,內容如下:

一家大山裡的企業,從產品到生產線全套自主研發,與一家美國企業分佔全球市場,其乾衣機用高溫彈性密封條的全球市場佔有率達到70%,成了名副其實的行業龍頭。近日,記者來到磐安工業園區的科力軟管有限公司,探訪這家不起眼的企業,為何竟然能叫板美國大企業。

“現在生產的這批耐高溫彈性密封條,是美國惠而浦訂的,應用在電烤箱、乾衣機等高端產品上。”面對記者的訝異,公司總經理周益智謙遜地說,這是一個冷門產業,全球市場容量有限,很少有企業進入這個產業來競爭。

冷門,市場有限。周益智說得輕描淡寫,背後卻是他和父親周洪其一場持續19年壯士斷腕般的自我革新。周洪其曾於上世紀80年代創辦磐安第一家個體塑料軟管廠,是這一行業的“元老”,帶動了當地一大批軟管企業發展。2000年初,行業競爭日趨激烈,正尋思轉型的周洪其,接過了伊萊克斯駐上海代表遞來的一根10釐米長的金屬絲網管。對方直言,如果能生產,訂單量會很大,但是,這是一個門檻極高的行業。

這根耐近500攝氏度高溫的彈性密封條,與一般耐溫200多攝氏度的硅膠密封條材料完全不同。而在小學文化水平的周洪其眼裡,這根密封條看著稀鬆平常,“像是用鋼絲編織的解放鞋鞋帶”。從這麼土的認識開始,周洪其跑企業、找高校,全國跑了一圈,不想得到的答覆都是:做不出來,技術達不到。犟如牛的周洪其,作出了一個令人難以理解的決定——原有生產全部停下,走上自主研發產品和生產設備的“華山一條道”。

研發路漫漫,一干就是8年。從做出樣品但不能量產,到可量產了卻被美國企業帶著律師上門通知侵犯專利,再到繼續埋頭研發申請下30多項國內專利和2項美國專利,周洪其“坐吃山空”,負債500萬元卻不言放棄,終於在2008年拿下了伊萊克斯、通用電氣、LG等世界知名企業的訂單。

靠一個產品成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的科力軟管,近年來仍然不斷投入研發。嚐到創新甜頭的周洪其說,公司還將繼續科研開發,不斷提高產品和企業競爭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