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世袭得官,又深谋远虑,一身军功,却背负骂名

公元179年,白发苍苍的段熲,面前摆放着有些刺眼的帛书,他死死的盯着帛书上一字一句,面无表情,一动不动。

此时的段熲正在考虑的不是出钱赎罪,走出牢狱;而是应不应该就此做个了结。同时,他希望在这个时候有一个人出现。不需要他做什么,讲什么,只需要出现在牢门外,彼此相视一笑,那后世之名,任人说去。

然而,此人一直未出现,仔细想来也是情有可原,此时那人的身边一个足有数千人。

这时,一阵有些急促且杂乱的脚步声从老门外传来……

少年时期的段熲可谓是意气风发,凭借从曾祖的功勋,获得了官身,但他并未就此躺在功劳簿上成为“米虫”,而是继承家风,秉剑出塞,除暴安民,报效家国。

未经几年,便因公擢升至护羌校尉,来到了西域,主要的职责维护西域各族正常生活,维护西域的稳定。

因世袭得官,又深谋远虑,一身军功,却背负骂名

西域族群繁多,尤以西羌为最,而西羌因为所居地域和民族种类来源不同,又细分为数十个种群。平日里盘踞在匈奴和车师故地,因北匈奴此时已经西迁,南匈奴又臣服于汉朝,羌族因此称雄于西域。其生活习性和匈奴相差无几,逐水草而居。又因西域地域狭窄,周边多山地,荒漠,致使牧业产生的牲畜无法满足人口的日益增长。各种群为争夺生存权利不时相互征伐,虽有酋豪立于个种群,但事关种群存亡,也是无法遏制,甚至还推波助澜,不时相互联合,一同举兵向东,掠夺汉朝资源。

段熲刚一到任,烧何等八个羌种已然作乱,破城略民,杀人越货。段熲立刻派遣田晏以及夏育等人征调西域各处人马,并特意抽调一些和汉朝关系相对亲密的西羌种群,合计一万两千人;出兵湟古围剿叛羌,一阵即破,余下溃逃。段熲穷追不舍,凭借索道飞渡南渡河,在罗庭截获溃军,大杀一阵,共歼灭两千余人,俘虏万余人,牲畜数万头。大获全胜,一战成名。

初来乍到的段熲出手狠辣,遇敌不赦。因此激怒了烧何羌种大豪,联合数羌多达数万人,屠张掖郡,而后奔袭段熲。段熲接到敌情,率兵迎战,刚一碰面,从马上一跃而下,徒步迎敌,从清晨杀至中午,刀断弓折。众羌惧怕,起了退心,段熲边杀边追,不分昼夜,连续追杀四十多天,出塞达两千多里,斩杀烧何羌种大帅,砍杀数千人。

因世袭得官,又深谋远虑,一身军功,却背负骂名

段熲如此凶猛,所立战功极多,自然招到他人嫉恨,先是故意拖延段熲出兵时机,然后勾结段熲手下乘机叛乱,而后诬告段熲贻误战机,私纵下属,将其拘禁。刚刚平定的西羌趁机再次叛乱,危害数郡。事后,将这叛乱的因由全部强加于段熲身上。朝廷派人调查,段熲只字不提有人诬陷,只是一味认罪。

虽然最后弄明白段熲受冤,但还是将他调回了洛阳,任为议郎,后又迁至并州刺史。段熲离任后,西羌更是肆无忌惮,大肆抢夺,朝廷几经抉择,任命皇甫规为护羌校尉,一战平定。

此时,由于汉桓帝刘志,正在清除大将军梁冀的关联之人,段熲临死前一直记挂的人,却因为是由梁冀举荐为官,因此被罢免并囚禁。这才任命皇甫规为校尉主持平羌事宜。(张奂的重新起用,就是因为皇甫规的多次上书,才得以任用。汉桓帝不得不同意,因为一来此时缺乏合适将帅之才安边,二来皇甫规多次以乞骸骨为由,退出平叛鲜卑的举措,这样一下失去两个能臣,汉桓帝也是无可奈何。)

此人为张奂,在段熲之前的护羌校尉。张奂和段熲两人境遇相差不多。不过,在参军入伍之前,曾跟随当世有名的儒士朱宠学习儒学,因此在任为护羌校尉时,平定诸羌时,以杀首犯,后抚众为平叛方略。后又多次退还诸羌赠送的礼物,并不时赠送粮食接济羌族,在诸羌之中留下了清正廉洁之名,而且多次率南单于平定鲜卑的进犯,在西域之中有威名,故而极为信服张奂。

因世袭得官,又深谋远虑,一身军功,却背负骂名

段熲之所以如此牵挂张奂,是因为一条奏章。而这条奏章的产生,是段熲在段熲再次成为护羌校尉。汉桓帝问策,“先零羌族降了又叛,怎么办?”段熲回到,“杀到服为止,请下令出击。”

汉桓帝同意了,段熲再次回到西域,率兵一万,只带十五天的干粮,在逢义山决战,由于此次叛军多余段熲军,段熲再次上演凶猛战术。命,兵士。携带三根长矛,一张强弩,高举双刀,纵马疾驰杀向叛军,又一次大获全胜。然而段熲并未就此止步,而是略微休整,补充了物资,再次深入羌族腹地,连续数个昼夜,四处追杀叛乱羌族。

也就是在这时,张奂上了奏章,大意就是为,段熲杀戮过重,不能真正平定羌族,应该恩威并重。段熲肯定不同意,这样一来将对他以往的付出做了全盘的否定,也同样上了奏章,能降服的话,就将其迁入内地,与边民合处。不能降服,只能杀尽。两人由此有了怨气。

汉桓帝也没有表态,只是派人到西域,劝服诸羌。而此时段熲却还在西域继续征伐,恩威俱施,西羌遂服。但段熲不以为然,认为这并不是真心降服,而只不过是西羌的权宜之计。并据此再次部署下去,准备一网打尽。先是派遣人员在预先做好一排木栅,足有数十里长,厚二十步,然后派出小股部队诱敌,最后四出伏兵。就在木栅前,歼敌近十万,俘获牲畜约五十万头,打了一个大大的胜仗。

而就在不久之前,段熲收到了一条消息。

因世袭得官,又深谋远虑,一身军功,却背负骂名

平叛大捷回京的张奂,卷入一场政治风波。这场风波,是由于刚上位,年仅十二岁的汉灵帝受到了宦官的蒙骗引起的。当时准备诛灭汉灵帝身边宦官,而被列入党人又被诬告谋反的陈蕃和窦武正在和宦官拼斗;巧合的是,刚刚到洛阳,还没有弄清局势的张奂被命为司隶校尉。受命捉拿了被宦官诬告的陈蕃和窦武。事后,张奂虽被擢升为大司农,但因此事不愿与宦官为伍,拒不奉诏,情愿赋闲在家。之后不久又上书,为李膺等人求情,被王甫等人谗言污秽,致使张奂真的赋闲在家。

这条消息引起了段熲的注意,知晓了回洛阳之后,他的上升路线。

公元170年,段熲回到洛阳之后,刻意奉承王甫等中常侍。数月之间,提升为又有权又有兵马的司隶校尉。刚一上任,就按照王甫等中常侍的吩咐四处捉拿有党人嫌疑的太学生,几天就捉拿了数千人。也就是在此时,张奂突然来信了。

张奂之所以来信,就是因为以前得罪了宦官,赋闲在家,此时年纪偏大。而又听说升任为司隶校尉的段熲有意让他去敦煌平叛羌乱,要知道那时最后的交通工具就是马车,而洛阳又离敦煌数千里,此时张奂已近七十,人还没到任,已经是丢了多半条的性命,何况还要上马出征。更为重要的是,张奂对于此时的朝政极为失望,每日是闭门谢客,只是在家中授徒,根本无意再为宦官奔波劳累,所以,这才低下头向段熲恳求。

因世袭得官,又深谋远虑,一身军功,却背负骂名

段熲对于张奂的来信,也是有些头疼,左右掂量之后,决定就此放过张奂。

虽然他们之间矛盾并不是那么的突出,但是张奂不应该拿他的那一套来贬低他段熲的出生入死。而被冠以莽夫之名,同时因为张奂一直以来和皇甫规等自诩为中正贤良的国家栋梁,李膺等人为伍,不识时务,这才引来杀身之祸。放过张奂,说不定日后,那些太学生涨势之后,因为他放过张奂,而将他段熲也放过。

然而,事情不是如同他料想的一般。

终于到了公元179年,王甫,曹节死在了中常侍程璜的女婿阳球手上。

至于,段熲因是王甫一党,被鸠杀。

到死,也没有等到张奂的到来,更没有什么太学生替他讲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