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電池板塊表現強勢 紅陽能源、全柴動力等個股掀漲停潮

燃料电池板块表现强势 红阳能源、全柴动力等个股掀涨停潮

今日(4月17日)滬深兩市延續震盪低迷態勢,A股三大股指開盤漲跌不一,滬指盤初一度迅速拉昇,卻也遭遇強壓而逐漸回落,創業板指相對強勢,呈現出震盪整理的走勢。

從盤面上來看,燃料電池板塊表現強勢,個股掀起漲停潮。截止午間收盤,科力遠、紅陽能源、貴研鉑業、凱龍股份、全柴動力、力帆股份等個股紛紛漲停,合康新能、中通客車、德威新材等紛紛跟漲。

消息面上,據證券時報網消息,4月15日,浙江省發改委發佈的《浙江省培育氫能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徵求意見稿)指出,到2022年,氫燃料電池及整車產業環節取得突破,氫能產業總產值規模超百億元。加快氫能和燃料電池汽車產業佈局,支持氫液化儲運、氫燃料發動機等產業發展,依託大江東汽車產業集聚優勢加強氫燃料電池關鍵零部件與整車企業研發配套,同時積極推進淳安氫燃料電池客車、物流車和專用車生產基地建設。

另外,據經濟參考報稱,由中國東方電氣集團投資建設的氫燃料電池自動化生產線一期工程於10日上午正式投產。這是中國西部地區第一條、中國內地第三條氫燃料電池自動化生產線,也標誌著四川在氫燃料電池動力系統領域從小批量、手工式生產轉變為大批量、自動化和智能化生產。

廣證恆生表示,中國燃料電池產業目前處於萌芽時期,商用車是規模化應用的先鋒。公共交通的平均成本低,形成規模後帶動燃料電池成本和氫氣成本下降;另一方面商用車行駛在固定的線路上且車輛集中,建設配套的加氫站比較容易。 2018 年中國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均完成 1527 輛,包括 1418 輛燃料電池客車以及 109 輛燃料電池貨車,而國內商用車銷量為 437.1 萬輛,燃料電池汽車滲透率僅 0.03%,未來發展空間可觀。

國金證券指出,本輪行情兼具主題與估值驅動,由產業基本面改善所致,得到利潤支撐。當前燃料電池汽車在補貼下實現了商業化運營,利潤隨規模化和國產化持續改善。預計2019年燃料電池汽車產銷量達5000輛,產業鏈淨利潤10億,按60倍估值則板塊新增市值600億。燃料電池產業仍處於導入期,有佈局的上市公司依然是少數,建議關注氫能產業鏈佈局完善的公司。

萬聯證券表示,隨著電動車紅利不再,行業內大洗牌在即,短期內由補貼退坡而產生的損失由製造型企業來承擔,品牌力和產品力較弱的小企業將面臨更大壓力,而擁有核心技術的龍頭企業更具有先發優勢,我們看好中游龍頭電池材料企業。

(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對於文章中所提及的股票,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關注東方財富網微信號【 eastmoneynews 】,每天為您推送權威、專業的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