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收藏不得不知道的一些要点


元青花标准器.曾被当赝品


元青花收藏不得不知道的一些要点

元青花缠枝牡丹纹罐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在中国陶瓷史上,有一种瓷器独领风骚七百年,它身世神秘、难于考证,在拍卖市场上它一夜成名,引发无数追逐,它的浓艳、它的清丽都让人着迷,它在争议中愈发美丽,这便是元青花。

谜一般的身世

中国陶瓷,凡一新品种诞生,其身份明确,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脉络清晰。但元青花却并非如此,它没有初创期,没有萌芽期,一出来就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不得不让人怀疑它的身份。元青花究竟从何而来?

对于元青花从何而来,为何突然成熟,至今学术界尚无明确的研究结论。有的说元青花不是元代早期出现,而是出现于元代的中晚期,受波斯的影响,原材料和工艺都是从波斯输入的。另外一种说法是元代以后,大量北方工匠南迁。北方工匠绘画能力都比较强,比如磁州窑就是以绘画为主。工匠到了南方景德镇驻扎下来,在景德镇这么漂亮的瓷胎上重新开始作画,就跟一个画家到另外一个地方画画似的,只不过就是换了纸,换了颜料而已,技艺上没有什么区别。

“元青花”的定义是在1950年以后才被世界普遍认可的,在可查的历史文献中关于元青花的记载近于空白。景德镇《浮梁县志》曾流传一篇名为《陶记》的文章,记述了景德镇窑业的情况,这篇文章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瓷器论著。在《陶记》中对制胎、制釉、装饰、装烧、窑炉、产品、市场、税制等皆有记载,还论及了景德镇以外国内其他名窑争奇斗艳的盛况。但在《陶记》中并没有出现关于元代曾经烧造青花瓷的记载,换言之没有“青花”的字样出现。

明早期《格古要论》在谈到元瓷时,也仅仅轻描淡写:“元朝烧小足印花者,内有‘枢府’者高。”完全没有提及元青花烧造的情况,仅有“近世有青花及五色花者,且俗甚”一句,似乎这种器物是非常微不足道和没有工艺水准的。

元青花收藏不得不知道的一些要点

苏麻离青料元青花牡丹纹

二元配方与苏麻离青

元青花的大器特别多,有种说法这跟蒙古人的性格有关。蒙古人性格粗犷,不拘小节,而当时新型的制瓷配方也造就了元青花大器的产生。

宋末元初起,制瓷工匠们发明了瓷石掺合高岭土的二元配方,元代青花瓷的制瓷原料就采用了这种“二元配方”,有些原料中高岭土达20%。二元配方使瓷胎中三氧化二铝(Al2O3)的含量得以提高,这样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瓷胎在高温条件下的变形,保证了大件器物的制造,同时提高了烧制温度,使瓷化程度增加。在此基础上,景德镇烧出了体型巨大的青花器,有直径近60厘米的大盘和高达70厘米的大瓶。

上等的元青花采用进口青料,也就是熟知的“苏麻离青”料。苏麻离青属低锰高铁类钴料,青花呈色浓重青翠,色性安定,在适当的火候烧造下呈现出蓝宝石般的鲜艳色泽,还会出现银黑色四氧化三铁结晶斑,即“铁锈斑痕”,俗称“锡光”。元代景德镇与明初的青花瓷,大多用它绘制花卉枝叶,明成化以后,渐被回青等代替。

【相关阅读】

【大藏+】不可不知的中国十大古陶瓷收藏家

【大藏+】唐三彩不是三彩 曾是官员随葬标配

【大藏+】揭秘汝窑:缘何玛瑙入釉 67件半汝瓷今在何方

元青花收藏不得不知道的一些要点

景德镇湖田古窑遗址

元青花与景德镇

说起元青花,没有不提到景德镇的,可以说元青花就是景德镇的代名词。宋代景德年间(1004~1007),宋真宗命景德镇烧御器,于底书“景德年制”款。因为这种瓷器光致茂美,故四方仿效,将之称为景德镇瓷。此后景德镇之名遂起。

到了元代,景德镇窑已成功烧制出了青花瓷器。青花瓷的普遍出现和趋于成熟,产销兴旺,元人蒋祁著《陶计略》(记元代景德镇瓷业情况的唯一书籍)中记述:“窑火既歇,商争取售,而上者择焉,谓之捡窑。交易之际,牙侩主之……,运器入河,肩夫执券,次第件具,以凭商筹,谓之非子。”

元代政府对景德镇制瓷业非常重视,朝廷在景德镇设置了“浮梁瓷局”。《元史》卷八十八记载:“浮梁瓷局,秩正九品,至元十五年立,掌烧造瓷器。”这是元代在地方上设置的唯一掌烧瓷器的官方机构。

至正型元青花龙纹大瓶

“赝品”至正元青花

元青花瓷以景德镇为代表,根据时间大致分为延祐期、至正期和元末期三个阶段,其中又以“至正型”为最佳。提及至正元青花,最有名的莫过于大英博物馆的那对“青花云龙象耳大瓶”(大卫对瓶)。

这对瓷瓶原供奉于北京智化寺,其中一件的颈部记有六十二字铭文:“信州路玉山县顺城乡德教里荆塘社奉圣弟子张文进,喜舍香炉花瓶一付,祈保阖家清吉子女平安。至正十一年四月良辰谨记,星源祖殿胡净一元帅打供。”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旅英华裔古玩商吴赉熙带着这对罕见的青花云龙象耳瓶来到琉璃厂,请当时古玩行的专家高手掌眼并打算出售,遗憾的是这对珍贵的文物被当时几乎所有的“高手”认为是赝品瓷而拒之门外,“元代无青花”似乎是当时中国古玩行的“共识”。最后这对象耳瓶,被英国的一位中国古陶瓷收藏家大维德爵士(Sir. Percival David)收藏。

1952年美国佛利尔艺术馆 (Freer Gallery of Art) 的中国古陶瓷学者波谱博士(Dr. J. A.Pope)发表了《14世纪青花瓷器:伊斯坦布耳托布卡普宫所藏一组中国瓷器》,1956年又发表了《阿德比耳寺收藏的中国瓷器》。他以大维德收藏的这对瓶为标准器,对照土耳其和伊朗两博物馆收藏的几十件与之风格相近的中国瓷器,将所有具有象耳瓶风格的青花瓷定为14 世纪青花瓷。从此元青花受到全世界中国古陶瓷学者的重视和公认。中国学术界将这种类型的青花瓷定名为“至正型”元青花,这对瓶也成了公认的“至正型”元青花断代标准器。

元青花收藏不得不知道的一些要点

土耳其托普卡帕皇宫藏元青花牡丹纹梅瓶

异国皇宫里的元青花

位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托普卡帕皇宫在中国古陶瓷界可谓声名远播,这里号称中国之外拥有中国瓷器最多的地方,因为它藏有自10世纪起至19世纪末的中国陶瓷10358件,其中最为有名的就是40件元青花,其中不乏举世孤品。致力于研究收藏元青花者,无不以目睹芳容为乐事。

土耳其托普卡帕皇宫收藏的40件元代青花瓷器,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是世界第一。这些器物在国内出土物中较少见到。这些元青花主要是大盘、大碗、葫芦瓶、八棱梅瓶等大件器,其中盘子数量最多。当年,元青花瓷器多被用作土耳其皇宫餐具。与国内的元青花瓷器相比,土耳其馆藏品器型硕大,其外观雄浑富丽,色泽浓艳,通体满绘,或绘画层次繁多,不留任何空白;或画风豪放,与中国传统的艺术品位迥异。这些出口土耳其的元青花是特别烧制的外销瓷,多采用了伊斯兰装饰风格。

元青花收藏不得不知道的一些要点

元青花鬼谷下山图罐

人物纹饰的别样风情

同其他瓷器相比,元青花的纹饰题材众多。在传世与出土的元青花瓷器中,除一批绘有飞禽瑞兽、花卉莲池等构图严密、笔法工整,且体量颇大的制品甚为精美外,另有不少绘有人物故事图的器皿。元青花中的人物纹别出心裁,并与戏剧相结合,将著名历史人物的故事情节移植到瓷器画面上,呈现一种新的艺术境界,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这是其他时代无法比拟的。

目前所见国内外元青花人物故事有萧何月下追韩信、三顾茅庐、尉迟恭救主、周亚夫细柳营、蒙恬将军、昭君出塞、西厢记、四爱图、陶渊明携琴访友、吕洞宾等。生动曲折的人物故事成为独特的装饰风格,也成为元代文人阶层最好的精神寄托。

画有人物纹的元代青花瓷非常罕见,主要见于博物馆和个别私人收藏。2005年7月12日,英国伦敦拍卖了一件“鬼谷下山”元青花大罐,当时的成交价折合人民币2.3亿元,以当天的国际牌价可以买两吨黄金。也是从那时起,元青花几乎“一夜成名”,家喻户晓。

元青花收藏不得不知道的一些要点

元青花罐(昭君出塞)日本出光美术馆藏

存量成疑 真假PK常年上演

元青花的珍贵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关于全世界到底有多少元青花,学术界与民间一直争论不断。文博专家断言:作为在历史长河中“昙花一现”的瓷器品种,元青花的稀少与名贵毋庸置疑,目前已知的存世量不超过400件。但与此同时,民间却有“数以万计”的元青花在出土和交易,民间藏家对其数量之巨、品质之优言之凿凿。面对众多无历史记载、无传承记录的古瓷,专家的不认可,让看似热闹的元青花收藏屡陷尴尬。

元青花瓷器的鉴定,是世界性的难题,在中国诸多瓷器的原产地,如景德镇,可以见到大量的元青花瓷器的高仿品。面对市场上众多的“元青花”,我们又当如何擦亮双眼,不被迷惑呢?元青花瓷器的鉴定要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器型:元青花赝品整体感觉不谐调、不规矩、僵硬、缺少匠气、甚至有些不伦不类。溜肩不圆润、鼓腹不流线,带盖的器物吻合不好,间隙过大。罐上装饰的兽头死气不凶猛,瓶的象耳、壶上的凤首流都做的没有活气。

二、纹饰:元青花赝品的纹饰表现:大多数都可以按照真品原作去摹绘,但由于是仿画,必然拘谨,显得生硬、呆板。动物不生动,人物不传神,有些留白过大,花叶松散不紧凑,叶也不是自然的葫芦状,海涛纹也多数走形。器型、纹饰同是断代的重要依据,不同时期有当时历史阶段的时代特征,如果现代画匠在纹饰上有发挥创作,就与真品不相符合,暴露是赝品。最重要一点,古人是子孙数代传承家艺,底蕴深厚,妙笔生花、可谓出神入化。而赝品的纹饰单纯从情节、画片意义上讲只能说相象,但缺少真器的内涵,没有底蕴,更无法画出真品的神韵。

三、釉面:元青花的仿品由于是新作,釉面火光还没散去,观感浮躁、上手不柔,更没有真品那种稳重、老旧感。釉色有的偏白,积釉处太绿,整体釉面没有自然使用痕迹。现代窑炉条件好,没有过去因窑漏风,导致釉面出现缩釉的暇疵。而仿品器表所看到的缩釉 (也称鬃眼)是人为扎的眼,很不自然。有些赝品仿出土器釉面有大块伪浸,有的釉面粘上很多类似出海的浮物仿海捞瓷。现在仿品多用电、气烧窑,气泡相对均匀,没有层次感。有些仿品在口沿上人为制造老旧暴釉现象,但漏釉处,可见釉层稀薄的现代工艺。

四、胎质:有些赝品的胎泥是用机械搅拌,密度要高于真器,胎骨显得硬。真、伪相比同样规格尺寸的器型,赝品多数要比真品重。器底没有老胎风干滑润的感觉,伪造的火石红较为死板,多为人工喷、刷氧化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