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真實案例告訴你:買房要抓緊,以後更買不起!這句話真的錯了

買房真實案例告訴你:買房要抓緊,以後更買不起!這句話真的錯了

1,

中國的房地產快速發展,持續近20年的上漲,國人對房子的"痴迷"程度已經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隨著房價上漲,催生了一部分家庭將全部資產變成房子,這些人囤下了大量的房產,揹負了鉅額的房貸,期待一夜暴富。

早年買房的人,確實賺到了鉅額的利潤,於是得出結論:

買房要抓緊,以後更買不起。

但是此一時非彼一時,當前房產泡沫如此巨大,很多人名下已經擁有多套房產,賬面財富更是上千萬元。但不知道自己已被高房價掏空,銀行賬戶和個人的錢包總是空空如也,過著窮人的生活,捉衿見肘。

國家提出房住不炒的定位,就已經明確了樓市未來的走向,而很多人卻看不懂這步棋。隨著國家提出多主體供應,多渠道保障的租購併舉制度,建立以房產稅,共有產權等樓市長效機制手段,未來房子只能以居住為主。而一些人,仍然抱著炒房賺錢的想法,必然得不償失。

我身邊就有一個真實的案例。

買房真實案例告訴你:買房要抓緊,以後更買不起!這句話真的錯了

2,

我有一朋友,之前他堅信:買房要抓緊,以後更買不起。

而現在非常後悔炒房。

去年他買了套房,總價128多萬,貸款80萬,由於是二套房,利率上浮20%,到目前為止,剛還房貸一年,每月償還5千6多元。

上週,我們一起幫他算了筆賬,當前樓市沒有繼續上漲的勢頭,房產也沒有增值,如果將房子按照原價賣出:

①償還了1年的房貸=12×5600=67200元,其中包含償還銀行的利息=12×3920=47040元;

②銀行針對5年內提前還房貸的客戶,需要收取一定違約金,違約金=提前還款金額×月利率×6。這意味著80萬提前還款,違約金大概2.5萬元;

③買房所付的接近50萬首付,按照1年期定存4%的收益率,大概2萬元。

數字相加:4.7萬+2.5萬+2萬=9.2萬。

由於是期房,還沒交房,買了房子什麼都沒幹,賬面就損失了9.2萬元,這簡直就是無妄之災,如果房價下跌,損失將更大。

所以,買房要抓緊,以後更買不起,這句話根本就是錯的。

買房真實案例告訴你:買房要抓緊,以後更買不起!這句話真的錯了

3,

在去年的一輪"搶房潮"當中,有多少家庭跟風盲目買房,我們不得而知。一些為了避免現金貶值而買房的家庭,原本想利用銀行槓桿資金或者各種貸款投資的家庭,做著一夜暴富的美夢,幻想著在樓市中賺取成倍的利潤,卻不知道買房也存在風險。一旦房價不再上漲,這類群體將可能"一夜返貧"的局面。

大家都知道,銀行不是慈善機構,任何資金都有時間成本,而如果房價的漲幅沒有超過資金的利息成本,那麼投資買房基本都會出現虧損。舉個例子:銀行渠道100萬的房貸成本大概在5%-6%;非銀行渠道100萬的貸款成本大概在12%以上,黨媒此前甚至披露中介公司提供"首付貸",一年利息36%。一旦房價不再上漲,這些資金成本風險將暴露無遺。

國家政策限制是最大的不確定因素,"一城一策"的調控政策開展,黨報明確不可能放鬆調控;一些人指望全國各城市放開落戶,為樓市帶來更多的購房群體,再次拉動房價上漲。而黨媒剛剛發文,"落戶放開"不等於"樓市鬆綁",就直接關上了變現的大門。

所以,一旦房產流動性出現問題,由於政策原因或市場原因導致不能順利賣出房產變現,這類群體同樣容易"一夜返貧"。

買房真實案例告訴你:買房要抓緊,以後更買不起!這句話真的錯了

綜上所述,現在買房全是債!180萬買的房子按原價賣,一算居然要賠13萬。各位網友怎麼看?如有更好的看法,歡迎留言參與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