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讓唐太宗最得意的兒子,但最終卻沒能繼承大統

在中國的歷史上,有一個人的血統之尊貴,恐怕連秦皇漢武都無法與之比貴。而他本人也是天縱英才,頗具膽識,那麼這個人是誰呢?

他就是李恪,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子。

他讓唐太宗最得意的兒子,但最終卻沒能繼承大統

李恪出身貴胄,父、母雙親皆出自隋、唐皇族帝裔,其曾祖母與外曾祖母都是西魏八大柱國之一、大司馬衛國公三朝國丈獨孤信之女,其曾曾祖父亦是西魏開國功勳、八大柱國之一的唐國公李虎,其外曾祖父是隋朝的開國皇帝隋文帝楊堅,其外祖父是隋煬帝楊廣,其祖父是唐朝的開國皇帝唐高祖李淵,其父是一代聖主唐太宗皇帝李世民,故李恪與其胞弟乃融楊隋、李唐和獨孤氏三豪門之血脈,身兼兩個大一統皇朝的帝族,在中華歷史中可謂難得一見。

毛主席曾經評價李恪為“英物”,為李世民不立李恪為太子而感到惋惜。

他讓唐太宗最得意的兒子,但最終卻沒能繼承大統

他善騎射,能文能武,年少時候遊獵騎射,毀壞莊家,又經常賭博被當時的唐太宗貶斥,被降為蜀王,後來他改過自新奮發圖強,在自己的封地上將封地內治理的井井有條。而在野史也更是有他獨創敵軍軍營,以其聰明才智和膽識換來了本朝短暫的和平,為後面臥薪嚐膽贏得了時間的傳說,由此可見此人的才能。後世有人自稱是此人子孫,並開創了南唐的天下,可見他的威望也是一直為民間所傳唱。

他讓唐太宗最得意的兒子,但最終卻沒能繼承大統

相比他的後代唐懿宗李漼來說,雖說李漼的爺爺是皇帝父親是皇帝,叔叔是皇帝,表哥表弟三人都是皇帝,他的兩個兒子也是皇帝,孫子也是皇帝,雖說也是歷史上皇帝圖譜裡面,同輩皇帝最多,皇帝血緣最近的皇帝最多,但是都是一朝皇帝血緣,而李恪是有兩朝皇帝血緣,相比之下還是要高貴一點。

他讓唐太宗最得意的兒子,但最終卻沒能繼承大統

而李恪不光血緣高貴本人也是個有為的人才,而且文治武功方面也都非常的突出,唐太宗李世民也一度想講皇位傳給他,他曾經不止一次當著眾大臣的面讚揚李恪“英果類我”。意思是說:這個兒子,英武過人,最像我。

太宗對李恪的喜愛,可以從以下幾件小事中看出來:貞觀二年,李恪被任命為益州大都督,太宗以年齡太小為藉口,不讓李恪到任,留在身邊。

貞觀十年,李恪被任命為安州都督,那時他已經成年,太宗再沒有理由把兒子留在身邊。太宗對大臣說,恪兒要離開我,我怎麼會不想常常見到他呢?只是他的名分已定,作為藩王,就該去為朝廷守衛邊疆,這樣我百年之後他們兄弟也都可以相安無事。

他讓唐太宗最得意的兒子,但最終卻沒能繼承大統

臨行時,他還給兒子寫了封信,說:你離開我,我很不捨,本想多多的給你金銀珠寶,又怕慣壞了你,所以只好送你幾句話,你我雖然是父子,但還有君臣的名分,你一定要謹記,不要驕傲,要嚴格要求自己,為天下人做出表率。

可是,這個最像太宗的皇子李恪為什麼不能成為皇位的繼承人呢?

據傳李世民曾打算立李恪為太子,但遭到長孫無忌的強烈反對而作罷。高宗李治即位後,李恪被長孫無忌以謀反的罪名陷害至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