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貨A貨違規品氾濫,閒魚成重災區


假貨A貨違規品氾濫,閒魚成重災區


作者 | 于斌(ID:ityubin)

知乎上有一篇名為“閒魚已經成為中關村騙子的線上江湖”的文章廣受歡迎,在這篇文章裡,作者把閒魚的交易描述為“標準的中關村式騙局”,說閒魚已經從一個二手市場演變成了一個充斥著各種勢力的江湖,在這裡誕生出各種產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騙錢”手法。

神奇的是,在各種類似知乎的平臺、論壇上,你往往同時會看到兩個方面的吐槽,一方面是普通用戶們的冷嘲熱諷、受騙分享;另一方面閒魚的賣家們也告誡大家一定要注意無良買家,“千萬要小心騙子買家,還要預防變態啊!”。

作為阿里巴巴旗下的C2C二手交易平臺,野蠻生長了五年的閒魚已擁有超過100萬用戶,這些用戶每天都在閒魚發佈200多萬件閒置物品分享、交易。而此時,閒魚這個GMV已經超千億的龐然大物似乎正在背離自己的初衷:它本要搭建起一個陌生人之間可以相互信任的二手閒置交易平臺,卻讓用戶無論作為買家還是賣家都無法建立起有效的信任。

假貨A貨違規品氾濫,“不可信”的閒魚

“尾單”“專櫃同款”“帶原標牌”“版型保正”“做工精細”......在閒魚上,這種公然銷售高仿、山寨商品的景象已經成了每一個閒魚用戶司空見慣的事情。這些幾乎可以以假亂真的仿冒商品,價格最低不到正品的十分之一,吸引了大量買家的關注和交易,儼然讓你有種進入了微商陣地的錯覺。

就像曾經的深受假貨之苦的淘寶一樣,所有當年淘寶曾經歷並抗爭過的一切,正在閒魚上重新上演。

“本小店,天梭,浪情,DW都有的。喜歡的私聊我”, 這是鹹魚號“皓皓皓皓1314”的介紹,據媒體報道,就是這樣一個銷售假名錶的閒魚號,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就累計賣出了340件商品,單價從260-430不等,僅僅這一個賬號,這三個月就至少淨賺近七萬元。

與盜版產業相同,這些假貨商家同樣以工作室形式在閒魚運作,它們擁有眾多賬號且以矩陣模式運營,通常將賬號分為多個批次,A批次負責售賣名錶、B批次售賣假鞋,C批次售賣品牌包,並且聘請運營人員負責售前售後。與早期淘寶商家售假不同,這些人大多做的是資源的倒買倒賣:在阿里巴巴尋找低價商品複製到閒魚,有人下單再去阿里巴巴下單。

就是在這樣一個幾乎公開了的灰色產業鏈下,一大堆消費者成了受騙者。

“最近想入手一瓶祖瑪瓏,然後就逛了逛閒魚看看有沒有小姐姐不喜歡味道便宜賣的。一邊逛一遍看看收藏著,然後看到一個小姐姐掛出來一瓶全新的祖瑪瓏藍風鈴,只要200塊!文字描述得還挺真實,樂天購入,自己用一瓶還閒置一瓶,保真,圖片為實拍。最後我就沒有經受住誘惑買了......最後成就了我的血淚史:不要輕信低於閒魚平均價的東西!基本都是假貨啊!”

“買到假的蘭蔻粉水,我氣憤的是我用了半年才發現是假貨......我不是一個愛搞事情的人,我也想默默的自認倒黴,但我也氣憤,憑什麼你們違背良心賣假貨騙人,我花了錢爛了臉還要自認倒黴。”

“看到一個賣家說的很真誠,公司發的不會用,幫同事一起轉。本來就種草了這個盤子,看價格也很實惠就入手了。過幾天拿到快遞就迫不及待的拆了,上手試後十分失望,和網上各方對比後確定是假貨。”

在網上搜索“閒魚 假貨”,基本上你會看到一堆網友們的血淚帖。“誰沒有買到過假貨?誰又敢保證以後買不到假貨?尤其是在閒魚這個誰都可以上來買賣交易的平臺,水更是又深又渾。我們買到假貨瞭如何維權?假貨這麼猖獗,在維護個人權益之外,我們還能採取什麼公權力去打擊造假詐騙犯罪團伙?由於制度缺失,監管不力,騙子屢禁不止,膽大包天,難道我們就眼睜睜看他們招搖撞騙,盆滿缽滿,逍遙法外嗎?”,這是一位在閒魚上買到A貨的用戶發出的血淚控訴。

而最近,“閒魚上出現了大量仿製茅臺,原價1700元左右的茅臺在閒魚上僅需900元甚至更低”的新聞又引起了廣泛關注。這恰逢阿里在上海召開打假聯盟春季會議,阿里巴巴首席平臺治理官鄭俊芳回應道,“阿里已經發現閒魚上除了二手商品,還會有一些假貨在仿冒二手商品進行銷售。對於這些假冒商品,阿里會抽查,但由於商品條數大,不可能大面積查,只能根據數據來驗證”,可見即使是阿里官方注意到的假貨現象,它們的現有機制仍然無法避免,更何況還有一大批處於監管灰色地帶的假貨A貨讓用戶防不勝防。

當然除了假貨A貨,大家所熟悉的“色情”、“遊戲外掛”、“發票”、“動物買賣”、“刷評論刷點贊”、“賬號買賣”等等違規品的銷售或灰產更是從閒魚誕生起就肆無忌憚到現在,隨著用戶量和內容的激增,這些虛假、違規的交易信息正讓閒魚變得越來越“不可信”。

寫在最後

二手閒置交易平臺出現侵權假冒商品問題以及用戶之間的信任問題,和其商業模式本身脫不了干係。作為C2C二手交易模式的代表,閒魚的交易過程完全交給個人賣家和個人買家,這類交易便捷靈活,門檻低,操作簡單。但同時,因為準入門檻低,也不可避免存在難以控制的風險,即賣家的貨品來源、質量、售後服務等,相對更缺乏保障。

發生假貨後,從買家維權的角度看,閒魚要求買家提供真假對比圖以及品牌方出具的假貨憑證等,這無疑提高了買家的維權成本,再加上購買的商品價格普遍偏低,真正願意花時間精力維權的買家並不多,這讓閒魚很難處理好假貨與消費者維權之間的關係,普通用戶“被騙”的心情又始終難平,形成不斷的惡性循環。

從賣家的角度看,閒魚上也不乏心存惡意、薅平臺羊毛的買家。這種種的情況讓閒魚始終無法找到在C2C模式下能讓用戶真正放心的運營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