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了解早期肝硬化的症狀和檢查:轉氨酶和回聲增粗哪個更有意義

在門診,經常有一些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對B超的結果非常在意,有時候報告單描述中幾個字的變化,都會琢磨半天,弄得非常緊張。

比如,對“瀰漫性病變”、“實質回聲增粗”、“強回聲光點”之類的字眼非常糾結,會反覆的問醫生:這是不是肝硬化?有沒有肝癌的可能?

對於慢性乙肝患者來說,最關注的就是會不會進一步發展成為肝硬化和肝癌。肝硬化是慢性肝病“三步曲”中的核心環節。一旦出現肝硬化,肝癌的幾率也可能會增加。所以,早期發現並想法阻止,顯得尤為重要。

今天,龍大夫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如何在肝硬化早期通過一些臨床表現和檢查來識別。

一文了解早期肝硬化的症狀和檢查:轉氨酶和回聲增粗哪個更有意義

01 肝硬化就是肝臟變硬嗎?

肝硬化是一個非常形象性的稱呼,“硬化”二字能讓人聯想到一個變硬的、縮小的、彈性不好的肝臟。感覺是個冰冷的、沒有生氣的疾病。

這種想象也不完全對。肝硬化患者的肝臟也可能會增大,甚至正常。有些患者,能夠在右肋骨下面觸及肝臟,摸上去的手感,通常質地比較硬,表面不平,可有結節或顆粒狀凸起感

02 早期發現肝硬化的意義

肝硬化時,肝組織在電子顯微鏡下顯示的是肝臟結構變形,有再生性結節形成。隨著結節的越來越多,正常部分的肝細胞,不足以代替(代償)失去功能那部分肝臟的功能,導致正常的肝細胞疲於奔命。

久而久之,肝硬化逐漸進入晚期,晚期的肝硬化是不可逆轉的

。唯一有效的治療就是換一個新的肝臟(肝移植)。

很多研究證實,對一些病因非常明確的肝硬化,在早期階段針對這些病因進行徹底的治療後,部分患者的肝硬化得到了逆轉。這使得早期發現肝硬化,還有機會挽回,這是種“扼住命運咽喉”的感覺。

一文了解早期肝硬化的症狀和檢查:轉氨酶和回聲增粗哪個更有意義

03 肝硬化的病因有哪些?

肝硬化的病因裡面,目前治療最卓有成效的是慢性丙肝的治療,其次是慢性乙肝。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分別是東西方國家肝硬化的主要原因。

據統計,慢性乙型活動性肝炎如果不治療,任其發展,5年累計肝硬化的發生率約為8%~20%,不治療和治療的後果差別很大。

  • 肝硬化產生,一般有兩條道路:一條道路是通過反覆的慢性肝臟炎症,另一條道路是通過膽道系統的阻塞導致膽汁淤積。

人們所熟悉的慢性丙肝和乙肝,正是通過長期反覆或潛在的慢性炎症,一步步的刺激肝臟間質組織的增生,把正常的結構整齊、排列有序的肝細胞,分割成一個個不規則的小板塊,普通亂世的“群雄割據”一般。

除丙肝和乙肝之外,

常見的肝硬化原因還有

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遺傳性血色病

自身免疫性肝炎、原發性膽汁性膽管炎、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長期免疫抑制劑治療和抗結核藥治療、肝豆狀核變性、α1-抗胰蛋白酶缺乏、乳糜瀉、肉芽腫性肝病、多囊肝、特發性成人肝內膽管缺失症、特發性匯管區纖維化、慢性布氏桿菌病、梅毒、肝吸蟲病、慢性心功能衰竭、肝小靜脈閉塞病、遺傳性出血性毛細血管擴張症等等。

一文了解早期肝硬化的症狀和檢查:轉氨酶和回聲增粗哪個更有意義

04 肝硬化是怎麼發生的?

肝硬化的自然發現過程,是從沉默的、無症狀的病理變化,逐漸發展至門靜脈高壓,然後肝功能惡化,進而出現臨床上各種症狀的過程

其進展可以在幾年內毫無知覺,難以被發現。其中,門靜脈高壓是肝硬化形成後是否可逆的決定性因素。

05 哪些人有肝硬化的風險?

國內絕大多數的肝硬化是由乙肝導致的。

慢性乙肝病毒攜帶者發生肝硬化的風險因素包括:反覆或持續的免疫清除(也就是活動性肝炎反覆發作)、大於40歲的男性、合併丙肝病毒和丁肝病毒感染、合併HIV感染、基因D型和C型HBV感染、持續乙肝病毒高複製的大三陽和大二陽(HBsAg和HBeAg均為陽性)等等。

一文了解早期肝硬化的症狀和檢查:轉氨酶和回聲增粗哪個更有意義

特別提醒:

對於一些長期肝功能正常的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一次比較嚴重的肝炎急性發作,有可能導致短時間內快速進展為肝硬化。

06 早期肝硬化的臨床症狀有哪些?

肝硬化根據其發展的過程,分為代償性(期)肝硬化和失代償性(期)肝硬化。

代償性肝硬化,一般症狀很不典型,表現為一些非特異性的症狀,如食慾不振、厭食、厭油膩、體重減輕、疲勞、四肢無力感、肌肉痠痛等等。

  • 重點提一下肌肉或者伴有痙攣感的肌肉疼痛:

這是一種不典型的症狀,可能和肝硬化時血管活性物質導致有效循環血容量減少,致使某些肌肉缺乏血液供應有關。

早期肝硬化患者,可能會出現皮膚碰傷或擦傷後,容易發生瘀斑的情況。

此外,偶爾有容易發熱、腹瀉(脂肪瀉)、皮膚瘙癢、腹圍增加等表現。

  • 與性別有關的症狀,也要引起注意:

比如,女性由於長期不排卵,表現為閉經或者月經不規則;男性的性功能變化是漸進性的過程,可能發生性功能減退,表現為性慾望減退、陽痿、不育或睪丸萎縮的表現,尤其是酒精性肝硬化和血色病患者更明顯。

一文了解早期肝硬化的症狀和檢查:轉氨酶和回聲增粗哪個更有意義

07 肝硬化的體格檢查能發現啥?

失代償性肝硬化,往往有典型的體格檢查發現,如腹水、脾腫大、肝掌、蜘蛛痣、黃疸、男性乳房發育、撲翼樣震顫等等。

有一些體格檢查的發現,介於代償期和失代償期肝硬化之間,比如血壓的逐漸下降,長期飲酒者出現腮腺腫大。

①蜘蛛痣:

蜘蛛痣毫無疑問是乙肝患者中“知名度”較高的一個醫學術語,又叫蜘蛛狀毛細血管擴張。

這是一種血管病變:

由一根中心小動脈及其周圍許多更小的血管組成。中心小動脈相當於蜘蛛的身體,而周圍更小的血管相當於蜘蛛的“腿”。蜘蛛痣通常出現在上胸背部、面部、上肢,其他地方也可以出現。

  • 自我檢查蜘蛛痣的辦法:

很多人看到身上出現紅點,會誤以為是蜘蛛痣。可以一個透明的玻片輕輕的按壓,蜘蛛痣可見充血的地方有血管搏動(動脈是有搏動的),鬆開撥片以後,可見中心小動脈首先由白變紅,然後是每條“腿”變紅。

蜘蛛痣的出現,可能是由於肝臟功能失代償,不能滅活人體產生的雌激素導致的。

因此,在一些正常的妊娠婦女和重度營養不良的人,甚至健康人中,也可能會出現蜘蛛痣。

正常的“蜘蛛痣”一般不超過3個。蜘蛛痣越多,說明肝病的程度可能越重。

同時,蜘蛛痣的出現,要考慮是否有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的風險。

一文了解早期肝硬化的症狀和檢查:轉氨酶和回聲增粗哪個更有意義

②指(趾)甲和手的變化:

指甲的變化,能從側面反映白蛋白的水平,比較容易辨識的是Terry甲,表現為指甲近端2/3呈白色,而遠端1/3呈紅色

其他如杵狀指、掌筋膜攣縮症,也見於一些肝硬化患者。不過,在營養不良、糖尿病、吸菸、飲酒的人群中也會發生。

一文了解早期肝硬化的症狀和檢查:轉氨酶和回聲增粗哪個更有意義

08 肝硬化早期輔助檢查的蛛絲馬跡

早期肝硬化或者叫代償期肝硬化,與慢性肝炎的臨床實驗室檢查特徵有時很難鑑別。

一般來說,肝硬化需要通過肝穿活組織檢查才能夠確診,這是診斷的“金標準”

在患者不用做肝穿的情況下,需要綜合肝功能、血常規、凝血功能、B超CT、胃鏡等檢查,從這些檢查中找到晚期纖維化或早期肝硬化的蛛絲馬跡。

  • 這些早期肝硬化的“跡象”包括:

• 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白/球蛋白比值倒置(下降)

• 總膽紅素升高

• 白細胞計數減少

• 血小板減少

• 低鈉血癥

• 凝血酶原活動度降低,或者凝血酶原時間延長,或者國際標準化比率(INR)升高

• 鹼性磷酸酶升高,但小於正常值上限的2~3倍

• γ-谷氨酰轉肽酶升高,在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中更加顯

一文了解早期肝硬化的症狀和檢查:轉氨酶和回聲增粗哪個更有意義

09 那些貌似肝硬化和真正肝硬化的表現

肝硬化能不能通過B超或者其他影像學檢查來診斷,這一直是醫學界爭論的問題。

  • 有些人B超提示有肝硬化的,其實可能並沒有肝硬化;而B超沒有提示肝硬化的,也有可能有肝硬化。

更多的人,會為了肝臟超聲發現“回聲增粗、瀰漫性改變、鈣化灶、血管瘤、肝囊腫、結節”這些字眼,擔心不已。

單純的回聲增粗,往往是一種炎症的修復後超聲表現,真正的肝硬化,還有更多的其他描述。

  • 常見的肝硬化典型聲像學表現:

• 肝臟的邊緣不規則,如呈“鋪路鵝卵石”樣等

• 肝實質可見顆粒樣的表現,或者結節大小不等

• 門靜脈內徑增寬,通常大於1.0 cm

• 脾臟增大,厚度通常大於4.0 cm

  • 胃鏡檢查

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檢查,但很多人不願意接受,因為做胃鏡可能會有一些痛苦。但是,胃鏡能夠早期發現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和門脈高壓性胃病,這是診斷肝硬化比較確鑿的依據之一。

  • 肝臟的無創檢查

這幾年發展的比較快,應用得最廣的是肝臟硬度測定,對於判斷有沒有肝纖維化和肝硬化有一定的臨床價值,可避免一部分患者做肝穿。

最常用的檢查是FibroScan。

國內有關專家將肝硬化和肝硬度值定的比較高,認為檢測值高於14.1kPa,可以作為肝硬化診斷時的參考。

肝硬度檢查在肝炎發作的時候會相對偏高一些,要引起注意,可以待肝功能恢復以後,過一段時間複查一下。

一文了解早期肝硬化的症狀和檢查:轉氨酶和回聲增粗哪個更有意義

10 檢查單不能只盯著轉氨酶

很多人認為,定期體檢查個肝功能,看一下谷丙轉氨酶和穀草轉氨酶就可以了,殊不知,肝功能裡面的很多指標都有一定的意義。

因為肝臟是一個有很多功能的器官,包括代謝、合成、分解、免疫、解毒、內分泌筆功能,通過肝功能裡面的“轉氨酶”及其比值、膽紅素、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值、膽汁酸等表現出來。

我們不但要知道當前這一次的數值,還要參考過去的比值,分析其變化,來推斷目前的肝臟整體功能。

如原來白蛋白在正常值的上限附近,最近一直在下限徘徊,可能預示合成功能下降或者營養不良。

而大部分人所關注的轉氨酶數值,可能並不那麼重要,反而有時意外的低,可能是不好的跡象,說明有功能的肝細胞被破壞得差不多了。

據統計,大約一般的肝硬化患者,其轉氨酶是在正常參考值範圍內的。

但是,穀草轉氨酶和谷丙轉氨酶的比值,卻有很大意義。

比如,如果是慢性肝炎階段,一般來說AST/ALT是小於1的;當慢性肝炎逐漸進展為肝硬化時,這個比值可能逆轉為大於1。

一文了解早期肝硬化的症狀和檢查:轉氨酶和回聲增粗哪個更有意義

【龍大夫的溫馨提醒】

綜合臨床觀察,龍大夫將肝硬化最常出現的一些症狀列出來。出現以下表現,要考慮有沒有肝硬化的可能。

• 食慾不振或厭食,或可吃可不吃

• 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

• 虛弱、疲勞感

• 肌肉痠痛或痙攣樣疼痛

• 皮膚容易出現瘀斑

• 女性出現閉經、月經過少或不規則月經出血

• 男性出現陽痿

• 不孕不育

• 性慾減退

• 黃疸

• 暗或可樂色尿液

• 皮膚瘙癢

• 嘔血、黑便便血

• 腹脹

• 下肢水腫

• 精神狀態改變或睡眠障礙

一文了解早期肝硬化的症狀和檢查:轉氨酶和回聲增粗哪個更有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