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父母,只養一個女兒,投入很大精力,想想都沒勁!這樣的想法對嗎?

袁振渠


不能認同這樣的想法。新時代育兒觀,男孩女孩都一樣。

兒女是上帝賜給我們的產業,作為父母我們應該撫養教育好每一個孩子,無論是兒子,還是女兒。

在中國幾千年的封建思想影響下,直到現在還有一些人存有重男輕女的觀念。傳統觀念不是所有的都是正確,我們應該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客觀的看待問題。

我們能夠成為孩子的父母這是上帝的恩賜,我們能夠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這是我們的責任和使命。既然帶孩子來到了這個世界,我們就應該好好陪伴他們、照顧他們、教育他們,讓他們擁有一個完整、健全的人生。

無論男孩女孩,我們都應該儘自己的努力全心培養,不僅要給他們提供豐富的物質,還要給他們豐富的精神世界,讓他們成為一個健康快樂、獨立完整、個性健全的人,讓他們去經歷、體驗自己的人生。

雖然說男孩和女孩從客觀的角度來說是存在一些不同,但是尺有所長、寸有所短,各有各的好。作為父母我們也應該客觀看待孩子性別這個問題。都是女孩是父母的小棉襖,因為女孩天性心思細膩,在關係照顧人方面有著天生的優勢。而男孩一般比較粗心,對於很多細節上的事情很多時候考慮的不太周到。

但是無論男孩女孩,我們生養他們其實是讓我們的生命更加完整,而不是為了讓他們給我們帶來多大的“回報”。

在育兒的這條路上,少一點功利心,多點單純、多點愛心、多點耐心、多點陪伴,幫助孩子們建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讓他們成為一個個性健全的人,在父母有限的陪伴裡健康快樂地成長,等有一天TA要飛的時候,能有一雙堅實有力的翅膀自由翱翔,這就是父母養育兒女的意義吧。

生兒育女是讓我們體驗、經歷更多更豐富的人生,人生百態,育兒是我們生命的一次昇華,無關男女,用心去愛就夠了!

二胎媽媽,註冊營養師!

歡迎關注淘寶的能耐爸媽,一起交流學習育兒知識~


淘寶的能耐爸媽


我是女的,家上海的,我家在上海有好幾套房子,我老公是山東的,結婚後他也住在上海,現在女兒九歲了。我和他剛剛認識的時候他帶我去山東見他的父母,他媽說要在他們當地縣城給我買一套婚房,我告訴他媽我是上海的,我家有好幾套房子。他媽對我說:“不管您是哪裡的呢,家裡有多少套房子,女人總是往外嫁的”。我就回她:“嬤嬤,我沒見過您這麼愚蠢的,您怎麼說反話呢,男人才是往外嫁的”。她無語了。我婆婆非常重男輕女,我女兒出生的時候她到上海,住進來我家。有人送我一包高級奶粉,我婆婆想拿回家給她外孫喝。我老公知道後他把奶粉從桶裡倒進另一個桶裡,藏了起來,他再把那個裝高級奶粉的桶裡裝進辣椒麵,第二天我婆婆走的時候,她以為高級奶粉還在桶裡,就把拿走了。


赤子天


養一個女兒沒兒子,過的沒勁。這句話我從小聽到大,我父母,我叔叔嬸子都這麼說。我就想,既然養女兒活著沒勁,為什麼你們不去死?生了兒子就有勁了,那幹嘛還不把我們女孩都殺死!老了幹嘛還讓我們孝順?

作為父母,生兒生女都是老天給的,還活著沒勁,怎麼能這麼說?你們一句話給女孩造成多大的心理傷害。當然,能這麼說的人,肯定不會嘴上說說而已,行動中也是處處重男輕女!小時候我和妹妹不知收了多少委屈,眼淚不知掉了多少!每個人的人生都只有一次,我不明白為什麼我們就要單純的因為我們不能選擇的性別而受這麼多不公和委屈。

所以不要抱怨彩禮高,對於這種人,我只能說活該!我家因為我爸想要男孩,在過去二十多年裡都生活很困難,父母經濟壓力很大。我爸媽總是跟我們說他們多麼多麼不容易,說什麼我們長大了就明白了沒有兒子日子多麼多麼沒奔頭!不好意思,我現在都快奔四了,也不能理解他們的思維,而且對於他們吃過的苦,受過的難,我只能說是咎由自取,活該!


呵呵樂呵呵


1.我爸媽生了3個女兒,他們都很愛我們,從來沒有因為我們是女兒就對我們不好,雖然我奶奶重男輕女,但是沒辦法,我爸很喜歡女兒,從來沒有抱怨過沒有兒子

2.為什麼會沒勁呢,我現在全職帶2個兒子,我覺得小孩真的是可愛,他們給我們帶來更多的是幸福

3.一個小孩還是有點少,個人意見,不喜勿噴,不要以沒人帶,沒有經濟實力這些藉口來推脫,其實小孩更多需要陪伴,我跟我老公家都很窮,我公公身體不好,我只能自己帶小孩,一家四口漂泊在深圳,我也覺得挺幸福的,錢多錢少更有活法,並不是錢多小孩就更幸福

4.不管是我的父母還是我老公的父母在金錢都沒有支援過我們,但是我們並沒有責備過他們,養大我們是他們的責任,他們並沒有一隻幫助我們的義務

5.所以,不管怎麼樣,是你自己選擇的小孩,不是小孩選擇的你,不管男女,把他們養育成人是你的義務,小孩是天使,希望每個寶寶健康成長,這是我的寶寶,很可愛



貂貂愛生活


為人父母,只養一個女兒,投入很大精力,想想多沒勁,這個想法對嗎?


扭坤


這個問題有很多種不同的理解。


假如把這裡的“女兒”換成“兒子”,你還會有這種想法嗎?


如果是的話,那的話,要想當初生孩子是誰的需要?


我知道有些年輕人,其實是自己沒有生孩子的打算,但是被催生的,結果生了之後,又覺得付出太多,責任太重,但是孩子已經送不回去了,所以內心很矛盾,夾在雖然我已經為人父母很多年,但是我始終抗拒父母這個身份,沒辦法接受。


假如把“女兒”換成“兒子”,你就不會有這種想法的話,覺得養女兒投入太多,沒勁,養兒子投入太多,是值得的,那這裡你要想,為什麼會這樣?


男孩比女孩更重要嗎?對父母來說,到底哪裡不同?


人的天性對孩子是有愛的,當然不排除有些人再不情願的情況下,生的孩子,如果是這樣的父母,其實最開始是有“不生孩子的權利的”,現代社會丁克族也很多,重要的是,當初你沒有堅持自己的權利,現在就在為那份不堅持在買單,同時孩子是最無辜的,她也在陪著你,為你的選擇買單。


婚姻諮詢師範俊娟


那估計這類父母屬於奉獻形的,我就比較注重自我感受,想想好多東西沒擁有,別墅還沒住過,大大大鑽戒還沒有,奢侈品也沒買過,現在跟我講帶倆孩子(平均下一兒一女),完了過二十多年帶四個小孩(雖說是沒義務帶,但是生了難道忍心女兒或者兒媳家庭婦女)。所以過好自己這一輩子,兒孫自有兒孫福。ps: 我奶奶三兒一女,三個兒子夠多了吧,結果全是孫女😂


琢德佳玉224


有這種想法的人就不可能培養出多優秀的女兒,所以明明就是你自己也沒能耐給孩子多好的條件,卻要給自己找藉口說因為是個女兒所以沒心勁努力奮鬥。國家高等學府裡的女生多了去了,我覺得人家父母肯定工作特有勁!我們公司的工程師家中只有獨生女,這孩子一類本科學傳媒的,特別優秀,我們工程師在我們公司算得上是最長臉的人。說實話孩子小的時候比爸爸媽媽,人到老的時候都是比孩子!誰家孩子優秀誰就贏,沒說誰家兒子誰就贏的!


≠與子♂偕老


養兒女是愛的往返,不是投資。中國人有養兒防老的觀念,所以養女兒就覺得是別人的,不想投入。這分明就是功利思想。愛的成分少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不要依靠兒女。子女父母之間的贍養和撫養都該是出於愛。


用戶502142889135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