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成龍、馮鞏和刀郎的春節,我們曾無比快樂

最好的請走開,不好的請過來。

1、

1994年11月12日凌晨,北京海淀區電影公司總經理韓茂瑞,開著一輛桑塔納滿城亂轉。車上載著一部電影的8個拷貝,那是新中國第一部分賬大片,哈里森福特的《亡命天涯》。

電影白天上映,他卻不敢回公司,也不敢回家。上級領導剛剛要求他停止電影發行,但合同已經簽了,他沒辦法,只好帶著拷貝跑出來。

早上七點,韓茂瑞在北京電影學院附近的薊門橋停車,然後給公司下屬13家影院經理打電話,喊他們來橋下拿拷貝。

電影院門口這時已經排起了長隊。氣溫在零度左右,人們穿著棉衣,帶著帽子,望著影院旁的海報,上面寫著16個字:改革年代,激烈爭論,電影市場,風險上映。

電影最終和觀眾順利見面,首輪放映只有北京、上海、天津、鄭州、重慶、廣州等六個城市,為期一週。

幾個城市過節一樣,有宣傳車駕著高音喇叭滿城喊。當時電影票價一般6元,《亡命天涯》的票價最高在15元,還有黃牛把票炒到50元以上。一週時間,觀影人次139萬,票房收入1127萬。

第二年元旦,《亡命天涯》在北京復映,放映總場次499次,票房140萬元。電影院裡,呼嘯的火車與主人公乘坐的囚車相撞,彷彿也撞在了熒幕前觀眾的心裡,新的一年開始了。

不久後,成龍電影《紅番區》,成為引進的第二部分賬電影,定在1月31日,農曆大年初一上映。

定檔時,有些影院有意見,抱怨說:怎麼春節期間還要加班啊。此前每到春節,各大電影院都放假休息,三十下午關門,到初三再營業,業界管這幾天叫灰色春節檔。

灰色春節檔,從那年起變成了彩色賀歲檔。《紅番區》上映後,從初一到十五,北京12家首輪影院,票房收入516萬元,破了45年來的票房記錄。最終,《紅番區》國內累計票房8000萬。

隨後兩年,影院不再抱怨,成龍繼續帶著《警察故事4》和《一個好人》兩次進軍內地春節,也把賀歲片三個字敲進內地觀眾腦海。

再後來,一部《甲方乙方》把賀歲片的檔期,從春節期間移到元旦前後。從此賀歲片成為內地觀眾迎接新年的標配。

只有成龍、馮鞏和刀郎的春節,我們曾無比快樂

對內地觀眾來說,迎接新年,僅靠賀歲片帶來的喜悅並不夠,每年春晚的笑聲才是主菜。用趙麗蓉老師的話說,當時春晚是群英薈萃。

跨入新世紀前,這位住在京郊農家小院裡的老太太,七次登上春晚舞臺。不管是講故事,玩說唱,跳探戈,練書法還是唱英文歌,都能引領當年時尚。

當時還沒進化成大忽悠的趙本山只能年年讓賢,更何況旁邊還有幾千年才出一個的陳佩斯,以及濃眉大眼的朱時茂。

電視前的笑聲,屏幕裡的倒數聲,成為人們新年最初的記憶。

記憶漫長到馮鞏那句我想死你們了,從新歌變成了舊曲;郭冬臨的頭髮越來越少,終於從帶著被子去給領導買票的單位職工,變成了中年婦女的偶像。

當時還沒有霧霾,但出於安全考慮,北京已經禁止燃放鞭炮。副食商場的煙花爆竹櫃檯改賣楊柳青年畫,婚禮上男女只能請來秧歌隊慶祝。

這阻擋不了人們內心的喜悅。某年春節前,有出版社刊登廣告,推出鞭炮錄音帶。據說還有新華書店,因為銷售這種錄音帶被罰。

後來,又有人發揮才智,用菸頭點圓鼓鼓的氣球,用它代替鞭炮和錄音帶。

一袋彩色氣球有50只左右,配上一副塑料打氣筒,大概20塊錢。充氣後用手拍,用腳跺都行。

有北京網友回憶,每年春節前,家中老人便用繩子栓起一個個氣球,掛在屋裡各個角落,等來孩子們來引爆。

某年1月,歌手孫悅發了張新專輯,專輯裡只有兩首歌,一首是《祝你平安》,一首是《心情不錯》。

當時大街小巷裡,放的都是第二首:這一年總得來說高興的事兒挺多,身體不錯,工作不錯,心情也不錯。剛喝完年根的團圓酒,又各趕各的路,因為要告別快樂的一年都有點捨不得。

2、

2004年一整年,國人的耳朵被眾多神曲環繞。

1月,刀郎《2002年的第一場雪》出版發行。新疆一家音像店把這首歌連續放了一年,店主說只要不放,店內銷量就會下滑。

11月,《老鼠愛大米》連續霸佔百度十大流行金曲榜。11月1日,這首歌的日搜索量為18.55萬人次,有60條下載鏈接。

一週後,這兩個數字分別達到21.39萬人次,800多條。有人把他和周杰倫、陳奕迅併成為“亞洲流行三巨頭”。

年底,楊臣剛憑著這首歌登上春晚。趙本山則在同一個舞臺上借用了刀郎的歌詞,2003年的第一場雪,比2002年來的稍晚一些。

其實,那年真正流傳下來的一首歌,是劉德華的《恭喜發財》。從劉天王在春晚舞臺上把它唱完起,每個在春節期間走進超市的人,都會被這首歌洗腦。

有網友甚至說,每個中國人的春節都由兩首歌構成:自《恭喜發財》貫穿始終,在《難忘今宵》中達到高潮。

當《恭喜發財》的聲音散去,再回望過去,有時會覺得訝異,那些年的快樂來得如此容易。

趙本山登上舞臺,輕輕動一下帽子,就能引得臺下觀眾歡笑不止;趙麗蓉的麻辣雞絲、蘿蔔開會,到今天還能讓人會心一笑。

那個時候,段子簡單,人的慾望也足夠簡單。不管貧富,每個人都把新年看得很是重要。

章光101生髮劑的創始人趙章光,每年春節,都會回到樂晴老家,在自家9層豪宅樓頂燃放煙火,供周圍居民欣賞。禁放鞭炮之前,那是當地除夕夜的保留節目。

只有成龍、馮鞏和刀郎的春節,我們曾無比快樂

1997年時,北京上百萬尋呼機用戶,流行用尋呼機留言拜年。

7年之後,短信拜年已經佔據壟斷地位。當年從除夕中午到初一凌晨,北京手機用戶發了超過一億條短信,為聯通移動貢獻了至少1000萬元收入。

新年就像一個節點,告訴人們離夢想實現又更近一步。

黃磊曾回憶說,2005年春節,他和朋友約好年夜飯後一起包餃子。三十下午,黃磊和妻子開著車,在各處找韭菜,終於在一家超市買到時,已經臨近黃昏。

往家裡趕的時候,他捧著韭菜,突然覺得過年就是這樣:一把綠油油的韭菜,你把它買回家裡,想著能跟家人、朋友一起包頓餃子。這是一箇中國人最踏實、最幸福的時候。

3、

這種幸福什麼時候開始消散,已經難以考究。如今的國人已經難像往常一樣,用笑聲來迎接新的一年。

曾經給人們帶來歡樂的人,有的去世,有的消失,留下的,也再難討得人們歡心。

拋卻笑聲後,人們轉頭各奔他處。

2010年大年初一,北京雍和宮門前被500多人的長隊佔領。不少人在當天0點就來佔位,只為燒到頭一炷香。

只有成龍、馮鞏和刀郎的春節,我們曾無比快樂

那天雍和宮準備了4000盒高箱,提供給前來祈福的香客。進香高峰期,6個大殿門前的香爐,20分鐘就被填滿一次。工作人員只得用拉煤小車把一車車香灰推走。

煙霧繚繞間,香客們各有所求。

2015年,友邦保險做過一項調研,指出中產最看中的前五大目標分別是:健康、婚姻、職業成功、心裡平靜和財務自由。每個目標都是一副重擔,壓在都市人群身上。

2018年6月,44歲的南京萬達女高管徐毓跳樓自殺,死前留給丈夫和女兒的最後一句話是對不起。

2017年初,一向以樂觀示人的張傑,被扒出微博小號,裡面沒有八卦新聞,而是充滿了消極、難受等詞語。

揹負著太多欲望的現代人,歡樂已經成為奢侈品,不崩潰就是最大幸運。據說時下最火的脫口秀達人李誕,節目可以做到19秒就有一個笑點。但再多的梗也難讓人們放下肩上的包袱。

新年,已經不再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