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衛作為雍正的心腹大臣,在乾隆年生活如何?

蔣華浪


兩部電視劇《雍正王朝》和《李衛當官》讓雍正帝身邊大紅人李衛,一路火了這麼多年。

這兩部電視劇也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李衛是叫花子出身,大字不識,那麼真實的李衛到底是怎麼一個人,雍正帝去世後,他又何去何從?

真實的李衛確實文化不怎麼好,但是並不是叫花子出身,家庭還是挺富裕的,在康熙年間花錢捐了個兵部員外郎,併成功的繞開了科舉考試這條路,成為了官,並最終做到了刑部尚書、直隸總督高職。

雍正帝即位之後,李衛平步青雲,從直隸驛傳道一路升到浙江總督。

在《雍正王朝》中雍正帝即位後也是馬上執行追繳戶部欠款一事,劇中是以扳倒諾敏為主線展開的,幹掉了諾敏,查封了三個官員,也預示著追繳的勝利。

當時執行查封差事的就是李衛,而史實中,追繳戶部欠款一事,李衛在浙江功勞巨大。

具體詳情就不闡述了,本來是浙江巡撫的差事,但是被浙江總督李衛給分了,利用此事樹立威信,打擊貪官汙吏,雍正帝大喜之後,封他為太子太保……

其實《雍正王朝》中田文鏡跟李衛關係很好,其實不然,田文鏡有點嫉妒李衛,先是經常打小報告,後來發現不管用之後,又開始巴結,比如李衛母親去世時,田文鏡前往弔唁,結果被李衛轟了出來:

“吾母雖綏不飲小人一勺水。”

其實李衛之所以在雍正朝如魚得水,主要還是他的所作所為對了雍正帝的胃口,畢竟雍正帝大肆清洗前朝眾臣,還打壓自己的那些兄弟,不扶持幾個自己的人是不可能的。

本來在朝中嫉恨李衛和田文鏡的讓你很多,越是這樣的人,雍正帝越重用,以達到自己的目的。

後來乾隆帝即位後,對李衛還算可以的,李衛也繼續當他的官,繼續跟貪官汙吏鬥爭,深受朝廷重用。

只是李衛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就跟《雍正王朝》中他說的那樣,自己身體也不怎麼好了。在雍正帝去世三年後,他就也病逝了。

他死後,乾隆帝給予的評價也很高:

“李衛才猷幹練,實心辦事,宣力封疆,無少瞻顧,畿輔重地,正資料理……今聞溘逝,深為悼念。”

所以,他在乾隆朝總共生活了三年,性格還是那個性格,為人處世方式還是那種為人處世方式,並沒有什麼根本的改變。

而乾隆帝之所以仍然重視他,畢竟李衛身上沒有什麼明顯的缺點,又剛正不阿,一心為民,作為統治者需要樹立這樣的典型,自然結局還算不錯。


楊角風發作


李衛(1687年2月2日—1738年12月3日),字又玠,江南銅山(今江蘇徐州豐縣大沙河鎮李寨)人。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李衛捐資員外郎,隨後入朝為官,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深受雍正皇帝賞識,歷任戶部郎中、雲南鹽驛道、布政使、浙江巡撫、浙江總督、兵部尚書、署理刑部尚書、直隸總督等職,為官清廉,不畏權貴,不論所任何職,在位時能體察民間疾苦,深受百姓愛戴。乾隆三年(1738年)李衛病逝,年五十一,乾隆皇帝命按總督例賜予祭葬,諡“敏達”。

李衛是雍正朝的重臣,並且是雍正非常倚重的封疆大吏。

雍正繼位後,便立即任命李衛為直隸驛傳道,未到任又改任命為雲南鹽驛道,在鹽驛道任上,李衛政績顯著,不久後的雍正二年(1724年),李衛升任布政使,主管全省財政稅賦,但仍然兼管鹽務的職務。雍正三年(1725年),李衛被提拔為浙江巡撫。雍正四年(1726年),李衛兼任兩浙鹽政使,整理鹽政,查處私鹽販賣。雍正五年(1727年),李衛升任浙江總督,管巡撫事。李衛升遷速度如此之快,一方面靠的是雍正的賞識,更為重要的是李衛政績確實非常突出。除了鹽政方面的政績,李衛在修築海塘、緝私捕盜、修廟建府等領域,也有非常突出的成績,並且李衛為官清廉,斷案公正,因而深得治下百姓愛戴。

乾隆登基後,李衛依然得到重用。

乾隆元年(1736年),李衛兼管直隸總河,裁營田觀察使。李衛請以營田交諸州縣收管,分轄通永、霸易、天津、清河、大名五道,統率經理。乾隆二年(1737年),疏發誠親王府護衛庫克與安州民爭淤池,赴州囑託。上命治庫克罪,嘉衛執法秉公,賜四團龍補服。乾隆三年(1738年),疏劾總河朱藻貪劣,朱藻弟朱蘅挾制地方官,干預賑事。上命尚書訥親、孫嘉淦按治,奪朱藻官,並如律治罪朱蘅。後李衛病疾發作,乾隆帝派遣御醫到府診治。

乾隆三年十月二十二日(1738年12月3日),李衛因病去世,年五十一,乾隆帝命按總督例賜予祭葬,諡“敏達”,後又入祀賢良祠。 李衛是雍正朝的舊臣,也是雍正非常器重的封疆大吏,歷經康雍乾三朝而不倒,還得到了乾隆的封賞和厚葬,相較於另一位漢臣張廷玉,最後的結局可以說已經是非常圓滿了。

李衛的死除了疾病,還和憂鬱有關。

雍正去世前,將鄂爾泰委以託孤重任,鄂爾泰也就是成為了乾隆初年的輔政大臣。雖然雍正在位時,一直想讓鄂爾泰和李衛保持良好的關係,但事以願違,進士出身的鄂爾泰與捐官出身、大字不識幾個的李衛關係始終不是很融洽,甚至經常相互彈劾。

雍正十一年(1733年),李衛疏劾鄂爾泰的弟弟、步軍統領鄂爾奇壞法營私,紊制擾民,後雍正看在鄂爾泰的面子上而赦免了鄂爾奇,並獎勵了李衛,也使兩人的矛盾進一步激化。

乾隆繼位後,鄂爾泰成為了輔政大臣,位高權重,李衛一方面擔心鄂爾泰會尋思報復,另一方面,李衛的身體狀況也大不如前,最終,在疾病與擔心憂鬱中,李衛於乾隆三年(1738)年去世,時年51歲。

乾隆南巡,撤銷李衛畫像。

乾隆在第五次南巡,見到西湖花神廟裡立著李衛自己及其妻妾的神像,號“湖山神位”,乾隆下諭說:“李衛仰借皇考恩眷,任性驕縱,初非公正純臣。託名立廟,甚為可異!”命撤像燒燬。

此時已經是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距離李衛去世已經整整42年,可是西湖邊上依然供著李衛的塑像,並且李衛為自己和正室妻子塑像也就算了,還將自己的小妾也塑像讓人供奉,因而讓乾隆覺得不合體統。而杭州百姓卻在李衛死後依然保持了四十多年不撤像,就說明李衛當年治理浙江的功績讓百姓非常的懷念他,同時,當年李衛上奏朝廷,讓雍正下令即刻恢復了浙江文士的鄉會試,使得第二年殿試的狀元、榜眼、探花都被浙人取得,也讓浙江百姓對李衛是感恩戴德,因而其塑像一直被保留著,直到被乾隆撤消掉。


雍親王府


李衛去世於乾隆三年,在乾隆朝活的時間不長,所以諸多矛盾並未完全爆發。

李衛,江蘇銅山人。他的仕途是捐納來的,康熙五十六年授予其兵部員外郎。捐納,就是捐銀兩以得官職,實際上就是買官,是清代官僚來源的重要途徑之一。由此可知,李衛的家庭還是比較富裕的,至於有多富庶,史料中很少記載,但至少與影視劇中所演繹的要飯、因災而流浪等是不同的。

雍正年間,因李衛辦事能力較強,所以外放雲南鹽驛道,歷來朝廷鹽鐵專賣,可以說此官雖然品級不高,但卻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職位。後遷雲南布政使,仍管鹽務。可以說,鹽驛道拉開了雍正帝重視他的序幕。

李衛這個人雖然能力較強,但生性比較暴躁,對上級無禮,惹了很多人,於是時常有人參他恃能放縱。雍正帝曾親自訓斥他“若如此行為,則大負朕之倚任。”並警戒他需要注意涵養。由此可見雍正帝對李衛的重視。

雍正三年,授為浙江巡撫,五年為浙江總督,七年加兵部尚書銜、太子少傅銜。十年,授為直隸總督,主管直隸事務。可以說,李衛在雍正朝升遷的十分快,是雍正帝的得力干將。

<strong>

雍正皇帝去世之後,乾隆皇帝即位。作為先皇的寵臣,而且李衛可稱得上三朝元老了,本應受到乾隆皇帝的重視,但實際上,李衛並未受到乾隆皇帝的優待。

首先,李衛去世的比較早,未能被明顯的重用。

李衛在乾隆三年便去世了,所以在乾隆朝並未有完全施展其權力和才能。總體上看,李衛在乾隆朝侷限於直隸總督一職,並未有較為明顯的升遷和禮遇。

其次,李衛在生前也受到乾隆皇帝的小恩小惠。

李衛的能力自不待言,乾隆初即位,為向群臣展現自己對雍正的順從,所以對雍正的寵臣表面上持重視態度。

李衛雖然一直任直隸總督,但在乾隆元年擴大了職能,兼管副總河事務,並督率觀察史。李衛在乾隆元年確實對直隸的營田水利事務做出了一番業績,並在乾隆二年,處理誠親王府的護衛庫克同安州民爭控土地之事時,秉公辦理,受到乾隆皇帝的嘉獎,賜其四團龍補服。而且對他提出的很多議案均十分贊同,但也僅限於此了,明顯的升遷和重用均不明顯。

最後,乾隆皇帝實質並未重視李衛。

李衛這個人的性格實際存在很大的缺點,而且過於驕縱,往往引起部分朝臣的不滿。他在治理河道過程中,因與北河總督朱藻等人矛盾較深,以致二者之間爭執頗多,李衛參劾朱藻,以致朱藻被革職。

不僅如此,李衛還與當朝大臣鄂爾泰,以及新任河道總督顧琮意見不合,乾隆皇帝深察三者之間的關係,所以將李衛治理河道事務剝奪,由鄂爾泰和顧琮全權處理,實際上,也是乾隆皇帝的權術所在。李衛隨即鬱鬱而終了。

乾隆皇帝最初對李衛的評價還是可以的,而且允許其入賢良祠。但乾隆朝後期,也就是四十五年,在巡幸江浙之時,見到浙江之處雕塑了很多李衛及夫人之像,乾隆對此十分厭惡,聲稱:“設使此時尚在,猶當究治其罪,豈可令妻託名立廟,永享祭祀。”。下令將這些雕像撤毀。實際上也可見乾隆皇帝是看不上李衛的。

總而言之,李衛是雍正的寵臣,而乾隆與雍正之間的執政態度確實存在一定的差異,況且為了集權,雍正的寵臣也相繼遭到了乾隆皇帝的鄙視和打擊。李衛好就好在活的時間不長,若是與鄂爾泰、張廷玉一般,定會受到明確的打擊無疑了。


歷史系大師姐


俗話說一朝臣,在中國歷史上前朝的寵臣很難得到坐朝之君的持續信任。


李衛作為有清一朝非常有名的漢臣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且為官清廉、不畏權貴深受百姓愛戴,確實難能可貴。

和影視劇中叫花子出身的李衛不同,歷史上真實的李衛出生在一個家境殷實的家庭,李衛能夠入仕全是拿錢開路,乾隆五十六年李衛捐了一個員外郎的官職,這年李衛已是而立之年。

本來以李衛的出身想要出頭實屬不易,但是他遇到了自己的伯樂—雍正皇帝。

雍正繼位後李衛的生前速度如同火箭一般,僅兩年時間李衛就成為了雲南布政使位列封疆,成為從二品官高官。

雍正五年原閩浙總督分置為福建總督和浙江總督,以李衛總督浙江,不久後又加兵部尚書銜,李衛成為了清朝最位高權重的地方大員之一。

李衛能夠獲得如此重用一方面是雍正善於拔擢人才,比如另一位雍正朝名臣田文鏡也是得到了雍正青睞升遷很快,另一方面是李衛確實才幹出眾,在捕盜和緝私方面李衛屢立奇功,也成為了李衛政治生涯中的亮點。

雍正十年七月李衛以閩浙總督遷直隸總督,此後李衛因籌劃海塘工程等原因兩次短暫離任數月,直到乾隆三年李衛病逝,李衛始終擔任直隸總督。

乾隆繼位初期,李衛以前朝老臣封疆大吏繼續受到了乾隆皇帝的信任,併兼管直隸總河,裁營田觀察使,乾隆二年李衛還曾因秉公執法獲得乾隆嘉獎,被賞賜四團龍補服。賞賜四團龍補服情感因素佔據很大原因,因秉公執法而獲賞,清代僅李衛一例。

乾隆三年十月李衛病逝於任上,年僅五十一歲,李衛病重期間乾隆曾派遣御醫前往探視,表達了對重臣的關懷。

李衛病逝時正值政治生涯的黃金時期,或許有人還感到惋惜,實際上看看雍正朝首席軍機大臣,顧命大臣張廷玉的遭遇就能看出,對於先皇留下的老臣,乾隆不是不出手,而是初登大寶時機未到。

乾隆南巡期間見到廟中立著李衛的神像極為不悅,命令撤像燒燬,如果這時李衛尚在其結局可想而知。


一點點歷史


雍正皇帝在位時,重視人才選拔,用人不拘一格。他的三大“模範總督”李衛、田文鏡、鄂爾泰都不是進士出身。田文鏡出身於監生,鄂爾泰出身舉人,而李衛的官則是花錢捐來的。

李衛是名副其實的富二代,並不是像影視劇中演繹的那樣是個小乞丐。他出生於江蘇豐縣,在康熙五十六年時,花錢買了一個從五品的員外郎,從而進入仕途。

雍正朝的時候,李衛因為出任雲南鹽驛道,政績卓著,引起雍正的矚目。鹽稅是朝廷重要的財政來源,此後,李衛的官職也一直跟鹽政有關,歷任雲南布政使、浙江巡撫、兩浙鹽政使、浙江總督、直隸總督。短短十餘年,李衛由從五品的員外郎火箭式提拔到從一品的直隸總督,成為封疆大吏,可見雍正對其厚愛之深。李衛的入仕是花錢捐的,他又何德何能得到雍正的垂青呢?

李衛雖然文化不高,但他清正廉潔,重視百姓疾苦,在民間老百姓都對他深為愛戴。他為人機敏,處事通達,在同僚中口碑也不錯。他在任浙江總督時,雍正帝令欽差大臣、戶部尚書彭維新前往浙江徹查錢糧虧空事宜。李衛在彭到達浙江之前,先讓浙江各級官吏自查,如實上報自查問題,又上奏雍正,請求協助彭維新清查虧空事宜,得到雍正准許。李衛把沒有問題的官吏都交給彭清查,把問題官吏留給自己清查。在清查中,他又令虧空的官吏對照自查的問題彌補了虧空。這樣,彭維新浙江一行,也沒查出什麼問題。浙江官員也因 順利通過清查,官升一級。而李衛也因治理地方有方,被雍正加封太子太保。



李衛為官處事確實很有一套的,在這次虧空清查中,他既整改了問題,彌補了虧空,又有恩於同僚,也令雍正非常滿意,可以說面面俱到。而雍正的另一心腹田文鏡在這一點上與李衛相去差遠。田文鏡性情刻薄,一味忠於朝廷,忠於雍正,漠視百姓疾苦。在百姓大災之年,一味追求政績,徵繳賦稅。他雖然被雍正視為能吏,但在民間,百姓對他並無好感。而同樣在清查錢糧虧空時,田文鏡在河南高壓清查各級官吏。河南省的大部分官員都遭到他的彈劾,連當時的直隸總督李紱都認為田文鏡令讀書人斯文掃地。

事實上,李衛也一直看不上心胸狹窄、為人刻薄的田文鏡,李、田兩人的關係也一直很僵。田文鏡先是在雍正面前,搬弄事非打壓李衛,後此招不中用,又巴結李衛。在李衛的母親去世時,田文鏡備厚禮派人前往悼唁,被李衛轟出了門。

李衛處事通達,但在大是大非面前講究原則,不畏權勢。雍正十一年(1733)的時候,當時任直隸總督的李衛就曾彈劾步軍統領鄂爾奇。鄂爾奇的兄長可是內閣首輔、保和殿大學士鄂爾泰,這靠山可是夠硬的。李衛不吃這一套,他對鄂爾奇假公濟私、中飽私囊、盤剝百姓的貪弊行為極為不齒,上疏彈劾鄂爾奇。經查證,鄂爾奇罪行屬實,雍正看在其兄鄂爾泰的面子上,對其從寬處理,罷免了鄂爾奇的官職。

李衛正直無私,敢於彈劾權貴,深為雍正欣賞,官運亨達。在乾隆繼位後,李衛依然深受乾隆信任,繼續任職直隸總督,又兼管了直隸總河。

李衛任職期間,依然剛正不阿,敢於彈劾不法權貴。 乾隆二年的時候,李衛彈劾誠親王府護衛庫克同安州百姓爭搶土地。乾隆帝因此讚賞李衛不附權貴,賞賜李衛四團龍補服。次年,李衛又彈劾河督朱藻與其弟朱蘅的不法行徑。吏部尚書訥親、刑部尚書孫嘉淦親審此案,最終,朱藻兄弟認罪伏法。

乾隆三年(1738),李衛在直隸總督任上積勞成疾,乾隆皇帝曾派太醫前住診治。同年十月,五十一歲的李衛病逝任上。乾隆聞訊,痛惜稱李衛“才猷幹練,實心辦事,今聞溘逝,深為悼念”,並按總督的規格為李衛舉行葬禮,諡李衛為“敏達”,寓意機敏練達,此諡號很好地概括了李衛的為人處世風格。而李衛也憑此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最終得以善終。


歲月是一條河流


《清史稿》中乾隆把李衛及其妻妾的神像搗毀,被人認為是乾隆打壓李衛的鐵證,本人並不這樣認為。在乾隆朝的生活基本屬於政治上雖有風雨但有保證不被打倒。因此,憂懼一說有些過了。本人認為主要還是疾病。

(1)李衛生平簡史及本人特點說明

李衛生於康熙二十六年,卒於乾隆三年,享受51歲。雖然在“58歲的雍正皇帝突然去世,撲朔迷離,到底是什麼死因”問答中,我通過歷史對比說明,雍正在這個年齡在皇帝中算是中等,沒值得大驚小怪的的。但對於大臣來說,51歲確實不大。

李衛在30歲時花錢買了個閒職兵部員外郎(六七品的正職之外的副職),自此在康熙朝不溫不火,雍正朝短短兩年就成為一方大吏。元年為雲南鹽驛道(四品)、二年升為布政使(從二品)。若沒有雍正地垂青,那絕對是不可能的事情。

李衛的行政特點很符合雍正的性格和當時因財政收入不足,雍正四處找錢的執政特點。他的為官歲月主要就是稽查緝私、管人查貪,由此養成了一種只守王法不遵權貴的特點。再加上其性格比較孤傲,傷了不少人,在雍正寵臣中的勢力最小。

(2)乾隆初,其最防備的大臣乃鄂爾泰

乾隆繼位後就開始重用年羹堯、李紱等人曾經重用的人。皇帝最怕的就是老臣倚老賣老、趁著根基未穩之機結黨營私。

李衛因為得罪的人多,雍正一死,死對頭鄂爾泰執政。面對雍正的棺槨李衛跪哭不起,乾隆非常聰明地對他說:卿但努力報國,先帝雖崩,自有朕在也。

由此,算是給李衛吃了顆定心丸兒。那時,乾隆最擔心的是鄂爾泰勢力壯大,因此,對張廷玉、李衛等大臣比較倚重。總體上讓各方保持平衡,哪方過頭兒就對其進行打壓。

李衛活著的時候,正是打壓鄂爾泰的時候。彭家屏曾是李衛的手下,他就充當了乾隆借李衛之手打擊鄂爾泰的工具。

雖然,19年後,乾隆就在聖旨上怒罵其:乃李衛門下一走狗耳!但在當時,彭家屏是以代理湖南按察使身份查辦貪腐事宜,其最終目標就是鄂爾泰的親信史貽直。

(3)總評

由此可見,李衛在乾隆初期雖然受到鄂爾泰地打擊,但因為有皇帝的制衡之術保護,也沒有被貶廢的憂慮。人言其因鄂爾泰而憂懼之死,也過於輕看李衛了。至於後來的乾隆搗毀神像,也已經是在雍正舊臣皆被打擊、沒落後的事情。

我們更可以理解為,李衛死後42年搗毀神像的行為,不過是乾隆一如既往地“扶滿抑漢”心理導致,不過是對雍正朝重臣曾經的“結黨”行為的一種宣洩。當然,在封建社會,李衛和妻妾被弄成神像供奉,也確實犯了忌諱。


坐古談今


謝謝邀請!
我是松頭土豆,我來聊一聊這一段歷史,若感興趣,請點擊關注,不勝感激。

一六八七年出生的李衛,字又玠,祖上都居住在徐州豐縣,年少時胸懷大志並且嫉惡如仇,成年後世一個才華橫溢的少年,安邦定國是他的理想,要想實現這一理想,就要進入朝廷,這可謂是一個艱難的道路,需要通過各種科舉考試,就如同現在的公務員考試一樣,那可是坎坷的道路。

話說康熙年間,李衛沒有選取走這一條道路,他選擇了通過援例捐納成為一名國子監生。初入官場之後就顯露出不凡之才,雖然不是科舉正途出仕,可是憑藉自己的才華很快就得到了重用。

李衛升任戶部廣西司郎中時期,歷史記載他在戶部的時候遇到糾紛的官司,上司都安排他去判決,所有的案件都判定的很合理,可見他為官判案的品格。

山西發生大旱的時候,李衛作為戶部專員隨左都御史朱軾去山西賑災,他輔助朱軾很好的完成了賑災之事。他操守清廉、才幹出眾,令朱軾深為折服。朱軾返京後馬上向康熙舉薦李衛。李衛憑藉自己的真才實學,受知於上司、受知於朝廷,從此連連超擢。

再到雍正年間,李衛不避嫌怨,族人犯法,他也不徇私情,公事公辦,親族們都感覺臉面盡失,認為李衛沒有給李家撐腰,有人還建議開除他的族籍。但李衛並沒有向這些怨言妥協,依然秉公執法,從不徇私枉法,為官清廉,不畏權貴,不論所任何職,在位時能體察民間疾苦,深受百姓愛戴,是雍正的心腹大臣。

乾隆三年(一七三八年)病逝,年五十一,乾隆帝命按總督例賜予祭葬,可見李衛在乾隆年間也生活安康,也受到朝廷的重視。

我是松頭土豆,為您解讀歷史事件,呈現歷史故事。

這些只是個人的一些愚見,若有正解,請關注留言,謝謝!


松頭土豆聊歷史


第二,李衛文化水平不高,但是後來官路亨通,成為一方封疆大吏。這個與他自己的聰明和努力是分不開的。他是雍正朝的大紅人,做的事正合雍正皇帝的心意,也符合雍正整頓吏治和推行新政的時代需求。李衛也是雍正皇帝和權臣們以及反對他的皇族兄弟們爭鬥的一大悍將。

第三,由於李衛深得雍正皇帝的器重,加上在後世乾隆朝只活了三年就去世了,所以在乾隆朝是個善終的重臣。

第四,乾隆皇帝接班後,在位六十年,其中前十三年基本上延續和維護前朝雍正皇帝的政策,直到他的皇后富察氏去世後,乾隆皇帝正式開始了各項經營管理工作,比如,根除了有史以來的後宮、權臣、外戚、宦官、疆吏等六個干政的因素,從而達到了真正的盛世。當然,沒有雍正朝幾千萬兩白銀的國庫殷實,也是很難實現乾隆朝的盛世。乾隆皇帝時期,華夏國的GDP是世界第一。

更多瞭解請關注,頭條號毛塔村【冷眼看人生,麻辣評歷史】謝謝


毛塔村


李衛是一個特例

李衛還真是一個特例之一,按理來說李衛的出身是不太可能當到那麼大的官的,因為時代發展到了清朝,科舉制早已是選拔官員的最大來源處,而且想參加科舉必須還得是學校出身,如果不是學校出身的是不能參加科舉考試的。但是國學出身不一定要參加科舉也得當官。

當然當官的渠道還有一些特殊情況,比如捐納也可以混一個小官噹噹,這是因為賑濟、營田、軍需等等方面需要錢,才打開的渠道。但是一般來說升遷的渠道就限定死了,而李衛就是一個特例,他是捐納得來的官,他的仕途也沒有因這樣出身被限定死,最後平步青雲。


得以善終

李衛雖然是一個捐納出身的官員,他憑自身的本事做到了一品大員,而且升遷的速度之快在清朝是少見的,一來是窺見皇權這時候有多麼大了,二來就是可見雍正對其的看重。

而到了乾隆三年,李衛就病逝了。其實若是李衛還活久一些,能否善終就不一定了,對於先帝的一些掌大權的臣子,新的掌權者一般都是心裡想除之的,從乾隆南巡的時候把李衛的像拆了就知道,李衛若是活久一點權力還那麼大,被年輕的乾隆當練手的“項目”亦不是沒有可能性。



李衛只活到了乾隆三年,所以其生活在乾隆年間也談不上大起大伏,李衛這時候和雍正末期還是差不多的。若是再活久一點,李衛若是不主動告老還鄉,那麼就可能要大禍臨頭了。


淡看天上月


雍正寵臣李衛,絕非像小說、電視劇裡描寫的叫花子出身。這一點有實物為證:南京博物院的展品中有李衛家族墓出土的金鳳冠和金鑲邊白玉板帶。李衛是江蘇銅山人,即現在的江蘇徐州豐縣,和漢高祖劉邦還算得上是同鄉。

圖為江蘇徐州豐縣李衛家族墓出土金鳳冠,清早期,收藏於南京博物院。

據清代袁枚記載,雍正曾讓督臣尹繼善評價過鄂爾泰、田文鏡、李衛三位模範總督。尹繼善對李衛的評價是:學其勇不學其粗。這個“粗”字可知李衛家族不是世宦的讀書人,只是家境 比較富裕。

凡雍正寵臣皆有公、忠、能的特點,李衛也不例外,出仕以來常不瞻情面,能勇敢任事而不存私慮。比如雍正晚年時在直隸總督任上的李衛查到雍正另一寵臣鄂爾泰的弟弟鄂爾奇不法,李衛不顧鄂爾泰的地位比他高、寵眷也在他之上,就敢參奏鄂爾奇營私壞法。

圖為江蘇徐州豐縣李衛家族墓出土金鑲白玉板帶,乾隆三年,南京博物院藏品。

李衛不是科甲出身,是捐資的兵部員外郎。在雍正元年只是雲南鹽驛道,二年就升布政使,三年任浙江巡撫,四年兼理兩江鹽政,五年擢拔為浙江總督併兼巡撫事。李衛兼管鹽務又長於緝盜,對自己原籍的官吏也不徇私情,深得雍丄喜歡。在雍正十年時授為直隸總督,並署理刑部尚書一直到雍正朝結束都在此任上。

李衛只活到乾隆三年就去世了,因病而亡算是善終,時年五十一歲。乾隆和自己父親的這位寵臣沒有太多交集,只是平常往來。這一點從李衛死後的循例賜予祭葬就能看出來。既沒有格外的榮寵,也沒有什麼不滿。

李衛的諡號是“敏達”。按“諡法”論,“敏”疾也、速也;“達”,質直好善,疏中通理。算是個美諡,但又比較普通,總覺得這個諡號和李衛的勇直率性不太符合,似乎也從側面說明乾隆對李衛印象的平淡。

李衛去世時乾隆剛剛繼位不久,一來要調整政治、經濟政策,二來還要面對以叔父莊親王允祿為後臺的伯父廢太子允礽之子弘晳對他地位的危脅,所以也實在是還沒有時間好好任用李衛。那條金鑲邊白玉板帶就是乾隆三年的,應該就是乾隆賞賜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